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数据融合的运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4 10:51
【摘要】:智能视频监控现已被广泛地运用在安防系统当中,且主要安装在仓库、银行、机场、交通路口等重要区域。因此提高视频监控中运动目标检测识别的准确度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智能监控系统中运动目标的检测识别率问题,对现有的目标检测识别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利用数据融合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目标识别的精确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惯性权重优化萤火虫算法(IFA)改进的二维OTSU图像阈值分割法,在保证分割效果的前提下提高了二维OTSU阈值分割法的运算效率。在此基础上,针对监测运动目标获得相对完整信息的需求,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IFA的二维OTSU阈值分割法改进三帧差法(ITFD)与光流法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使得整个检测能够达到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取得更好的目标检测效果。围绕运动目标区域检测结果,采用基于被检测目标物理特征以及HOG特征结合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目标识别方法完成单目标识别,并通过运用“一对一”的方法实现了多目标分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性能。针对单视角目标识别中出现误判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视角图像决策层数据融合技术的目标识别决策融合方法,以获取更加准确的类别判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运动目标检测识别中的阈值分割、运动目标检测、单目标识别和误判修正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算法和实现策略,有效地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对多运动目标域的单体特征目标的识别精度。实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有关算法能够准确的检测和识别视频图像序列中的运动目标,较传统的目标检测识别方法准确率和鲁棒性都得到了有效提高,同时基于多视角数据融合的方法可以有效纠正由于单摄像头识别引起的错误判别问题,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识别准确度。
[Abstract]: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ecurity systems, and mainly installed in warehouses, banks, airports, traffic junctions and other important areas.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in video surveillanc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current research.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how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rate of moving targets in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exist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an improved scheme. Finally, the accuracy of target recognition is improved by using data fusion method.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an improved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OTSU image based on adaptive inertial weight optimization firefly algorithm (IFA) is proposed,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wo-dimensional OTSU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ethod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segmentation effect. On this basis, aiming at the need of obtaining relatively 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monitoring moving targets, a new method of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2D OTSU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IFA is proposed, which is improved by three-frame difference method (ITFD) and optical flow method (OFC). So that the whole detection can achieve real-time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 better target detection effect. Around the result of moving target region detection, a single target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physical feature and HOG feature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is adopted. The method of "one-to-one" is used to realize multi-object classification, which improves the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effectively.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misjudgment in single-angle target recognition, a method of target recognition decision fusion based on multi-view image decision level data fus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judgment. To sum up,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mproved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for threshold segmentation,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single target recognition and misjudgment correction in moving target detection and recognition.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single feature targets in multi-moving target domain is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curately detect and recognize moving targets in video sequences, and the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improved eff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method based on multi-view data fusion can effectively correct the error discrimination problem caused by single camera recogni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system.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艳春;李智兰;曾宪文;;目标识别与分类方法[J];军事通信技术;2003年01期

2 杨建勋,史朝辉;基于模糊综合函数的目标识别融合算法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04年04期

3 李彦鹏,施福忠,黎湘,庄钊文;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目标识别效果评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4 左峥嵘,张天序;集成证据提高目标识别性能的方法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李彦鹏,黎湘,庄钊文;一种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的目标识别效果评估方法[J];电子对抗技术;2005年03期

6 盖明久;吕世良;时宝;;一种概率更新方法及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张平定;王海军;王睿;;一种基于聚类思想的目标识别新方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贾宇平;付耀文;黎湘;庄钊文;;灰局势决策方法在决策层融合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信号处理;2007年04期

9 李静;黄峥;;静态傅里叶干涉具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年08期

10 黄瑶;熊和金;;目标识别的灰关联方法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宇;钟秋海;;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建立海上目标识别的数学模型[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郑援;胡成军;;基于数据融合的鱼雷目标识别[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夕海;赵克;慕晓冬;刘代志;;目标识别中的特征相空间吸引子分析[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4 冯杰;盖强;古军峰;;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在海上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赵克;刘代志;慕晓东;苏娟;;目标识别的特征量约束[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6 李正东;陈兴无;宋琛;何武良;;多传感器的目标识别[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7 郭相科;刘进忙;曹学斌;张玉鹏;;子类独立分量分析在声目标识别中的应用[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8 张翠;高广春;赵胜颖;;基于时间融合算法的近程目标识别[A];201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俞鸿波;赵荣椿;;三维空间目标识别概述[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曹健;陈红倩;毛典辉;李海生;蔡强;;基于局部特征的图像目标识别问题综述[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莫衍崴 特约记者刘谦;上士白光斌:电话传音排故障[N];战士报;2012年

2 陈德潮邋本报特约通讯员 曹金平 刘剑;为潜艇铸“魂”[N];解放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永生;射频隐身雷达信号设计与目标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崔宗勇;合成孔径雷达目标识别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丁军;基于稀疏理论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韩静;基于仿生视觉模型和复杂信息学习的多光谱夜视目标识别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5 舒锐;卫星目标识别与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池平;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及其在空间目标识别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李彦鹏;自动目标识别效果评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贾宇平;基于信任函数理论的融合目标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张祥合;复杂场景中目标识别与分类的仿生原理和方法[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谢妤婵;视觉目标识别与三维定位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俊峰;基于模型的任意视点下三维目标识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李建;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识别性能测试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晨;红外/毫米波复合信号处理方法及电路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玉君;基于远红外热像仪的地面机动目标识别[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5 姚国伟;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舰船目标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周伟峰;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目机器人目标识别定位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7 谭敏洁;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王翔;基于局部神经反应的目标识别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巍;基于非均匀采样图像的目标识别与跟踪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田兵兵;基于核函数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0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40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b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