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眼跟踪的立体内容融合显示技术研究
【图文】:
第6期黄金盆,黄开成等:基于人眼跟踪的立体内容融合显示技术研究使得左右眼同时观看到不同角度的图像,从而获得立体感[7-10]。本文设计的狭缝照明式立体显示结构如图1,整体结构由电子视差光源、LCD面板组成。L1代表电子视差光源的不透光区域宽度,L2代表透光区域宽度。LCD面板显示的是融合图像,左图像像素与右图像像素按列交错排布。电子视差光源产生一系列等效的点光源,点光源光线向不同方向传播透过LCD面板,在空间中形成固定的左右图像出瞳。图1立体图像融合示意图根据图1,本文提出在“伪立体”的情况下,电子视差光源的透光区域往一个方向水平平移,同时保持L1与L2的宽度比不变,这样使得左右图像出瞳也往一个方向水平平移,使得原来位置上是左图像出瞳的变成了右图像出瞳,,原来是右图像出瞳变成了左图像出瞳,此时左眼看到了左图像,右眼看到了右图像,“伪立体”现象消失。这个解决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出现“伪立体”之后再平移透光区域,观看者看到的立体图由“伪立体”变成正常的立体效果,过程中会有“跳跃”现象,立体效果不连续。基于这个问题,提出跟踪人眼的移动,人眼还没到达“伪立体”区域之前移动透光区域,使得每次透光区域平移距离减小,“跳跃”现象消失。为此,设计电子视差光源中L1、L2关系如式(1):L2∶L1=1∶5(1)电子视差光源的透光区域每次平移L2长的距离,这样就使得融合图像的出瞳每次平移1/6的周期。图2(a)中,灰色矩形区域代表右视点图像出瞳,等分为R1、R2、R3区域,且R2为右视点图像出瞳的中心区域;黑色矩形区域代表左视点图像出瞳,等分为L1、L2、L3,且L2为左视点图像出瞳的中心区域。黑色实线代表立体显示器?
囝已劭吹搅?右图像,“伪立体”现象消失。这个解决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出现“伪立体”之后再平移透光区域,观看者看到的立体图由“伪立体”变成正常的立体效果,过程中会有“跳跃”现象,立体效果不连续。基于这个问题,提出跟踪人眼的移动,人眼还没到达“伪立体”区域之前移动透光区域,使得每次透光区域平移距离减小,“跳跃”现象消失。为此,设计电子视差光源中L1、L2关系如式(1):L2∶L1=1∶5(1)电子视差光源的透光区域每次平移L2长的距离,这样就使得融合图像的出瞳每次平移1/6的周期。图2(a)中,灰色矩形区域代表右视点图像出瞳,等分为R1、R2、R3区域,且R2为右视点图像出瞳的中心区域;黑色矩形区域代表左视点图像出瞳,等分为L1、L2、L3,且L2为左视点图像出瞳的中心区域。黑色实线代表立体显示器的最佳观看位置。右眼在R区域,左眼在L区域,观看到正常的立体效果;右眼在L区域,左眼在R区域观看到“伪立体”效果。为防止“伪立体”效果出现,应该一直保持右眼在右图像出瞳中心区域,左眼在左视点图像出瞳中心区域。如图2(a)所示,当人眼移动到虚线位置时,人眼位置不在融合图像出瞳中心区域,此时移动电子视差光源的透光区域,使得融合图像出瞳平移1/6周期,如图2(b)所示,人眼又重新回到出瞳中心区域,观看到正常立体效果。并且由图2可知,如果想要融合图像出瞳中心覆盖任意区域,需要移动六次透光区域。我们将每次移动透光区域之后形成的融合图像出瞳称为一种“图像模式”,因此共有6种“图像模式”。图2出瞳切换示意图2对应关系测量及计算为使人眼跟踪程序能够配合图像融合算法工作,关键技术是需要精确定位各种图像模式所对应出瞳区域在人眼检测所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衍;国外电脑评片技术的最新进展[J];无损探伤;1997年01期
2 徐新文,李国辉,甘亚莉;基于MPEG-7框架的交互式图像层次化描述工具(IIHDT)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年12期
3 夏明革,何友,唐小明,夏仕昌;图像融合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舰船电子工程;2002年06期
4 温学兵;纪景娜;;一种基于图像融合的混合去噪方法[J];绥化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刘刚,敬忠良,孙韶媛;基于期望值最大算法的图像融合[J];激光与红外;2005年02期
6 崔岩梅,倪国强,王毅;图像融合算法在高速DSP中的实现[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S1期
7 陈洪波,王强,张孝飞,韦春荣,张超英;基于小波系数邻域特征的图像融合[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5期
8 孙东延,陶建锋,黄亚;基于小波包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1期
9 冉向书,任金昌;图像融合中的特征选取及分类与决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9期
10 王海辉;朱蕾琦;赵曜;;基于小波框架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学龙;沈洁;;一种基于中值金字塔的图像融合算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赵向阳;杜利民;;基于数据提纯的图像融合[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琼华;李大海;王爱红;李小方;;基于柱面光栅的多视点三维自由立体显示器[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4 邓亚;王文中;;立体式光纤显示器设计[A];第二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吴建新;宋建社;郑永安;;基于Contourtet变换的多极化SAR图像融合[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梁发云;郭奕珊;张华;刘玲滕;;裸眼立体显示光学测试技术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朱向冰;蒋峰;邓善熙;;自动立体显示屏高亮度背光模块设计[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8 杨立东;张炜;;基于多速率小波变换的CT-MR图像融合方法及性能评价[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陶丹;马华东;;一种支持多节点协同实现图像融合的视频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锋;张闻文;陈钱;顾国华;;基于小波变换的EMCCD微光图像融合算法[A];第八届华东三省一市真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重庆 杨清德;宽屏幕电视机图像模式的选择[N];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卫华;数字图像预处理与融合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飞;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分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张运涛;基于MPEG-7的图像特征描述及其检索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刘利;基于图像的信息隐藏和检测技术[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李娜;基于SAR图像的海洋油膜分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5 邹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类与小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6 李旭帅;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与图像融合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黄红林;基于平均梯度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8 柯小玲;图像融合方法及效果评价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吉微;多源气象卫星图像融合技术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10 徐赣;基于小波的图像融合及去云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本文编号:2564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564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