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IPv6的智能路由器应用分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2-14 22:48
【摘要】:家庭路由器作为被广泛使用的一款设备,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家庭路由器具备更多的是工具属性,即连接运营商网络与设置家庭有线/无线局域网。而随着用户对路由器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路由器也开始朝着智能化发展。智能路由器相比传统路由器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户是否有自主选择安装各种插件的权利。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对路由器中安装的插件有独立管理的需求,所以亟需一个应用分发的新思路。另外,在网络环境方面,随着全球IPv4地址分配完毕,继IPv4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向IPv6过渡,采用IPv6技术是未来因特网可以持续发展的最有效和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现状,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智能路由器应用分发平台。该平台实现用户在智能终端APP上选择需要的插件,就可精准推送插件到绑定的智能路由器,同时推送对应的插件管理APP到智能终端的功能,该插件管理APP可以直接管理相应的路由器插件。该平台紧跟当前智能路由器发展的趋势,将对智能路由器的发展有实际应用价值。该应用分发平台由智能路由器、智能终端及服务器三部分组成,其中智能路由器基于OpenWrt嵌入式系统,智能终端采用Android平台开发。平台主要分为设备初始化以及应用聚合分发两个模块。设备初始化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利用第三方认证以及Openfire服务器进行账号管理、对智能终端与路由器进行一对多的设备绑定以及完成三者间的消息通信。应用聚合分发模块的功能主要包括处理插件下载请求,将平台中的路由器插件及其对应的管理APP分别推送至路由器-和智能终端并进行安装管理。
【图文】:

智能终端,平台,总体架构,网络环境


图3-1应用分发平台总体架构逡逑该应用分发平台将全部工作在IPv6网络环境中,如图所示,整个平台的架逡逑构分为三大要素:智能终端、智能路由器以及服务器。基于此架构,智能路由器逡逑应用分发平台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在IPv6网络环境中,使三个要素的组成部分逡逑协同工作,通过智能终端上部署的APP应用以及服务器的推送功能,完成对智逡逑能路由器的插件管理。逡逑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核心模块包括两大部分,账号管理模块以及插件管理逡逑模块。账号管理功能模块支持基于0Auth2.0的第三方登录功能,通过接入第三逡逑方登录SDK;完成用户安全认证。账号经过第三方安全认证后在服务器上注册,逡逑然后维护账号与路由器的绑定关系。通过账号管理可以实现账号和智能路由器的逡逑一对多关系映射。插件管理功能模块实现智能路由器的插件分发推送,使智能终逡逑端可以控制智能路由器上插件的安装与卸载。并将相应插件的插件管理软件推送逡逑到智能终端,从而控制相应插件。逡逑服务器:首先,服务器搭建在IPv6的网络中,它的核心模块包括三大部分,逡逑应用分发管理功能模块、智能路由器管理模块以及智能终端管理模块。应用分发逡逑

智能终端,第三方,初始化过程,账号


1邋J逡逑图3-1应用分发平台总体架构逡逑该应用分发平台将全部工作在IPv6网络环境中,如图所示,整个平台的架逡逑构分为三大要素:智能终端、智能路由器以及服务器。基于此架构,智能路由器逡逑应用分发平台所要完成的目标是:在IPv6网络环境中,,使三个要素的组成部分逡逑协同工作,通过智能终端上部署的APP应用以及服务器的推送功能,完成对智逡逑能路由器的插件管理。逡逑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的核心模块包括两大部分,账号管理模块以及插件管理逡逑模块。账号管理功能模块支持基于0Auth2.0的第三方登录功能,通过接入第三逡逑方登录SDK;完成用户安全认证。账号经过第三方安全认证后在服务器上注册,逡逑然后维护账号与路由器的绑定关系。通过账号管理可以实现账号和智能路由器的逡逑一对多关系映射。插件管理功能模块实现智能路由器的插件分发推送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TP39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剑霄;;OAuth2.0协议及其应用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5年07期

2 邹春刚;;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可靠数据推送方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年06期

3 张俊;;智慧家庭与决定未来经济的十二大颠覆技术——关于未来智慧家庭产品的战略思考[J];电视技术;2014年02期

4 宋滟泓;;家庭数据中心入口大战开打智能路由器成互联网新宠[J];IT时代周刊;2014年01期

5 徐涵;;路由器智能化成趋势 互联网企业抢占客厅流量入口[J];IT时代周刊;2013年21期

6 张晓华;张玉华;;基于路由器的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学习平台[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3年02期

7 刘大红;刘明;;第三方应用与开放平台OAuth认证互连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2期

8 时子庆;刘金兰;谭晓华;;基于OAuth2.0的认证授权技术[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年03期

9 董燕影;周庆山;;网络隐私第三方认证机制初探[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10 潘凤;王华军;苗放;李刚;;基于XMPP协议和Openfire的即时通信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时代;200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袁宾奇;基于XMPP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库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大学;2013年

2 范乃如;基于XMPP协议的即时通讯教育平台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唐雄辉;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的即时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2年

4 宋新晓;基于android的push平台功能的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黄剑;基于XMPP的端到端连接建立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57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