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与传统的自动调焦方法相比,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方法不需要目标位置、光学系统焦距等信息,直接针对采集的图像信息完成自动调焦,结构简单,被广范应用于医学、军事、工业等领域。本文针对图像调焦的两大基本技术问题—图像清晰度评价和调焦搜索算法展开了研究,并搭建了自动调焦系统硬件平台,通过理论分析、MATLAB仿真以及自动调焦系统实验验证了自动调焦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首先对自动调焦技术进行了深入调研,从光学系统的成像理论出发,针对传统自动调焦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了图像调焦的工作原理以及优势所在,分析了采用图像调焦的目的和意义。本文重点研究图像清晰度评价算法。归纳总结了几种常用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并针对传统小波变换运算量大,难以实现实时性的缺点,提出采用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函数,通过MATLAB仿真及自动调焦系统实验,在实时性、灵敏度、抗噪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函数具有计算量小、灵敏度高、抗噪性强的特点,是针对目标对象性能较优的算法。本文对调焦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几种常用的调焦搜索算法,并针对传统爬山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提出一种粗精结合的快速爬山搜索策略:粗调阶段选用Brenner函数大步长搜索到焦点位置附近,精调阶段选用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评价函数小步长定位最佳聚焦位置,并通过比较三幅图片,大大地提高了搜索算法的精度、速度以及抗干扰性。本文搭建了自动调焦系统实验平台。针对图像调焦计算量大的特点,选用以TMS320DM6467T为核心处理器、Virtex-4系列的FPGA芯片为协处理器的自动调焦系统硬件平台,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算法可以满足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系统的要求,调焦系统稳定性好,取得较好的调焦效果。
【关键词】:图像调焦 清晰度评价函数 提升小波变换 调焦搜索算法 DM6467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致谢3-5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8
-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0-11
- 1.2 自动调焦技术的研究现状11-17
- 1.2.1 国外自动调焦研究现状11-15
- 1.2.2 国内自动调焦研究现状15-17
- 1.3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17-18
- 2 自动调焦的基本原理18-25
- 2.1 光学系统成像的基本原理18-20
- 2.2 传统自动调焦方法的基本原理20-21
- 2.3 图像法调焦的基本原理21-22
- 2.4 各类自动调焦方法的比较22-23
- 2.5 图像法调焦的基本技术问题23-24
- 2.6 本章小结24-25
- 3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研究25-40
- 3.1 引言25
- 3.2 常用的清晰度评价函数25-32
- 3.2.1 空域评价函数25-27
- 3.2.2 频域评价函数27-31
- 3.2.3 信息熵评价函数31
- 3.2.4 统计学评价函数31-32
- 3.3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函数32-35
- 3.3.1 提升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32-34
- 3.3.2 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清晰度评价函数34-35
- 3.4 评价函数性能分析35-39
- 3.4.1 理想评价函数的特性35-37
- 3.4.2 各类评价函数仿真分析37-39
- 3.5 本章小结39-40
- 4 调焦搜索算法的研究40-46
- 4.1 引言40
- 4.2 常用的调焦搜索算法40-43
- 4.2.1 Fibonacci搜索法40-41
- 4.2.2 基于曲线拟合的搜索法41-42
- 4.2.3 爬山搜索法42-43
- 4.3 改进的爬山搜索法43-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5 自动调焦系统设计46-67
- 5.1 图像调焦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块46-48
- 5.2 图像处理模块介绍48-51
- 5.2.1 DM6467T芯片48-51
- 5.2.2 系统硬件介绍51
- 5.3 搭建的自动调焦系统实验平台51-52
- 5.4 清晰度评价函数实验分析52-62
- 5.4.1 各类评价函数对比分析52-58
- 5.4.2 评价效果测试58-60
- 5.4.3 评价函数稳定性测试60-61
- 5.4.4 基于望远镜实验平台测试评价性能61-62
- 5.5 调焦搜索算法实验分析62-64
- 5.6 调焦效果实验分析64-66
- 5.7 本章小结66-67
- 6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67-69
- 6.1 论文工作总结67-68
- 6.2 创新点68
- 6.3 未来工作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3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3-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育凯;光学系统的自动调焦方法[J];红外;2004年06期
2 杨再华,李玉和,李庆祥,郭阳宽;一种粗精结合的图像反馈自动调焦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09期
3 胡涛;陈世哲;刘国栋;浦昭邦;;大范围自动调焦快速搜索算法[J];光电子·激光;2006年04期
4 包琳;李文虎;李刚;;红外系统自动调焦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实现[J];激光与红外;2012年10期
5 ;可拍照的太阳镜[J];红外技术;1990年06期
6 安德烈;;自动调焦显微镜装置与日本同类产品比较有独特优点[J];半导体光电;1992年03期
7 贾晓飞;李宜斌;陈德智;许家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快速自动调焦算法设计[J];激光与红外;2009年06期
8 姚源;谭广通;李长春;;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的分析[J];科技信息;2009年19期
9 李明明;王新赛;李坚;张勇;;红外成像自动调焦中动目标对焦窗口选择研究[J];红外;2010年06期
10 刘军;冯艳君;刘伟军;王天然;;基因芯片荧光靶点显微成像自动调焦控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敏华;曹永刚;;图像法自动调焦的动态调焦区域设计[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文成;毛清龙;唐崇丹;黄作明;;煤岩反射率自动测定和有机组分测定系统的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宝柱;李淳;;基于VC++和Matlab混合编程的自动调焦技术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龙云怒;模仿人眼自动调焦距的液体镜头问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willin;看图说背景虚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willin;菜鸟玩DC心得[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路朋罗;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冠军;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电测量设备自动调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徐新;数字图像自动调焦技术及其在低光照环境下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于秋水;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光学瞄具自动调焦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涛;机器视觉中的自动调焦及形貌恢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雪超;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7 黄德天;基于图像技术的自动调焦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8 林兆华;基于图像处理自动调焦技术在经纬仪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9 王健;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晶晶;太阳望远镜的高精度自动导行和自动调焦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晶;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调焦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3 殷娣娣;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在自动调焦单元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4 赵志彬;机载光电平台可见光摄像机自动调焦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5 李成;视频监控系统中自动调焦技术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吴小翠;全自动尿沉渣检验仪自动调焦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姚s
本文编号:272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7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