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碰撞域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11.53
【图文】:
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的一个独立阶段[9]。同时由于 V 模型给了软件测试各个阶段的严格边界,们很难跨过这些边界来采集不同阶段的信息[10]。很多本该并行的测试阶段设计成了串行,这些都在后续的软件模型中得到了改正。V 模型示意图如1 所示。
图 1-2 W 模型图软件测试依据测试人员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是测试人员不关心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结构,只是依据给定被测代码的输入输出判断软件运行的正确性[13]。白盒测试则是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14]。由于白盒测试能够通过分析对被测代码的结构而给出针对性的测试用例,所以白盒测试在软件测试领域更受到学者的青睐。在白盒测试中,依据不同的覆盖准则又将白盒测试分为六大类,分别为语句覆盖、分支覆盖、条件覆盖、分支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和路径覆盖。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15]。传统的测试方法大多为人工测试,测试人员通过阅读被测代码,分析被测代码中的逻辑结构,依据不同的覆盖准则给出特定的测试用例。这样的测试方法往往依赖于测试人员阅读程序的能力,由于是人工测试,难以避免对语句或分支的
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杨月;王莹;张伟;朱志良;基于风险分析的回归测试用例优先级排序[J];计算机学报;2017年期
2 曹小鹏;张莹;唐煜;;混合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8年09期
3 徐鹏;刘嘉勇;林波;孙慧颖;雷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模糊测试用例生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年10期
4 曾嘉彦;;符号执行技术在测试用例生成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7年04期
5 蔡景媛;任志磊;胡燕;朴勇;江贺;;基于聚类算法的测试用例排序[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年05期
6 吕笑慰;王华茂;闫金栋;;基于状态图的航天器测试用例设计[J];航天器工程;2014年06期
7 李华;刘越;李春洁;王锐;孙志勇;;优化遗传算法在软件测试用例方面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年08期
8 陈清媛;钟诚;李智;;基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并行生成测试用例[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年11期
9 李柱;丁晓明;;用于测试用例生成的遗传算法改进[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10 黄松;端木怡婷;惠战伟;谌敏;;基于运行剖面的测试用例选择改进算法[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燕;李兵;潘伟丰;覃叶宜;;基于错误传播概率网络的软件回归测试用例选择[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2 王道堂;林春哲;张凯;;软件测试用例构造方法与手段[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林春哲;张凯;王道堂;;软件测试用例设计分析[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侠影;李志蜀;;一种优化的测试用例约简方法[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5 张德平;聂长海;徐宝文;;划分测试用例选择策略研究[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王斌;;软件测试用例相关问题探讨[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3[C];2014年
7 周瑞杰;江国华;;基于遗传算法的面向对象类测试用例生成研究[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邱程;邬小鲁;何聪;范志容;李凯;;基于黑盒测试的车载影音娱乐系统测试用例设计方法[A];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6年
9 章靠;丁佐华;;基于事件图的并发软件测试[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新光;万定生;张希伟;;浅谈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工程能力的培养[A];2005全国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欣;5G要这么测[N];通信产业报;2017年
2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R&S公司:集成化NB-IoT测试方案[N];通信产业报;2017年
3 特约撰稿 张勇;基于需求的测试:确保需求与软件的统一[N];计算机世界;2011年
4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韩勖;拨云见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5 ;找错[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信息产业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于明邋唐仕武;驶入测试“快车道”[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谢敏 沈雪芳 戴金龙;解决软件测试的近忧和远虑[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刘昶;WiMAX射频测试期待一致性解决方案[N];中国电子报;2007年
9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 刘昶;用规范化“通畅”PoC测试[N];通信产业报;2006年
10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部;R&S:实现端到端LTE测试[N];通信产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功杰;基于集合进化与占优关系的变异测试用例生成[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2 张慧;基于测试用例的错误定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刘玲;基于面向对象形式规格说明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D];上海大学;2004年
4 占学德;基于UML statecharts测试方法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5 金虎;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军义;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游亮;回归测试用例选择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丽;航天相机主控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9 邢颖;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的分支限界算法及实验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10 李根;基于动态测试用例生成的二进制软件缺陷自动发掘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正;基于碰撞域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2 杨凡;引导测试用例生成的有效评价机制研究及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尹文洁;测试用例约简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赵奎;一种基于哈明距离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大学;2008年
5 邓秋辉;基于UVM验证平台的回归测试集生成和最小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张磊;基于解空间树的组合测试并行测试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7 孙伟立;LED检测及Bin库的系统软件黑盒测试用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王砺磊;基于多项式约束求解的程序路径测试用例生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罗思放;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嵌入式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D];浙江大学;2017年
10 黄勤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4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77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