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实时软件Markov使用模型的可靠性测试方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311.53
【图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过可靠性建模的基本思想,分析可靠性模型与可靠性测试之间的关图 2.1 所示是软件可靠性建模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随着测试时间加,被测软件的缺陷不断被发现并排除,软件失效率也随之降低,直至目标,可以认为被测软件达到了一定的可靠度水平。而且在特定的时现时间”),存在记录了相应的软件失效概率。软件可靠性测试和软件型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可靠性模型需要通过可靠性测试故障数据,以此建立预测失效的模型,实现把控开发、协助管理的功为,精准有效的可靠性评估离不开完整的可靠性测试,可靠性评估是在试基础上完成的。一方面,可靠性测试需要在可靠性模型的指导下才能有序进行。可靠充分性判定需要依靠可靠性模型计算得到的定量指标,在模型满足一定准则时可以认识测试满足要求,可以终止,否则还要继续进行[47]。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测试用例的生成与执行基于一定的策略,通过已经构建的可靠性模型手动或自动生成测试用例,之后再真实环境中运行生成的测试用例或者在虚拟仿真环境中由外部程序驱动运行。当然对于测试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要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分析被测系统性能参数。3、可靠性评估根据记录的测试用例运行结果数据,按照测试需求选取合适的评估模型,统计分析得出最终量化的被测软系统可靠性度量指标。
执行常量时间、状态驻留无界变量时间。图 3.4 Markov 链时间使用模型时间约束类型三生在 时刻后的任意时刻,即状态驻留时间为无上界的变量发生时间以及状态的驻留时间是在 时刻及其之后的 个时的变量值。 可以用来描述等待系统响应的期望值,这种模统响应无确定截止时间的情况。执行有界变量时间、状态驻留常量时间。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亮;方建勇;;基于优化Markov链使用模型的可靠性测试技术[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5年05期
2 尹园威;尚朝轩;马彦恒;李刚;;层次测试性模型的评估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吴彩华;朱小冬;刘俊涛;王毅刚;;基于可靠性增长模型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测试充分性准则[J];计算机科学;2008年11期
4 徐士麟;喻莉;朱光喜;;基于概率更新机制的自适应混合熵编码[J];通信学报;2008年05期
5 颜炯;王戟;陈火旺;;基于模型的软件测试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4年02期
6 李秋英,阮镰,刘斌;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研究[J];测控技术;2003年11期
7 李秋英,陆民燕,阮镰;软件可靠性测试充分性问题的理论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邹丰忠,刘海青,王林;软件可靠性综合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1期
9 刘云,赵玮;软件可靠性研究与进展[J];微机发展;2003年02期
10 应杏娟,徐宁,杨希明,秦永烈;软件可靠性评估理论与实例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颜炯;基于UML的软件统计测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单锦辉;面向路径的测试数据自动生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3 胡仁胜;软件可靠性和软件最优发布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磊;面向最优库存控制的DRP分销系统实现及可靠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2 马成功;基于马尔可夫链模型的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杨雪;非齐次泊松过程类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唐乐;面向软件可靠性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朱虹虹;软件可靠性测试与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爱国;软件测试与软件可靠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85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785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