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灵长类动物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4-01 23:15

  本文关键词:灵长类动物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脑机接口是在人脑与外界环境之间建立不依赖于常规脊髓与外围神经的通讯系统,从而实现脑与外设的直接互联,这种新型的交互方式又可称为脑机交互。脑机交互研究具有复杂的交叉学科背景,需要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进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脑科学的实验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实验手术、实验范式训练、算法设计、硬件系统实现、软件平台搭建等通常都是由专门人员负责,脑机交互计算标准的匮乏导致实验过程中的交流沟通非常困难。另外,传统的脑机交互计算软件的设计未能考虑到数据算法可扩展性、流程可配置性以及大数据计算的支持,给脑机交互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设计并实现一个通用的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以猕猴运动解码系统的搭建作为切入点,描述了脑机接口计算解码实验的具体流程,包括软硬件平台开发、实验范式设计、数据处理等,并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实验范式模块和解码计算模块的功能设计与实现。对于解码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数据,本文分别从数据采集和实验范式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这两种信号处理过程中的实验数据格式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从数据的角度规范脑机接口技术。其次,本文具体介绍了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的设计。针对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配置性需求,我们引入了科学工作流的技术,将复杂的解码流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输入、预处理方法设定、解码算法选取、实验结果显示等都封装为简单的可视化节点,通过图形化操作方式配置实验流程,并提供了数据和算法的扩展接口,方便对该计算平台进行扩展,而且工作流引擎中的依赖检测机制也能有效地保证解码流程的准确性。在大数据计算性能方面,本文介绍了基于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的系统架构设计。最后,本文从系统架构、通信协议以及功能模块等方面描述了该计算平台的实现细节。并选取了猕猴运动摇杆范式数据以及GRNN解码算法,通过实验对系统的准确、高效以及稳定等性能进行了测试,从而验证了我们的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具有可扩展性、流程化可配置性以及支持大数据并行计算等主要特性。
【关键词】:脑机接口 神经解码 科学工作流 分布式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21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3 困难与挑战17-19
  • 1.3.1 脑机交互计算数据的规范18
  • 1.3.2 解码算法的可配置可扩展性支持18-19
  • 1.3.3 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的融合19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19
  • 1.5 全文内容安排19-21
  • 第2章 脑机接口计算范例:猕猴运动解码系统21-29
  • 2.1 引言21
  • 2.2 硬件平台开发及实验范式设计21-24
  • 2.3 实验流程与数据处理24-25
  • 2.4 解码系统实现25-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3章 脑机接口数据标准化设计29-35
  • 3.1 引言29
  • 3.2 脑机接口数据采集和常见范式29-31
  • 3.2.1 植入式脑机接口数据29-31
  • 3.2.2 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数据31
  • 3.3 标准数据格式设计31-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基于科学工作流的分布式计算平台设计35-50
  • 4.1 引言35-36
  • 4.2 计算流程的可配置性与可视化设计36-39
  • 4.2.1 科学工作流的介绍36-37
  • 4.2.2 设计细节37-39
  • 4.3 实验数据与解码算法的可扩展性设计39-41
  • 4.3.1 实验数据的可扩展性设计39-40
  • 4.3.2 解码算法的可扩展性设计40-41
  • 4.4 基于Hadoop的分布式计算架构设计41-49
  • 4.4.1 脑机交互大数据计算所面临的的困难41-42
  • 4.4.2 Hadoop分布式计算架构及其优势42-43
  • 4.4.3 基于Hadoop的计算框架的初步实现43-46
  • 4.4.4 基于Hadoop的算法设计实例46-47
  • 4.4.5 解码计算结果及分布式计算效率分析47-49
  • 4.5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的实现50-65
  • 5.1 引言50
  • 5.2 系统架构与特性50-53
  • 5.2.1 系统架构50-52
  • 5.2.2 系统特性52-53
  • 5.3 系统通信协议制定53-56
  • 5.4 系统模块设计与开发56-60
  • 5.4.1 客户端56-59
  • 5.4.2 服务端59-60
  • 5.5 系统的运作案例分析60-63
  • 5.5.1 实验数据与算法准备60-61
  • 5.5.2 系统运行结果61-63
  • 5.6 系统测试63-64
  • 5.6.1 系统的正确性63
  • 5.6.2 系统的有效性63-64
  • 5.6.3 系统的稳定性与易用性64
  • 5.7 本章小结64-6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5-68
  • 6.1 本文工作总结65-66
  • 6.2 主要创新点66
  • 6.3 未来工作展望66-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鹏;曹红宝;熊屹;张爽;王明时;;一种新型拉普拉斯电极的设计及其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J];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09期

2 肖首柏;胡剑锋;;脑机接口研究概述[J];科技广场;2007年09期

3 杨帮华,颜国正,丁国清,于莲芝;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4 黄漫玲;吴平东;毕路拯;刘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11期

5 刘德建;李奇;;脑机接口原理及系统组成[J];科技风;2013年16期

6 毕路拯;张然;高原;吴平东;;基于认知任务的脑机接口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01期

7 胡剑锋;尹晶海;穆振东;;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刺激系统的研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王洪涛;;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关键技术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张瑞;李远清;;多模态脑机接口游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22期

10 方陵生;;脑机相连,梦想成真[J];自然与科技;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久超;夏斌;杨文璐;;基于P300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技术研究综述[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脑机接口数据竞赛[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岳鹏;苗丹民;邱玉辉;;一种眼动型脑机接口的设计原理[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全国第17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何庆华;吴宝明;王禾;卓豫;;脑机接口视觉剌激方法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周鹏;赵欣;葛家怡;李宁;郁洪强;王明时;;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的个性化设计方法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郭苗苗;徐桂芝;王磊;王江;;基于小波变换的听觉脑机接口特征信号分析[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贾文艳;赵香花;高小榕;高上凯;杨福生;;2003年脑机接口数据竞赛论文之五——想像左右手运动的单次脑电信号分类[A];首届全国功能神经影像学和神经信息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何庆华;吴宝明;王禾;钟渝;杜晓兰;彭承琳;;瞬态视觉诱发电位在脑机接口中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高小榕;;脑机接口中的信息传输技术[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10 张少白;陈悦;;脑皮层信号ECoG在脑机接口中的应用研究[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朝淑;脑机接口:唤起神经康复的新希望[N];科技日报;2011年

2 常丽君;脑机接口让猴子成功控制虚拟手臂[N];科技日报;2013年

3 叶平安;脑机接口:人与电脑的桥梁[N];电脑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马文方;脑机接口:互联网遥远的疆界[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5 实习生 陈明立;脑机接口,开启“心灵感应”时代[N];科技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孙燕燕;洪波:脑机接口传递思维[N];北京科技报;2010年

7 记者 李鹏;“脑机接口”实验:意识控制成真[N];北京科技报;2012年

8 松鼠会;脑机接口 不只是科幻[N];科学导报;2012年

9 安之;未来至上在创“芯”[N];经济日报;2014年

10 记者 陈宁 通讯员 周炜 杨洋;“鼠哥”眼光出众的奥秘[N];浙江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慧霞;蜜蜂(Apis mellifera L.)脑机接口的飞行控制神经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王洪涛;混合脑机接口实现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伯强;脑机接口分类算法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余天佑;多模态与多自由度脑机接口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吴正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在脑机接口及认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程明;基于脑电信号的脑—计算机接口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7 龙锦益;脑信号分析的算法研究与多模态脑机接口[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朱丹华;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相位的脑机接口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何庆华;基于视觉诱发电位的脑机接口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吴边;基于脑电节律特征优化与同步性的运动意愿解析[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乘;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系统的脑信号处理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锦涛;P300脑机接口的在线半监督学习算法与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俊;EEG-fMRI混合脑机接口去噪及信号源定位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萍萍;基于伪随机序列的彩色视觉刺激的脑机接口系统[D];苏州大学;2015年

5 张玉霞;基于P300和SSVEP的混合型脑机接口的分析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刘杨;脑机接口信号的多模式识别融合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7 贵照众;流程可配置分布式运动脑机接口计算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8 马超;基于单通道脑机接口的嵌入式智能轮椅控制系统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9 李茂全;基于VEP的脑机接口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10 赵淑菊;基于脑机接口车辆目的地选择系统的性能测试和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灵长类动物脑机交互计算标准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81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c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