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全自动烧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9-19 15:49
   随着德国工业4.0的提出和我国工业2025的发展规划,以机器人代替人工是大势所趋,生产模式必须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生产中有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力劳动,本文所研究的自动烧录系统就是其中一种自动化设备。烧录就是把代码文件下载到可烧录芯片中。一般的软件生产烧录工作普遍是人工作业,作业人员连接电源接口和烧录器接口、操作电脑,单板逐一烧录软件。这种作业方式主要体现为:作业人员多、动作简单重复而枯燥、人手接触线路板容易产生静电烧坏电子元件、软件保密风险大、烧录效率低、品质低。为解决以上人工烧录存在的缺点,本文所研究的全自动烧录系统,通过使用4轴水平机器人代替人力的手工抓取主板和贴标签,使用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脑上位机程序检测主板并触发烧录软件对其进行烧录。把现有的人工烧录模式转型为全自动化烧录模式。本文将从以下几点作详细说明:首先,概述烧录系统的现状,分析需求,给出本设计的总体方案;第二,详细说明本系统的机械设计,列出了机器人和烧录架等机械结构的组成部分,说明了各部分是如何配合工作的;第三,详细说明本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IO单元的设计、烧录器连接和烧录架电路设计;第四,详细说明了本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开发环境,上位机程序以及IO单元程序,解决了上位机对各烧录器的执行调度和用户体验的优化等关键问题。最后,给出实际运行情况的数据统计。本自动烧录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一年多时间,专职烧录人员大大减少,烧录效率大大提升。据车间统计生产效率提高30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5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本系统的运用,更加促使了生产的其他环节,例如生产测试等向自动化靠拢。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P311.5;TP23
【部分图文】:

日本,工程硕士学位,机器手,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ptsys 的 BPM-4800;美国的 DataIO 的 PSV70自动烧录器的特点是:能烧录大多数 IC,烧了多个烧录器,使用内置的机器手及 CCD 定烧录。但这些自动烧录机成本都在几十上百万录。

日本,主板,内容,第一


2 日本 TOA ELECTRONICS 的 TEH2124/25 自动,内容及关键技术问题烧录的现状,以上提出的国内外的 IC 烧录系统点:第一,现人工烧录的主板大概有二三十种,

车间,环境


bin、hex、out 等后缀的文件。一般的烧录过程会存在多种多样问题,比如烧录文件与产品不匹配、同一主板多个芯片版本匹配等,烧录后没有验证,导致烧录工序完成后不良产品流入下一工序,影响整条生产线。所以必须有一套自动化的工具才能有效避免烧录出错的问题。2.2 人工烧录的概述2.2.1 人工烧录存在的问题改造前,电路板的烧录作业,一般靠人工操作,具体流程是:工人首先需要徒手抓取电路板,插入烧录器下载线,操作电脑或烧录器开始烧录程序,再根据显示屏信息,将烧录成功的产品和烧录失败的产品分别放到不同的位置。可见现有的烧录工艺存在以下缺陷: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每台烧录设备都需要人工操作,导致人工成本高;另外工人可能存在一时分心操作失误的情况,导致烧录出错的情况;此外,工作环境可能比较恶劣,存在触电等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检伟;;库卡机器人在高铁弹条生产线的应用[J];郑铁科技;2012年04期

2 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团队;;爬行与行走机器人及移动机器支撑技术[J];国际学术动态;2016年04期

3 丁宁;;人机共生时代的机器人设计与探索[J];机器人产业;2018年06期

4 ;英伟达建立机器人实验室 专注厨房辅助机器人等10多个项目[J];智能机器人;2019年01期

5 曹东;田富洋;宋占华;闫银发;李法德;蔡占河;;AMR果蔬自动收获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实时控制[J];农机化研究;2018年02期

6 杨存志;吴泽全;郭洋;;挤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8年04期

7 苗玉刚;文家雄;尹艺澄;;多功能清洁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与控制[J];机械制造;2018年02期

8 梁万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10期

9 王智龙;杨萌;刘兵;;一种新型多足对称机器人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年08期

10 ;机器人教育普及进行时[J];机器人产业;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明辉;王楠;李斌;;面向灾难救援的机器人控制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鲍平安;蒋平;陈辉堂;王月娟;;基于模型学习的机器人控制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宋建梅;田树苞;刘鲁源;;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4 展杰;胡斌;王丽晶;;陆空机器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研究[A];2018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刘亚威;赵旭;;航空制造推动新概念机器人发展[A];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C];2018年

6 佟惠军;张少军;刘泽乾;;神经网络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7 孙吉利;;多工序复用翻身机器人动作及节拍优化改进研究[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8 鲍平安;陈辉堂;;机器人控制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陈勇;桂卫华;阳春华;王随平;谢永芳;;深海采矿移动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周维;刘有源;孙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的探讨[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玲;“灵巧机器人”提升战斗力[N];解放军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刘勇;为传统机器人增添“智慧大脑”[N];光明日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卢e

本文编号:2822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822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