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常规”实验的初中物理微课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2-10 13:24
初中阶段物理的学科内容虽然简单,但对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还需要将具体、直观的现象呈现在眼前,这样学生才能够对实验现象有深刻的印象,进而更为牢固的掌握物理原理。与实验室中传统的物理实验相比,“非常规”物理实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可以使物理现象直观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字化教育的推广,使得广大师生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在教育教学领域,作为一种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的应用与日俱增,为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参照《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非常规”物理实验;考虑到当前课堂教学中部分物理实验资源的欠缺,以微课作为实验教学的载体,选取一些不便于在课堂上操作的“非常规”物理实验,进行基于“非常规”实验的初中物理微课设计,实践研究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效果。具体来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对该课题的研究:1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来了解“非常规”物理实验与微课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基于“非常规”实验的初中...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非常规”物理实验中国知网检索情况
第 1 章 绪论析“微课”相关研究文章在知网中的总体分布状况, “微课”的历年状况如图 1-2 所示。根据检索情况可以看出,从 2014 年开始,关于“的研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递增。通过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微课”最初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后来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发展起来;课”最初仅以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近几年逐渐结合多方面资源开展教学。由此可见,“微课”在当代教学实践中的广泛推广和运不仅为教学过程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微课将教学内容可视化,从而使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其主要构成部分如图2-1 所示:图 2—1 “微课”教学资源生态环境依据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分为讲授类、讨论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表演类、练习类、实验类、探究学习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 11 种类型,此外,微课的分类也可以是两种类型的组合,本研究所应用的微课是实验类微课。2.1.2.2 微课与微课程一直以来,人们将“微课”与“微型课”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微课”与“微型课”二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和区别的。微课的教学方式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推陈出新,有利于人力资源培养模式的发展。“微课”就其概念本身而言,是一种微型的教学视频课程,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整合了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学习方式,是当代新型教学课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所涉及的知识的广度来看,微课只是一个点,既可以是教师课堂授课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易混淆点,也可以是扩充课堂教学的微 型教 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 焦建利.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4)
[2]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 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06)
[3]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黎加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4]“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胡铁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5]街头物理——活生生的实习场所[J]. 吴瑕,胡银泉. 科技信息. 2009(14)
[6]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吴先强,韦斯林.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2)
[7]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 陈巧芬. 现代教育技术. 2007(09)
[8]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 张建波. 上海教育科研. 2006(11)
[9]“非常规”物理实验概念探讨[J]. 张伟,郭玉英,刘炳升. 物理教师. 2006(08)
[10]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顾厚根.浙江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7425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非常规”物理实验中国知网检索情况
第 1 章 绪论析“微课”相关研究文章在知网中的总体分布状况, “微课”的历年状况如图 1-2 所示。根据检索情况可以看出,从 2014 年开始,关于“的研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递增。通过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微课”最初被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后来逐渐在高等教育中发展起来;课”最初仅以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近几年逐渐结合多方面资源开展教学。由此可见,“微课”在当代教学实践中的广泛推广和运不仅为教学过程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微课将教学内容可视化,从而使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其主要构成部分如图2-1 所示:图 2—1 “微课”教学资源生态环境依据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分为讲授类、讨论类、启发类、问答类、演示类、表演类、练习类、实验类、探究学习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 11 种类型,此外,微课的分类也可以是两种类型的组合,本研究所应用的微课是实验类微课。2.1.2.2 微课与微课程一直以来,人们将“微课”与“微型课”混为一谈,而实际上“微课”与“微型课”二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和区别的。微课的教学方式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推陈出新,有利于人力资源培养模式的发展。“微课”就其概念本身而言,是一种微型的教学视频课程,是对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整合了混合式学习、移动学习和翻转课堂等多种学习方式,是当代新型教学课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所涉及的知识的广度来看,微课只是一个点,既可以是教师课堂授课中的一个重点、难点、易混淆点,也可以是扩充课堂教学的微 型教 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课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J]. 焦建利.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24)
[2]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 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3(06)
[3]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黎加厚.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
[4]“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 胡铁生. 电化教育研究. 2011(10)
[5]街头物理——活生生的实习场所[J]. 吴瑕,胡银泉. 科技信息. 2009(14)
[6]国外认知负荷理论与有效教学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 吴先强,韦斯林.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2)
[7]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发展[J]. 陈巧芬. 现代教育技术. 2007(09)
[8]认知负荷理论: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 张建波. 上海教育科研. 2006(11)
[9]“非常规”物理实验概念探讨[J]. 张伟,郭玉英,刘炳升. 物理教师. 2006(08)
[10]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吴加澍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顾厚根.浙江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27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02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