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漕运博物馆微信小程序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3 02:44
博物馆应用是为用户提供展品信息的重要媒介,不仅能够帮助在博物馆中的用户获得展品的介绍,还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用户参观博物馆前、后阶段给用户提供学习机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影响下,博物馆提供给用户学习展品知识的形式已经出现从语音讲解、多媒体技术讲解、无线射频等形式向移动端应用程序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内的博物馆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意识到需将线下的实体藏品搬到线上,但是从相关博物馆应用的文献研究和博物馆应用的实际开发来看,这种行为仅仅是处于初步阶段,原因在于其只考虑到了博物馆应用在展示上的作用,将应用程序作为博物馆学习的工具价值还远未实现。如何通过设计使得应用程序发挥其潜在的学习作用,博物馆研究者尚未做深入的研究,业内也未形成系统的博物馆应用设计框架。针对这些现状,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试图归纳博物馆应用的设计原则,全文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博物馆学习及博物馆应用的发展现状,为开展研究奠定宏观背景。第二章梳理博物馆学习理论,从学习理论视角归纳博物馆学习的含义、特点以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结合第二章的理论研究对当前的国内外博...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苏州博物馆应用
?S?W?A?vV?V?W?**.?tV?r.?Sn!?1??图1.2苏州博物馆应用??1.3研究假设、问题、思路与框架??本次论文的研究假设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不该被具体的场所限制,也不该拘泥??于“藏品展示”形式,而应主动结合当前新技术、新趋势使藏品“走出”博物馆,触达公众,??为公众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但是从笔者目前的文献研究和市场观察来看,将博物??
学硕士学位论文习理论??地解释博物馆学习发生的原因,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理论博物馆学习的理论。此处,笔者选用当前认可度较高的几种究的理论基础。??博物馆教育理论??恩提出了建构主义博物馆教育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是海恩斯基等人教育理论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博物馆教育领域后形知识是客观实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物馆双向沟通模式——一种强化博物馆观众学习效果的尝试[J]. 王立铎. 博物院. 2017(06)
[2]个人意义映射与跟踪观察法在博物馆学习研究中的应用[J]. 赵星宇,席丽,付红旭,马馨,周柳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4)
[3]在博物馆里学习:博物馆观众认知特征及传播策略初探[J]. 严建强. 东南文化. 2017(04)
[4]从“情景”到“身份”——约翰·福尔克博物馆学习理论模式的发展与演变[J]. 赵星宇.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4)
[5]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场馆建设与场馆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为例[J]. 张美霞.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6]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学习及其研究论纲[J]. 张剑平,夏文菁,余燕芳.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1)
[7]“博物馆学习”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 王思怡.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04)
[8]移动情境感知服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探究——以苏州博物馆APP为例[J]. 周玲元,吴婷婷,贾伟强.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浅议博物馆学习单问题的设计[J]. 洪瑶. 中国博物馆. 2016(02)
[10]慕课(MOOCs)在博物馆在线教育中的应用[J]. 徐天竹.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5(00)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 鲍贤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手机媒体下数字博物馆APP应用研究[D]. 汤旎.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移动平台的博物馆展示系统研究与实现[D]. 常乐.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博物馆移动学习单生成系统设计与开发[D]. 侯爽.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6897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苏州博物馆应用
?S?W?A?vV?V?W?**.?tV?r.?Sn!?1??图1.2苏州博物馆应用??1.3研究假设、问题、思路与框架??本次论文的研究假设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不该被具体的场所限制,也不该拘泥??于“藏品展示”形式,而应主动结合当前新技术、新趋势使藏品“走出”博物馆,触达公众,??为公众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但是从笔者目前的文献研究和市场观察来看,将博物??
学硕士学位论文习理论??地解释博物馆学习发生的原因,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的理论博物馆学习的理论。此处,笔者选用当前认可度较高的几种究的理论基础。??博物馆教育理论??恩提出了建构主义博物馆教育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是海恩斯基等人教育理论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博物馆教育领域后形知识是客观实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物馆双向沟通模式——一种强化博物馆观众学习效果的尝试[J]. 王立铎. 博物院. 2017(06)
[2]个人意义映射与跟踪观察法在博物馆学习研究中的应用[J]. 赵星宇,席丽,付红旭,马馨,周柳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4)
[3]在博物馆里学习:博物馆观众认知特征及传播策略初探[J]. 严建强. 东南文化. 2017(04)
[4]从“情景”到“身份”——约翰·福尔克博物馆学习理论模式的发展与演变[J]. 赵星宇.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7(04)
[5]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场馆建设与场馆学习——以现代教育技术博物馆为例[J]. 张美霞.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2)
[6]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学习及其研究论纲[J]. 张剑平,夏文菁,余燕芳. 开放教育研究. 2017(01)
[7]“博物馆学习”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 王思怡.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6(04)
[8]移动情境感知服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探究——以苏州博物馆APP为例[J]. 周玲元,吴婷婷,贾伟强.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浅议博物馆学习单问题的设计[J]. 洪瑶. 中国博物馆. 2016(02)
[10]慕课(MOOCs)在博物馆在线教育中的应用[J]. 徐天竹.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5(00)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 鲍贤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手机媒体下数字博物馆APP应用研究[D]. 汤旎.西南交通大学 2017
[2]基于移动平台的博物馆展示系统研究与实现[D]. 常乐.北京林业大学 2016
[3]博物馆移动学习单生成系统设计与开发[D]. 侯爽.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6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046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