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21-05-18 00:58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度应用,学习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从现实学习环境扩展到虚拟学习环境。教育部在《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的目标,为虚拟学习环境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意见。教育教学也正在发生由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得到了发展,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在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不仅以全新方式感知世界,同时也在以一种全新形式感知“自我”。技术塑造的虚拟环境在高度还原真实世界的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学习者可以积极主动地构建自我、认知自我。虚拟学习环境相比较现实学习环境,还是一个充满未知、好奇的世界,如果学习者不能清晰认知现实与虚拟的区别,很容易造成自我认知的失衡,进而迷失在虚拟的世界中。因而,学习者不仅要意识自我建构的重要性,还要学会正确处理虚拟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自我的完整和统一,从而达成“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目标。本文研究选择三种虚拟学习环境,分别是网络虚拟学习环境、教育游戏虚拟学习环境,以及三维虚拟教学情境。在这三种虚拟学习环境中,对学习者自我建构进行分析,发现...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
1.1.2 虚拟学习环境与现实学习环境的区别
1.1.3 自我的不断演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虚拟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
1.3.2 虚拟自我的研究动态
1.3.3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虚拟学习环境
2.1.2 虚拟自我
2.1.3 自我建构
2.2 理论基础
2.2.1 自我建构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3.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分析
3.1.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含义
3.1.2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特征
3.2 虚拟自我塑造的动因分析
3.2.1 技术的发展
3.2.2 心理的需求
3.3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
3.3.1 个体自主适应性建构:形成元认知能力
3.3.2 个体协作探究性建构: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3.3.3 个体互动创新性建构:形成知识创造能力
4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下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4.1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分析
4.1.1 教育游戏的内涵
4.1.2 教育游戏的特点
4.2 教育游戏角色的分析---“虚拟化身”
4.2.1 教育游戏角色的导向与定位
4.2.2 教育游戏角色的艺术风格
4.2.3 教育游戏角色的发展与成长
4.3 教育游戏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以《极客战纪》为例
4.3.1 自我建构的前提:产生游戏动机
4.3.2 自我建构的关键:建立游戏思维
4.3.3 自我建构的目标:获得游戏精神
5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5.1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发生
5.1.1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概念
5.1.2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分类
5.2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
5.2.1 相互构建的关系
5.2.2 相互渗透的关系
5.2.3 相互补充的关系
5.3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
5.3.1 自我的意义认知
5.3.2 自我的身心交互
5.3.3 自我的心理沉浸
5.3.4 自我的价值实现
6 促进学习者虚拟环境中自我建构的策略
6.1 三种虚拟学习环境下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2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3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2 促进虚拟环境中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策略
6.2.1 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内在策略
6.2.2 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外在策略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19279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
1.1.2 虚拟学习环境与现实学习环境的区别
1.1.3 自我的不断演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虚拟学习环境的研究现状
1.3.2 虚拟自我的研究动态
1.3.3 自我建构理论的发展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虚拟学习环境
2.1.2 虚拟自我
2.1.3 自我建构
2.2 理论基础
2.2.1 自我建构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3.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分析
3.1.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含义
3.1.2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的特征
3.2 虚拟自我塑造的动因分析
3.2.1 技术的发展
3.2.2 心理的需求
3.3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
3.3.1 个体自主适应性建构:形成元认知能力
3.3.2 个体协作探究性建构: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3.3.3 个体互动创新性建构:形成知识创造能力
4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下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4.1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分析
4.1.1 教育游戏的内涵
4.1.2 教育游戏的特点
4.2 教育游戏角色的分析---“虚拟化身”
4.2.1 教育游戏角色的导向与定位
4.2.2 教育游戏角色的艺术风格
4.2.3 教育游戏角色的发展与成长
4.3 教育游戏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以《极客战纪》为例
4.3.1 自我建构的前提:产生游戏动机
4.3.2 自我建构的关键:建立游戏思维
4.3.3 自我建构的目标:获得游戏精神
5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自我建构
5.1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发生
5.1.1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概念
5.1.2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的分类
5.2 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关系
5.2.1 相互构建的关系
5.2.2 相互渗透的关系
5.2.3 相互补充的关系
5.3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中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
5.3.1 自我的意义认知
5.3.2 自我的身心交互
5.3.3 自我的心理沉浸
5.3.4 自我的价值实现
6 促进学习者虚拟环境中自我建构的策略
6.1 三种虚拟学习环境下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1 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下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2 教育游戏虚拟环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1.3 三维虚拟教学情境下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分析与总结
6.2 促进虚拟环境中学习者自我建构的策略
6.2.1 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内在策略
6.2.2 促进学习者自我建构的外在策略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192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192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