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手机交互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5 23:51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多点触控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逐渐习惯使用手势与触屏手机直接进行指令交互,人与手机间的交互变得更加自然和便捷。于是优化软件操作系统,继而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交互操作流畅度是亟需提升的手机软件操作系统的关键性能之一,但现有的研究对交互操作流畅度定义不明确,并缺乏相应的研究方法体系和框架、模型。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手机交互操作流畅度用户体验进行了研究。首先,梳理了交互操作性能和手势的研究现状,明确定义了交互操作流畅度,根据性能和手势的对应关系确定研究滑动交互操作的流畅度;其次总结前人对于用户体验研究和量化方法,提出了本研究交互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研究框架。然后根据这个研究框架,从认知效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角度出发,确定客观认知效能影响因素,进行主观情感体验的量化实验,主客观结合研究滑动交互操作流畅度用户体验。客观上进行了两个预实验,预实验1通过用户评分得到了认知效能上的三个可能影响流畅度的因素(单次丢帧数,丢帧次数,丢帧间隔),在预实验2中通过用户评分和访谈得到被试对在这三个因素影响下的实验序列流畅度的简要体验结果,用来辅助后续正式对的情感量化...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手机交互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研究


智能手机四个交互操作性能

方向图,屏幕,手机,点击


硕士学位论文11手机屏幕上使用各种交互手势,使得操作更加方便舒适。目前集合苹果iOS,谷歌Andriod,微软windowsphone各个系统认证的基本交互操作手势有:点击、长按、单指双击、拖动、滑动、缩放、旋转、双指单击等[4],如图2.3所示。图2.3手机基本操作手势图片来源:作者自绘不同的操作手势在智能手机上反馈界面上会呈现出对应的动态效果,动态反馈图像反应了操作的空间性,并赋予反馈的时间性,向用户传达信息,基于常用的交互手势有六个对应的动态反馈运动,对应效果细节说明如表2.1所示。表2.1常用交互手势的动态反馈动作种类细节功能FadeIn/Out(进入退出)一种缓慢出现或逐渐消失的视觉效果Grow/Shrink(缩放)大小渐变的视觉效果MotionPath(运动路径)在屏幕内持续移动到某处的动作效果PointAt(点击)点击选中地点的动作效果Spin(旋转)功能合成使得整个空间旋转的效果Throw(滑动)滑到推到指定方向的动作效果从UI和交互性能定义可知,交互操作性能受到手势,界面呈现等多因素的影响,且良好用户体验是通过操作反馈的一致性、响应性、流畅度和准确性等来实现[25]。因此,交互操作性能的研究必然和操作手势反馈紧密相关,同一交互操作可以映射到多个交互性能,同一性能也可以映射到不同交互操作去研究,但不同的交互操作及反馈效果使得用户对不同的交互性能的认知存在差异性。六个主要操作手势与用户对四个交互性能感知强度的对应关系如图2.4所示,根据操作点击长按单指双击拖动滑动缩放旋转双指单击短暂的点击屏幕按压屏幕一段时间单指连续短暂点击屏幕两次单指在屏幕上不停歇的移动在屏幕上快速划过两指在屏幕上开合两指在屏幕上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两指同时快速点击屏?

感知性,手势


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研究12手势的特性,需要用户持续的输入并且同步反馈的手势操作,如长按,拖动,用户重视对一致性的体验;对于用户输入热区,反馈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手势操作,如旋转,点击,准确性的体验较为重要;对于反馈界面跳转、刷新等图像较大动态变化的手势操作,如点击、滑动、旋转,响应性和流畅度的用户体验更为关键。操作的相关研究中表明,滑动操作的界面呈现滚动状态,用户此时对流畅度感知最显著[28],界面一旦出现卡顿会给用户明显阻塞的感觉。因此本文研究重点是滑动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图2.4基本手势与感知性能的对应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在本文具体研究滑动交互操作流畅度的用户体验中拟采用了微博应用序列作为原始素材,由于微博界面呈现采用的是瀑布流信息列表,若用户要获取更多信息,滑动是其主要操作手势。2.2手机交互操作流畅度目前对手机交互操作流畅度的研究较少,所以交互操作流畅度还没有明确的专业定义。流畅度属于用户的一种感觉认知,据此作者从认知心理学领域进行研究了解到,认知流畅度是指认知主体在处理信息、做出评价或判断时体验的信息加工过程的难易程度,难则流畅度低,易则流畅度高[34]。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针对流畅度提出了心流的概念,指一种将个人精力或者“身心”完全投入在某种活动时的感觉[11]。两个研究均表明流畅度体验好能为认知过程带来正面的情绪,并影响用户的判断。具体到智能手机终端,部分学者对手机流畅度定义为:在程序运行渲染的过程中国,画面的帧率达到60FPS,发生丢帧现象较少。这种定义过于强调手机流畅度的客观描述,缺乏流畅度的用户认知主观性。交互操作流畅度是用户在认知操作中感知到的一种细微且重要的主观体验或感受,本文研究中的交


本文编号:3250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250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8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