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8:15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动全国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水平、保护农村居民集体土地合法权益、保障城乡之间和谐健康发展而开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专业性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背景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可有效解决使用传统地籍制图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中遇到的工作效率低、更新慢、时效性差、数据格式不统一,难以形成一体化数据更新管理等的问题。本文以信宜市为例,结合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登记的特点,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以数字航摄(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调查底图、权属分布图、公告图等;利用GPS-RTK定位技术对重要界址点进行精度测算保证成果质量;基于GIS建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及土地管理与发证信息系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信息采取、处理、编辑、更新、统计、检查、分析、管理一体化的目的。综上所述,论文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总结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工作中所有权调查、数据库质量控制、资料整理归档等的技术方法,为开...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信宜市农村集体土地管理与确权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信宜市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图

信宜市,接图表,底图


在明确各方工作任务之后,调查认界之前,召集认界各方到工作地点填写签到表,利用打印输出的调查底图,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宗地界址点、线的指界工作,先组织各村室内对影像判读认界,对不清晰、无法定界的外业核实,确定权属界线,根据调查认界底图,对界址点线进行转绘,制作公告图,在完成公告修改后,制作指界确认图并组织签名盖章,填写《集体土地权属调查表》、输出宗地图,指界人对指界确认图、权属调查表以及宗地图进行复核、签名和盖章工作。3.2.1 调查底图制作调查底图经套合信宜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行政区控制界线以行政村为单位,以数字航摄(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底图输出调查底图。因辖区内经济社较多,地形复杂,为便于调查作业,在保证影像清晰易读,满足判图认界的前提下,按 1:2000~1:5000 比例尺不等制作输出,图幅长度控制在 1.5 米左右,图幅数控制在 2—3 张,并按镇按村装盒保存,便于查找和存档。

分布图,权属,发证,分布图


图 3-4 宗地图制作输出3.3.2 制作权属分布图调查员根据外业调查指界成果逐宗进行界址点、线的数字化采集和按地籍区、地籍子区编宗地号,并在此基础上录入登记发证所需的属性数据,然后以行政村为单位制作输出权属分布图及接合图。每个村制作一份公告图(权属分布图)和相应的公告表(宗地一览表),公告表包含该村各经济合作社申请登记发证的全部宗地基本信息,本项目公告图严格按照技术设计书样式制作,图表均能清晰表达相关宗地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审核的情况,满足土地登记发证要求,所拍照片和文件命名均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盘山县土地确权管理系统建立[J]. 丛晓孺,潘红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09)
[2]现代测绘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中的应用探析[J]. 刘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7)
[3]浅谈3S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综合应用[J]. 何红.  建筑与预算. 2018(08)
[4]测绘新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地籍测量中的运用[J]. 李伟荣,颉耀东.  西部资源. 2018(05)
[5]3S技术在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中的应用研究[J]. 刘彪.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6)
[6]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综合测绘技术分析[J]. 张开旭.  西部资源. 2018(04)
[7]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新技术应用研究[J]. 沈成祥.  科技资讯. 2018(18)
[8]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研究[J]. 梁芳艳,刘帅.  科技资讯. 2018(18)
[9]基于GIS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管理系统的设计[J]. 李代云,张兴杰.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8(03)
[10]ArcGIS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中的应用[J]. 刘文斌,袁永明,高永超,周桂初.  测绘. 2018(03)

硕士论文
[1]基于3S技术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方法研究[D]. 张可.吉林大学 2016
[2]基于GIS的范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陈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59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259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0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