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7 17:37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开发行业也得到了十足的进步,使得软件产品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由于软件产品需求模糊性、主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加大了软件需求获取的难度,使得软件需求变更现象在开发过程中经常的出现,给项目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引发了项目进度的延期、成本费用的增加、产品质量的下降甚至员工的离职等不良的后果,致使项目失败,因此对软件项目需求变更进行风险管理格外有意义。然而由于软件项目自身的特点,软件需求变更产生的各种风险因素之间的影响是相互传递的、非线性的、有时间延迟的,这给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基于此本文提出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软件项目需求变更现象给项目团队带来的风险进行研究,能够有效的克服传统风险管理研究的不足。第一,本文对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和系统动力学在软件项目中的研究相关内容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结合软件项目需求变更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给出了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的定义及软件系项目需求变更风险管理的内涵和基本过程,并阐述了系统动力学在研究软件项目需求变更方面的优势。第二,对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对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分析,将需求变更给软件项目带来的风险概括...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风险要素关系图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识别21图3.2需求变更基础子系统Fig3.2Requirementschangefoundationsubsystem图中相关公式如下:①待完成的工作量=INTEG(需求变更率+需求联动速率+错误发现速率-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目前工作错误发生速率,初始工作量)其中,需求变更率表示需求变更产生的次数、时间及直接导致的增加任务量大小,用PULSE脉冲函数进行刻画,需求联动速率表示需求变更引起需求联动后间接导致的任务量增加大小,在3.2.2需求联动风险一节中表示。②任务总量=INTEG(需求变更率+需求联动速率,初始工作量)③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任务工作效率*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其中,任务工作效率表示项目团队总体的开发速度,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表示开发完成的程序中正确的比例,具体构成在工期风险识别一节中阐述。④正确完成任务量=INTEG(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0)⑤完工比例=正确任务量/任务总量⑥目前工作错误发生速率=任务工作效率*(1-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⑦有待发现的返工量=INTEG(错误发生率-错误发现速率)⑧错误发现速率=有待发现的返工量/发现返工的时间*项目完成判断因子⑨发现返工的时间=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完工比例对发现返工时间的影响*(最大发现返工的时间-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其中,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和最大发现返工的时间表示研发团队从错误发生到发现错误延迟时间的最值,为常量。完工比例系数对发现返工的时间表示在不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识别23图3.3依赖网络示例Fig3.3Dependentnetworkexample需求联动风险除了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外,还会对项目整体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项目组为了评估需求联动风险的大小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势必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这种对效率的损失我们定义为需求联动风险损失。某一需求的需求联动风险越大,说明与其他需求相关联的要素越多,进而需要项目团队人员付出的时间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更大的效率损失,为了模拟需求联动风险对效率的影响,我们假设需求联动风险大小与项目团队进行讨论分析的时间呈呈线性关系,用需求联动风险损失常数表示讨论期间对人均工作效率造成的损失,需求联动风险的系统动力学图如图3.4所示。图3.4需求联动风险识别Fig3.4Demandlinkageriskidentification图中所涉及的逻辑表达式如下:①需求联动风险损失=IFTHENELSE(time>变更时间:and:time<=变更时间+讨论周期,需求联动风险损失常数,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力疲劳的研究综述[J]. 贾惠侨.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8)
[2]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探讨[J]. 夏雪飞,腾达,魏荣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23)
[3]基于DSM的软件需求变更传播风险分析[J]. 付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29)
[4]基于CMMI的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度量问题及其改进方法[J]. 李萍,许晓兵. 科技与管理. 2011(06)
[5]知识型员工离职因素分析与对策[J]. 甄新洪. 科技管理研究. 2011(20)
[6]软件项目管理最新研究综述[J]. 姜茸. 项目管理技术. 2011(10)
[7]试谈软件开发中需求变更的管理[J]. 李东旭,雷相波.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14)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过程偏离控制[J]. 杨勇,周伯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5)
[9]浅析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变更控制[J]. 黄庆. 硅谷. 2009(02)
[10]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J]. 王强.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11)
博士论文
[1]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模型研究[D]. 杨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2]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 冯楠.天津大学 2007
[3]软件项目风险计划与过程控制模型研究[D]. 潘春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D]. 蒋国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D]. 宁晓倩.复旦大学 2004
[6]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方德英.天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进度控制策略模拟研究[D]. 季夏青.南京大学 2016
[2]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研究[D]. 张治军.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成本管理应用研究[D]. 赵鹏.上海交通大学 2013
[4]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管理[D]. 李厚明.山东大学 2012
[5]IT员工流失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D]. 王立云.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80后知识型员工个性特征与激励因素偏好特点研究[D]. 杨骏.浙江大学 2008
[7]需求变更影响评估算法研究[D]. 马振华.江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6795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风险要素关系图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识别21图3.2需求变更基础子系统Fig3.2Requirementschangefoundationsubsystem图中相关公式如下:①待完成的工作量=INTEG(需求变更率+需求联动速率+错误发现速率-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目前工作错误发生速率,初始工作量)其中,需求变更率表示需求变更产生的次数、时间及直接导致的增加任务量大小,用PULSE脉冲函数进行刻画,需求联动速率表示需求变更引起需求联动后间接导致的任务量增加大小,在3.2.2需求联动风险一节中表示。②任务总量=INTEG(需求变更率+需求联动速率,初始工作量)③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任务工作效率*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其中,任务工作效率表示项目团队总体的开发速度,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表示开发完成的程序中正确的比例,具体构成在工期风险识别一节中阐述。④正确完成任务量=INTEG(目前工作正确完成速率,0)⑤完工比例=正确任务量/任务总量⑥目前工作错误发生速率=任务工作效率*(1-实际任务完成正确率)⑦有待发现的返工量=INTEG(错误发生率-错误发现速率)⑧错误发现速率=有待发现的返工量/发现返工的时间*项目完成判断因子⑨发现返工的时间=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完工比例对发现返工时间的影响*(最大发现返工的时间-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其中,最小发现返工的时间和最大发现返工的时间表示研发团队从错误发生到发现错误延迟时间的最值,为常量。完工比例系数对发现返工的时间表示在不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识别23图3.3依赖网络示例Fig3.3Dependentnetworkexample需求联动风险除了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外,还会对项目整体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项目组为了评估需求联动风险的大小会召开会议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势必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影响团队的工作效率,这种对效率的损失我们定义为需求联动风险损失。某一需求的需求联动风险越大,说明与其他需求相关联的要素越多,进而需要项目团队人员付出的时间进行分析,从而导致更大的效率损失,为了模拟需求联动风险对效率的影响,我们假设需求联动风险大小与项目团队进行讨论分析的时间呈呈线性关系,用需求联动风险损失常数表示讨论期间对人均工作效率造成的损失,需求联动风险的系统动力学图如图3.4所示。图3.4需求联动风险识别Fig3.4Demandlinkageriskidentification图中所涉及的逻辑表达式如下:①需求联动风险损失=IFTHENELSE(time>变更时间:and:time<=变更时间+讨论周期,需求联动风险损失常数,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脑力疲劳的研究综述[J]. 贾惠侨.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8)
[2]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探讨[J]. 夏雪飞,腾达,魏荣凯.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23)
[3]基于DSM的软件需求变更传播风险分析[J]. 付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2(29)
[4]基于CMMI的信息系统需求变更度量问题及其改进方法[J]. 李萍,许晓兵. 科技与管理. 2011(06)
[5]知识型员工离职因素分析与对策[J]. 甄新洪. 科技管理研究. 2011(20)
[6]软件项目管理最新研究综述[J]. 姜茸. 项目管理技术. 2011(10)
[7]试谈软件开发中需求变更的管理[J]. 李东旭,雷相波.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14)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过程偏离控制[J]. 杨勇,周伯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05)
[9]浅析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需求变更控制[J]. 黄庆. 硅谷. 2009(02)
[10]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变更管理[J]. 王强.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7(11)
博士论文
[1]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模型研究[D]. 杨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2]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模型研究[D]. 冯楠.天津大学 2007
[3]软件项目风险计划与过程控制模型研究[D]. 潘春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4]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研究[D]. 蒋国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D]. 宁晓倩.复旦大学 2004
[6]IT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方德英.天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进度控制策略模拟研究[D]. 季夏青.南京大学 2016
[2]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研究[D]. 张治军.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
[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项目成本管理应用研究[D]. 赵鹏.上海交通大学 2013
[4]软件项目需求变更风险管理[D]. 李厚明.山东大学 2012
[5]IT员工流失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D]. 王立云.北京交通大学 2008
[6]80后知识型员工个性特征与激励因素偏好特点研究[D]. 杨骏.浙江大学 2008
[7]需求变更影响评估算法研究[D]. 马振华.江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6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36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