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面向模糊图像的指静脉识别关键技术探究

发布时间:2021-10-10 15:15
  随着人们对个人身份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视,个人身份鉴别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寻求一种更加方便,安全快捷的身份识别方法——生物特征识别。当前,市场上运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场景越来越多,例如无人餐厅人脸识别结账,小区大门指纹闸机,手机虹膜解锁,ATM机指静脉存取款等。其中利用人体手指内静脉血管作为生物特征的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活体检测,特征不易被复制等优势。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面临的安全性低,易用性差等诸多难题。在现有手指静脉识别系统中,模糊图像的识别性能较差的问题难以避免。产生模糊图像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外界因素:如光照,温度,曝光均匀度等,造成成像时图像质量较差,静脉结构不清晰等问题;放置因素:如用户使用习惯,放置姿态等,造成图像偏移较大或虚焦等问题。模糊静脉图像存在对比度差,有效静脉信息较少等问题,从而导致特征提取不准确,匹配识别性能较差。因此解决模糊图像的相关问题成为了国内外科研人员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介绍了现有的两大类指静脉识别技术:基于特征点(点集)的匹配方法和基于图像配准的灰度纹理匹配方法,其中...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面向模糊图像的指静脉识别关键技术探究


上打光全包围式的设备

打光,设备,手指,静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1.3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近红外摄像头采集人体手指静脉图像,分析个体的静脉的分布走向特点,从而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它的突出优势就是静脉特征埋藏于人体手指内部,是一种无法被复制和仿造的特征,具有高度的防伪特性。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20],因此必须要保证为活体,才能验证识别,因此具有较好的活体特性。手指静脉识别又以使用方便,硬件设备成本低,小巧易集成等优势成为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人体手指静脉特征具有普遍性,所有人的手指里都有一定形状的血管分布,并且这种分布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手指中,血管分布随时间的改变变化较校手指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主要由能够发出特定波长的滤光片,LED光源和基本的CMOS摄像头构成[21]。如图1.1和1.2所示的是两种手指静脉图像采集设备:图1.1上打光全包围式的设备图1.2侧打光凹槽式的设备(1)手指静脉识别的流程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首先,CMOS摄像头拍摄得到手指静脉的图像,随后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其次进行静脉特征提取,并完成手指静脉图像的数字化,最后是手指静脉特征匹配,整体匹配识别流程如图1.4所示图1.3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原理图,手指,静脉,识别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1.3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近红外摄像头采集人体手指静脉图像,分析个体的静脉的分布走向特点,从而进行身份鉴别的技术,它的突出优势就是静脉特征埋藏于人体手指内部,是一种无法被复制和仿造的特征,具有高度的防伪特性。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20],因此必须要保证为活体,才能验证识别,因此具有较好的活体特性。手指静脉识别又以使用方便,硬件设备成本低,小巧易集成等优势成为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人体手指静脉特征具有普遍性,所有人的手指里都有一定形状的血管分布,并且这种分布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即便是同一个人的不同手指中,血管分布随时间的改变变化较校手指静脉图像采集设备主要由能够发出特定波长的滤光片,LED光源和基本的CMOS摄像头构成[21]。如图1.1和1.2所示的是两种手指静脉图像采集设备:图1.1上打光全包围式的设备图1.2侧打光凹槽式的设备(1)手指静脉识别的流程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首先,CMOS摄像头拍摄得到手指静脉的图像,随后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其次进行静脉特征提取,并完成手指静脉图像的数字化,最后是手指静脉特征匹配,整体匹配识别流程如图1.4所示图1.3手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步伐姿态在虚拟机舱中的识别[J]. 曹辉,李卫强,冀青鹏,黄英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23)
[2]单幅近红外手指图像指纹指静脉融合识别[J]. 吕葛梁,沈雷,李凡,杨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3]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支付中的应用监管[J]. 唐铁三,曹君怡.  金融会计. 2019(06)
[4]生物识别技术在AIoT+5G新型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及趋势[J]. 叮当.  中国安防. 2019(06)
[5]AI赋能下的声纹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J]. 刘弘胤.  中国安防. 2019(06)
[6]生物识别身份认证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研究[J]. 任兆麟.  西部金融. 2019(05)
[7]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模式识别系统智能开发研究[J]. 王珂.  信息系统工程. 2019(05)
[8]基于激光测距法的智能虹膜识别系统设计[J]. 张敏,孟令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5)
[9]基于MMNBP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J]. 付华,李涛,司南楠.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9(05)
[10]人体生物特征识别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 吴倩.  无线互联科技. 2019(08)

博士论文
[1]基于二值局部特征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研究[D]. 刘海英.山东大学 2019

硕士论文
[1]手指静脉识别算法研究[D]. 吴家存.北京工业大学 2018
[2]指静脉图像增强与识别算法[D]. 曹伟.安徽大学 2018
[3]多模生物特征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 刘奕.山东大学 2017
[4]近红外掌静脉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与实现[D]. 成然.电子科技大学 2017
[5]多摄像头指静脉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罗玉祥.武汉理工大学 2017
[6]手指静脉图像质量评估算法研究[D]. 胡晶晶.重庆理工大学 2016
[7]手指静脉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罗敏.电子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28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428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