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设计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23:52
基于慕课的翻译教学研究是web 2.0时代下提高学生翻译水平的全新教学形式。慕课翻译教学研究肇始于2013年,国内的慕课翻译教学研究起步稍晚,于2014年兴起,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探时期。目前,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征:第一,国内外研究的论文数量都呈上升趋势。第二,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都注重探究与翻转课堂和SPOC相结合的混合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教学模式与口译教学的探析,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不够紧密,而国外研究则更加注重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第三,国内的研究主题较为分散,被引文献之间缺乏相关性,而国外研究文献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第四,国内外均以论述性研究为主,采用文献法进行探究,但国外实证性研究文献的数量远超国内。第五,国内外研究都具有明显的语言学属性。基于现有研究,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本研究旨在探析我国慕课翻译教学的设计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江苏省三市五所高校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为研究工具,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慕课平台下翻译教学的五大设计要素之间关系如何?第二,学生的慕课翻译...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外汉语的翻译教学研究。图 2.1 1998-2017 年翻译教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图 2.1 显示,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研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动态递增的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7 年,翻译教学研究文献波动上升,并于 2007 年达到峰值 43 篇。可见,2006 年、2007 年我国先后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与硕士生的这一政策,推动了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2008-2017 年间,文献数量波动较大,虽明显下降,但总体仍高于上一个阶段。[1]文军,任艳. 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述评[J]. 外语电化教学
图 2.3 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聚类知识图谱另外,CiteSpace 中的颜色由冷色调向暖色调的变化表明被引文献发表年近。图 2.3 中,聚类由深蓝色向暖黄色的递进显示了被引文献的年份与主,即,早期的研究视角聚焦于翻译研究与俄译汉研究上,这一方面反映译教学研究发展相对较晚,最初仅从属于翻译研究,未能形成体系;另#12 所代表的俄译汉聚类说明我国翻译研受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较大。近究方向更加细化,探究了口译测试、法律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教学实践与,聚类#9、#13、#18、#15 等当属翻译教学研究领域比较前沿的论题,但类的连接强度不大,说明这四个聚类与被引网络内部关联程度较低,尚究的主流趋势。表 2.2 高被引文献信息突现性频次 文献信息所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取向[J]. 夏心军.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07)
[2]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J]. 李洪修,丁玉萍.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3]基于MOOC环境的口译教学改革研究[J]. 高云柱,马苏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6)
[4]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J]. 何克抗,付亦宁.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5]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J]. 贾佳,胡素君. 现代教育科学. 2017(11)
[6]职业化时代基于“后方法”理念的口译教育模式研究[J]. 王洪林. 中国翻译. 2017(06)
[7]基于结构方程视角的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研究[J]. 翟宇卉,杨明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MOOCs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黄璐,裴新宁,朱莹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5)
[9]MOOC在线学习者学习心理调查研究——以梦课平台学习者为例[J]. 王玉龙,李骁,雍成纲.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7(03)
[10]MOOC学习者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徐振国,张冠文,石林,安晶.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9)
博士论文
[1]MOOC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研究[D]. 杜世纯.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培养环境对翻译硕士职业胜任力影响研究[D]. 高黎.南京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MOOC视频情感化设计研究[D]. 杨倩茹.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慕课APP界面设计研究[D]. 刘香渔.长春工业大学 2018
[3]MOOC教师对学习者论坛互动的引导策略分析[D]. 史慧姗.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MOOC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 倪婷婷.南京邮电大学 2017
[5]MOOC平台用户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研究[D]. 佘航.浙江师范大学 2017
[6]慕课学习评价方式调查研究[D]. 肖丽平.江西师范大学 2016
[7]M00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8]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许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9]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设计影响因素研究[D]. 邱红婧.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对外汉语慕课教学设计研究[D]. 张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10506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外汉语的翻译教学研究。图 2.1 1998-2017 年翻译教学研究的总体趋势图 2.1 显示,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研究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动态递增的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7 年,翻译教学研究文献波动上升,并于 2007 年达到峰值 43 篇。可见,2006 年、2007 年我国先后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与硕士生的这一政策,推动了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2008-2017 年间,文献数量波动较大,虽明显下降,但总体仍高于上一个阶段。[1]文军,任艳. 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述评[J]. 外语电化教学
图 2.3 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高被引文献聚类知识图谱另外,CiteSpace 中的颜色由冷色调向暖色调的变化表明被引文献发表年近。图 2.3 中,聚类由深蓝色向暖黄色的递进显示了被引文献的年份与主,即,早期的研究视角聚焦于翻译研究与俄译汉研究上,这一方面反映译教学研究发展相对较晚,最初仅从属于翻译研究,未能形成体系;另#12 所代表的俄译汉聚类说明我国翻译研受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较大。近究方向更加细化,探究了口译测试、法律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教学实践与,聚类#9、#13、#18、#15 等当属翻译教学研究领域比较前沿的论题,但类的连接强度不大,说明这四个聚类与被引网络内部关联程度较低,尚究的主流趋势。表 2.2 高被引文献信息突现性频次 文献信息所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取向[J]. 夏心军.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07)
[2]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J]. 李洪修,丁玉萍.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3]基于MOOC环境的口译教学改革研究[J]. 高云柱,马苏妮.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06)
[4]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之路——何克抗教授专访[J]. 何克抗,付亦宁.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5]认知与需求:高校师生维度的MOOC建设调查研究[J]. 贾佳,胡素君. 现代教育科学. 2017(11)
[6]职业化时代基于“后方法”理念的口译教育模式研究[J]. 王洪林. 中国翻译. 2017(06)
[7]基于结构方程视角的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研究[J]. 翟宇卉,杨明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8]MOOCs课程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黄璐,裴新宁,朱莹希.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5)
[9]MOOC在线学习者学习心理调查研究——以梦课平台学习者为例[J]. 王玉龙,李骁,雍成纲.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7(03)
[10]MOOC学习者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徐振国,张冠文,石林,安晶.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9)
博士论文
[1]MOOC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研究[D]. 杜世纯.中国农业大学 2017
[2]培养环境对翻译硕士职业胜任力影响研究[D]. 高黎.南京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MOOC视频情感化设计研究[D]. 杨倩茹.南京邮电大学 2018
[2]基于用户体验的高校慕课APP界面设计研究[D]. 刘香渔.长春工业大学 2018
[3]MOOC教师对学习者论坛互动的引导策略分析[D]. 史慧姗.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MOOC课程现状及对策研究[D]. 倪婷婷.南京邮电大学 2017
[5]MOOC平台用户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研究[D]. 佘航.浙江师范大学 2017
[6]慕课学习评价方式调查研究[D]. 肖丽平.江西师范大学 2016
[7]M00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8]大学生慕课学习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许朝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9]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设计影响因素研究[D]. 邱红婧.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对外汉语慕课教学设计研究[D]. 张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1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51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