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9:32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而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融合发展则为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发展提供了数字载体,因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应用成为行业关注热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存在缺乏BIM人才和BIM标准、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和BIM相关软件不成熟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BIM在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应用面临着潜在风险,制约了BIM技术作为数字载体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因此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模型,分析BIM应用风险的关键点,探索BIM应用风险管控策略,有效规避风险,从而提升对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管控水平,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分析了国内外对于BIM应用风险的研究动态以及BIM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提出了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与控制的涵义、目标和流程;第二,从技术风险、经济风险、人员风险、管理风险和法律风险五个方面,系统识别和分析了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因素,并结合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选择原则,建立了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综合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提出了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装配式建筑项...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装配式建筑内涵与特征
2.1.2 BIM应用风险内涵与特征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2 基本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扎根理论
2.2.3 TOPSIS综合评价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BIM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各阶段的应用点分析
3.1.1 设计阶段
3.1.2 构件生产阶段
3.1.3 构件运输阶段
3.1.4 施工阶段
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因素识别
3.2.1 文献研究
3.2.2 实地调研及项目实践
3.2.3 经典案例分析
3.2.4 专家访谈与修正
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分类
3.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因素集
3.3.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量化标准建立
3.4.1 指标量化标准的原则
3.4.2 确定指标的量化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典型评价方法及局限
4.1.2 TOPSIS的适用性分析
4.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2.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2.2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实证研究
4.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
5.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原则
5.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策略
5.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流程
5.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的管理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J]. 徐照,占鑫奎,张星. 图学学报. 2018(06)
[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J]. 林树枝,施有志. 建筑结构. 2018(23)
[3]基于SEM的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J]. 李梦梦,赖芨宇,陈秋兰,易紫妮,孙晓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8)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潘敏华,张守峰,王旭松. 建筑结构. 2018(S1)
[5]业主方BIM技术风险网络的构建与评价[J]. 谢祥,秦旋,王付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6]基于变异系数-G1法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J]. 祝志川. 统计与决策. 2017(12)
[7]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 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 建筑经济. 2016(11)
[8]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风险研究[J]. 丁晓欣,王佳嘉.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05)
[9]基于结构方程的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研究[J]. 张辉,祖丕祥,李永福,贺庆. 工程管理学报. 2016(04)
[10]BIM在国内应用和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徐友全,孔媛媛. 工程管理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 吕品.大连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建设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研究[D]. 田金菜.山东建筑大学 2018
[2]EPC项目的BIM应用风险管理研究[D]. 孙云鹏.西安科技大学 2017
[3]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研究[D]. 范成滨.山东大学 2017
[4]影响建筑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的风险因素研究[D]. 王建璞.重庆大学 2017
[5]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关系研究[D]. 张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6]建筑工程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研究[D]. 李亚伟.重庆大学 2016
[7]BIM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 王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8]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勇.武汉科技大学 2015
[9]BIM技术扩散的阻碍研究[D]. 李俊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10]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扩散与应用研究[D]. 田晨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0787
【文章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基础理论
2.1.1 装配式建筑内涵与特征
2.1.2 BIM应用风险内涵与特征
2.1.3 风险管理理论
2.2 基本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扎根理论
2.2.3 TOPSIS综合评价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BIM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各阶段的应用点分析
3.1.1 设计阶段
3.1.2 构件生产阶段
3.1.3 构件运输阶段
3.1.4 施工阶段
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因素识别
3.2.1 文献研究
3.2.2 实地调研及项目实践
3.2.3 经典案例分析
3.2.4 专家访谈与修正
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分类
3.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因素集
3.3.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量化标准建立
3.4.1 指标量化标准的原则
3.4.2 确定指标的量化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4.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1.1 典型评价方法及局限
4.1.2 TOPSIS的适用性分析
4.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2.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4.2.2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基于物元可拓TOPSIS法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4.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实证研究
4.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
5.1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原则
5.2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策略
5.3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控制流程
5.4 装配式建筑项目BIM应用风险的管理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阶段的应用[J]. 徐照,占鑫奎,张星. 图学学报. 2018(06)
[2]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J]. 林树枝,施有志. 建筑结构. 2018(23)
[3]基于SEM的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J]. 李梦梦,赖芨宇,陈秋兰,易紫妮,孙晓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8)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潘敏华,张守峰,王旭松. 建筑结构. 2018(S1)
[5]业主方BIM技术风险网络的构建与评价[J]. 谢祥,秦旋,王付海.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6]基于变异系数-G1法的混合交叉赋权方法[J]. 祝志川. 统计与决策. 2017(12)
[7]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 苏杨月,赵锦锴,徐友全,司红运. 建筑经济. 2016(11)
[8]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风险研究[J]. 丁晓欣,王佳嘉.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05)
[9]基于结构方程的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研究[J]. 张辉,祖丕祥,李永福,贺庆. 工程管理学报. 2016(04)
[10]BIM在国内应用和推广的影响因素分析[J]. 徐友全,孔媛媛. 工程管理学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 吕品.大连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建设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风险评价研究[D]. 田金菜.山东建筑大学 2018
[2]EPC项目的BIM应用风险管理研究[D]. 孙云鹏.西安科技大学 2017
[3]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风险研究[D]. 范成滨.山东大学 2017
[4]影响建筑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的风险因素研究[D]. 王建璞.重庆大学 2017
[5]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关系研究[D]. 张楠.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6]建筑工程项目BIM应用风险评价研究[D]. 李亚伟.重庆大学 2016
[7]BIM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风险管理研究[D]. 王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8]建筑施工企业BIM应用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勇.武汉科技大学 2015
[9]BIM技术扩散的阻碍研究[D]. 李俊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10]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扩散与应用研究[D]. 田晨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20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520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