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慕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01:07
  2012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慕课”风潮,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加入,慕课在我国迅速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主阵地。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慕课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厘清慕课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正反面影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而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全文一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该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关于慕课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厘清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进行慕课与传统课堂和网络教学的比较以及慕课教学的中外比较。其中,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教育,慕课教学更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慕课教学的中外比较主要从主体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和评价维度四个方...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关于慕课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的研究
    (一)对基本概念的厘定
    (二)慕课与传统课堂和网络教育的比较
    (三)慕课教学的中外比较
二、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一)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带来的机遇
    (二)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挑战
三、建设中国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课程
    (一)立足中国国情时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积极探索以“SPOC”为主要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模式
    (三)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强亲和力、针对性,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J]. 吴潜涛,王维国.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2)
[2]找准破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难题的关键着力点[J]. 杨晓慧.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01)
[3]反思高校师德建设的几个前提性问题[J]. 曲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慕课教学的特殊性及其发展思考[J]. 黄明伟,潘建.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5)
[5]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蒲清平,朱丽萍,赵楠.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3)
[6]向学而教: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基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女性学》课堂的教学观察[J]. 胡晓红.  外国教育研究. 2016(03)
[7]“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挑战与对策[J]. 朱福珍.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6(02)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 顾钰民.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01)
[9]SPOC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 赵浚.  教育探索. 2015(09)
[10]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09—2014年CNKI所刊文献关键词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 李亚员.  电化教育研究. 2015(07)



本文编号:3625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3625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