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光力学测量中,数字图像相关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对实验条件要求低、非接触、精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全场位移与应变测量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实验力学及其他学科领域。随着现代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和器件越来越向微小型化发展,迫切的需要发展微观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散斑作为数字图像相关中的变形传感元件反映材料或结构的变形,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光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制备高质量的散斑在光学测量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借助显微镜平台,数字图像相关法可以实现微尺度下的变形测量,但是必须研究显微镜镜头失真导致图像畸变问题,否则将会对测试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有1)针对高倍显微镜下的镜头畸变影响,采用一阶畸变函数和三阶畸变函数对畸变图像校准,通过微散斑图和正交光栅模板做刚体平移实验,建立相应的畸变模型,并确定畸变系数。结果表明,一阶函数矫正后误差降低56.3%,三阶矫正后误差降低81.3%,相对误差降低了25%,三阶畸变函数能够有效地实现高倍显微镜下镜头畸变的矫正。2)发展了一种基于离心甩胶技术的微散斑制作方法。用散斑的平均灰度梯度和团聚率作为散斑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了温度、离心速度、固化时间等参数对散斑图的影响,找到了最优的微散斑制作工艺参数,实现了微散斑膜的制备,并且可以方便地将散斑膜转移到试件表面。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制作大面积散斑、散斑颗粒大小和分布可控、对试件表面适应性好、工艺简单、花费低、易操作。3)对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了验证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经过微尺度平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散斑的测量误差为1.5%。通过拉伸实验测量铝试件的弹性模量,验证了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有效性和可靠性。将微散斑应用于带有微小缺口的亚克力板表面和涂层界面(涂层600μm厚),成功地获得了小于2mm视场范围内的裂纹尖端应变场,可用于材料与结构的力学性能表征。
【关键词】:数字图像相关 镜头畸变 散斑图 微尺度 变形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348.1;TP391.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引言10-22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2 数字图像相关法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2.1 宏观尺度11-12
- 1.2.2 微纳米尺度12-13
- 1.3 散斑的制备13-18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20
- 1.4.1 微观散斑18-19
- 1.4.2 误差分析19-20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20-22
- 第二章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畸变误差22-36
- 2.1 数字图像相关法22-24
- 2.2 畸变误差分析24-28
- 2.2.1 本节引论24-26
- 2.2.2 镜头畸变失真原理26-27
- 2.2.3 径向畸变27
- 2.2.4 偏心畸变27-28
- 2.2.5 薄棱镜畸变28
- 2.3 畸变矫正28-34
- 2.3.1 一阶畸变函数28-32
- 2.3.2 三阶畸变函数32-34
- 2.4 本章小结34-36
- 第三章 微散斑制作方法研究36-56
- 3.1 本章概述36
- 3.2 散斑图的质量评价36-38
- 3.3 微散斑的制作方法38-40
- 3.4 微散斑制作工艺优化40-46
- 3.4.1 实验室温度的影响40-42
- 3.4.2 离心速度对散斑图的影响42-44
- 3.4.3 固化时间对散斑图质量的影响44-46
- 3.5 传感元件散斑薄膜的制作46-49
- 3.5.1 微散斑薄膜制备46-47
- 3.5.2 微散斑薄膜转移方法47-49
- 3.6 验证微散斑的可行性49-55
- 3.6.1 数值模拟验证实验49-51
- 3.6.2 实验验证微散斑的可行性51-55
- 3.7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微散斑的应用研究56-63
- 4.1 拉伸实验56-58
- 4.1.1 原位加载测量系统的设计56-57
- 4.1.2 原位加载验证实验57-58
- 4.2 微缺口拉伸实验58-60
- 4.2.1 散斑的制备58
- 4.2.2 拉伸实验与结果58-60
- 4.3 热障涂层界面变形测量60-62
- 4.3.1 试件制备60
- 4.3.2 三点弯曲实验与结果60-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3-65
- 5.1 总结63
- 5.2 展望63-65
- 参考文献65-70
- 致谢70-71
- 读研期间发表的文章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宝宁,苏华才;数字图像相关计算中的识别函数构造[J];实验力学;2003年01期
2 宗斌,王国红,魏建忠;数字图像的定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7期
3 柴西林;;基于数字图像空域处理的图像差异检测技术[J];甘肃科技;2012年03期
4 汪慧慧;胡著智;陈钦峦;;数字图像窗口镶嵌[J];遥感信息;1991年04期
5 郭芳;;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电路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1期
6 朱国宾;刘小利;李清泉;;基于单元复形的数字图像多级别层次表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7 姚海根;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预测土壤开裂[J];应用光学;1994年06期
8 胡斌;贺玲凤;张蕊;;橡胶材料弹性模量数字图像相关测定法[J];实验力学;2011年02期
9 ;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国土资源遥感;1991年03期
10 余妹兰;王利元;;光照推演在数字图像鉴别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如松;蔡瑞康;赵广;周付根;姜志国;赵宇;;皮肤数字图像定量技术对育发类产品临床功效评价的研究与应用[A];第九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震;任远;平西建;蒋斌;;数字图像盲取证中重复区域的检测[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俞立平;江天云;吴大方;潘兵;;基于智能手机相机和参考试样补偿法的高精度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高波;金炜;;中子数字图像散射抑制算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5 David Riley;Jessie Whitsides;;在建筑业中数字图像照像技术的应用[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6 罗毅;;浅析数字图像资料的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金龙;胡小艳;张晓川;;扩展数字图像相关法及其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潘兵;俞立平;吴大方;;使用双远心镜头的高精度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聪;陈振宁;丁里宁;吴刚;何小元;;全方位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在土木工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刘浩学;黄敏;孟琳琳;解萌;;数字图像色差的主观评价实验及数据集的建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王朝霞;中美合作研制敦煌数字图像档案[N];甘肃日报;2002年
2 记者 毛黎;人类可通过思维操纵数字图像[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柴选;影像鉴定方法论[N];中国摄影报;2008年
4 黄颖邋刘畅;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5 范明义;PDVD抢占市场 DVD面临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0年
6 钟建明;摄影学科建设呼唤理论之声[N];中国摄影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数字图像真实性被动取证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2 樊少菁;数字图像视觉真实感若干问题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刘劲;面向真实性鉴别的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波;利用成像引入特征的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蕊;数字图像相关及其在若干工程测试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莘;数字图像伪装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宋海鹏;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在材料损伤破坏实验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8 王显;考虑时/空连续性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吕颖达;数字图像盲鉴别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孟宪哲;盲环境下数字图像篡改鉴定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瑞雪;基于数字图像的车辆信息识别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何广龙;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田艳莉;自然图像统计规律在数字图像取证上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4 吴琼;可定位和恢复的数字图像鉴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王大青;基于色像差的数字图像盲取证系统设计[D];兰州大学;2008年
6 蔡宁宁;花朵数字图像抠图系统设计与实现[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陈宗民;数字图像盲取证分类算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8 崔宇寅;数字图像盲取证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杨维剑;基于单片机的工业在线数字图像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7年
10 胡小燕;扩展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6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43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