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WEB服务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7-07 15:17

  本文关键词:基于WEB服务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电视 用户管理系统 SOA架构 网络服务 条件接收系统


【摘要】: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正全面加速三网融合进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数字电视的转化与更换,千家万户都开始使用数字电视业务。与此同时,广播电视领域的经营者不再将模拟电视节目作为唯一的业务模式,而是开展宽带网络业务、数字电视业务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业务经营模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的选择业务。广电运营者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住有利地位、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纷纷对业务发展的模式进行升级和转变,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并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广电运营者必须要具备一套科学、安全、业务覆盖广泛、规模宏大的用户管理系统。本文先从基本概念入手,对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这一概念进行引入和介绍,并对国内外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数字电视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全面、科学的设计思想,搭建起一套完整的系统模型以及应用框架,使用多层架构设计,依托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设计实现了更能够符合广电总局提出的关于SMS标准的用户管理系统,更好的实现数字电视的用户管理、产品管理、计费管理、授权管理等,为我国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前,笔者对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数字电视业务的硬性规定、法律制度以及行业标准等,希望设计实现一个更加符合数字电视行业发展需要的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Web服务架构思想,利用SOA架构模型的特点,将原本的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业务功能设计为服务的思想和模式,提炼出整个业务的功能点形成一整套具有服务性质的基本服务模块,以基本服务模块为重要基础,分别分析和设计用户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并系统性的描述和开发设计了业务流程中不同功能模块以及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同时针对本用户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SMS系统能够承载规模巨大的用户数量和交易数量,业务类型多样,同时也对广电网络的管理体制、技术机制、运行方法以及内部运行资源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从而实现业务流程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高度统一,保证用户管理系统的价值和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结合SOA架构的组件化以及Web服务的松耦合特性,为行业系统架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设计依据。为应用程序设计开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创建过程。SOA架构思想和Web服务技术为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设计可能,推动了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进步。在未来,“互联网+”的运行模式将成为广电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互联网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客户端将以指定IP的方式,有效拓宽数字电视领域的发展空间、业务范围,从而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数字电视带来的视觉体验,并有效提高用户管理系统的便捷性。
【关键词】:数字电视 用户管理系统 SOA架构 网络服务 条件接收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7
  • 1.1 系统开发背景13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13-14
  • 1.3 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4
  • 1.4 本文主要工作14-15
  • 1.5 论文结构安排15-17
  • 第二章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17-23
  • 2.1 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17
  • 2.2 系统设计目标17-18
  • 2.3 业务模型18-19
  • 2.4 功能性需求19-21
  • 2.4.1 业务服务模块19-20
  • 2.4.2 经营服务模块20
  • 2.4.3 财务服务模块20-21
  • 2.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21-23
  • 第三章 系统的架构设计23-38
  • 3.1 架构设计原则23-25
  • 3.1.1 可靠性23
  • 3.1.2 扩展性23-24
  • 3.1.3 安全性24
  • 3.1.4 多级监管性24
  • 3.1.5 多功能接口24-25
  • 3.2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25-26
  • 3.3 系统功能构架26-28
  • 3.3.1 服务注册中心的设计26-27
  • 3.3.2 服务路由平台的设计27
  • 3.3.3 服务部署的设计27-28
  • 3.4 系统应用架构28-29
  • 3.5 SMS基本功能服务的设计29-36
  • 3.5.1 用户信息管理服务设计29
  • 3.5.2 产品信息管理服务设计29-31
  • 3.5.3 设备信息管理服务设计31
  • 3.5.4 账户管理服务设计31-32
  • 3.5.5 订购业务服务设计32-33
  • 3.5.6 计费管理服务设计33-34
  • 3.5.7 信息查询服务设计34-35
  • 3.5.8 授权中心服务设计35
  • 3.5.9 银行接口服务设计35-36
  • 3.5.10 报表接口服务设计36
  • 3.6 系统安全架构36
  • 3.7 系统可用性规划36-38
  • 第四章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38-57
  • 4.1 业务流程设计及系统建模38-44
  • 4.1.1 主要业务流程设计38-39
  • 4.1.2 系统模块框图39-40
  • 4.1.3 系统静态结构图40-43
  • 4.1.4 系统动态结构图43-44
  • 4.2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44-48
  • 4.2.1 产品营销数据库45-46
  • 4.2.2 操作流水的数据库46-48
  • 4.3 条件接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8-50
  • 4.3.1 条件接收系统的组成48-49
  • 4.3.2 前端系统的工作原理49-50
  • 4.4 授权中心的设计与实现50-54
  • 4.4.1 授权中心的架构及流程51-52
  • 4.4.2 授权中心的实现52-54
  • 4.5 授权文件形成的实现54-57
  • 4.5.1 FTP传输文件生成的实现54-55
  • 4.5.2 OSD文件生成服务的实现55-57
  • 第五章 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实现及测试57-65
  • 5.1 系统的总体实现57-58
  • 5.2 客户端界面的实现58-60
  • 5.3 信息输入控件的实现60
  • 5.4 授权控制信息的实现60-62
  • 5.5 系统对外接口的实现62-64
  • 5.6 系统测试64-65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8
  • 作者简介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巨头结成数字电视视盟[J];电视技术;2000年07期

2 ;苏州开播有线数字电视[J];电视技术;2000年11期

3 ;日利用数字电视开展电子商务[J];电视技术;2000年11期

4 ;美国数字电视的战略有点混乱[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2期

5 ;美国数字电视开播近况[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7期

6 ;英国对数字电视的调查[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8期

7 ;数字电视能使地球变暖吗?[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8期

8 ;数字电视将更加普及[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0年09期

9 史芬;我们何时能看到数字电视[J];城乡建设;2000年03期

10 徐敏荣;数字电视 希望的田野[J];电子科技;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洁;李仁;;了解数字电视[A];第十九届中国(天津)'2005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仲淳;郑立琦;吴志荣;刘保盟;;台湾数字电视的发展与未来展望[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刘海宁;阳辉;宋健;;地面数字电视移动测试系统[A];2009安捷伦科技节论文集[C];2009年

4 周卫华;邓倬;;国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预测方法及应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5 郭炎生;;世纪之交的战略选择——我国数字电视的推进与思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6 潘仁鑫;;全带宽数字电视基础和测试[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7 徐英莹;陈遐举;王捷;;多种数字电视的光色计量分析[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长华;;数字电视发展简史[A];2005(首届)中国数字影视节目制作与接收技术交流展示会论文集[C];2005年

9 魏慧玲;张丽萍;刘正捷;张军;朱光瑞;;数字电视可用性研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孙朝晖;徐朝晖;王振强;;“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示范工程”项目综述[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佳电;韩国数字电视出口剧增[N];中国电子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刘宝亮;数字电视走出困局[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3 ;迎接中国数字电视风暴[N];电脑报;2005年

4 少林;数字电视格局能否改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顾卫民;数字电视危机四伏 企业苦等最后一搏[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孙丕恕;发展数字电视刻不容缓[N];光明日报;2004年

7 本报实习生 李浩先;数字电视:不只是更清晰[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8 韩军;数字电视银行:老百姓家中的银行[N];金融时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赵永平;数字电视市场存隐忧[N];市场报;2003年

10 肖健 实习生 刘悠扬;数字电视概念迷人眼[N];深圳商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川;数字电视解调芯片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泽祥;数字电视相关技术的研究及新型投影机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李贵孚;基于特征价格理论的我国有线数字电视产品价格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峗;数字电视解调芯片若干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徐元欣;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收芯片的实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胡波;数字电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刘阳;数字电视的视频分析与组播传输[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3年

8 孙铁麟;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战略与非线性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周军;数字电视服务系统互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朱永松;基于通用DSP的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梦垒;多路数字音视频流优选技术研究及应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范春祥;机顶盒广告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吴铭华;数字兴农项目终端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4 赵良;秦皇岛有线电视VOD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5年

5 郑辉;基于Q数字电视公司的云计算环境下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优势分析与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吴建;德力公司欧洲数字电视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7 王冰;基于oracle的市级数字电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莫青青;云数传媒在柬埔寨的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9 潘芝力;多功能嵌入式多媒体网关设计与实现[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10 陈新;合肥有线高清互动机顶盒营销策略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30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530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e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