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CE思想的软件通用运行环境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FACE思想的软件通用运行环境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机载软件 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 软件架构 通用运行环境
【摘要】: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思想由美国军方、工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发起,它针对机载航空电子软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业务模型和参考架构。通过制定参考架构核心元素间的接口标准以及定义基于共识的通用数据模型可以为软件模块的跨平台重用提供便利。本文通过分析FACE参考架构的核心思想,结合实现层面的具体考虑,提出了软件通用运行环境的设计方案,旨在硬件计算平台上进一步搭建一个软件计算平台,使得应用软件模块在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一次开发,多次应用"。
【作者单位】: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海军驻上海地区电子设备代表室;
【关键词】: 机载软件 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 软件架构 通用运行环境
【分类号】:TP311.52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每一个军用飞机机载系统都拥有各自独立的开发需求和特定的供应商。这种开发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交货周期长、改进过程复杂、飞机平台间缺乏软硬件重用等。由于任务设备和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在向飞机系统中集成新的软硬件时,所需的成本和时间也随之不断增长,再加?35?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意大利研制FACE机器人可呈现几十种逼真表情[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4期
2 ;你看你看《THE FACE》的脸[J];文化月刊;2003年12期
3 钱志远;彩电新FACE[J];视听技术;2001年06期
4 刘娟;韩勇;蔡祖聪;李慧琳;;FACE系统处理三年后淹水条件下土壤CH_4和CO_2排放变化[J];生态学报;2007年06期
5 ;ESTIMATING THE CUTTER'S MAXIMUM DIAMETER IN 5-AXIS NC FACE MILLING OF TURBINE BLADES[J];Computer Aided Drafting,Design and Manufacturing;1996年02期
6 魏玲;;基于AHP-FACE法的ERP选型研究[J];商业经济;2010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明;庄恒扬;杨连新;黄建晔;董桂春;朱建国;王余龙;;FACE对水稻磷素累积量及含磷率影响的模拟研究[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Separation of 8-aminonaphthalene-1,3,6-trisulfonic Acidderivatized Oligosaccharides by Fluorophore-assisted Carbohydrate Electrophoresis(FACE)[A];第八届全国复合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3 韩雪;;气候变化背景下跨区域FACE试验网络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徐长亮;王波;朱建国;蔡庆生;;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对稻米品质影响初探[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刘红江;杨连新;黄建晔;董桂春;朱建国;刘钢;王余龙;;FACE和N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产量形成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根云;勇振华;廖轶;陈悦;张海波;张道允;朱建国;许大全;;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廖轶;陈根云;张道允;朱建国;许大全;;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对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FACE)的响应与适应[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尚卫辉;李永涛;李华兴;Marcel R. Hoosbeek;Giuseppe E. Scarascia-Mugnozza;;FACE实验对白杨树短期轮作土壤不同的有机质库转化的影响特征[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军营;葛晶;高亚雄;朱建国;蔡庆生;;空气CO_2浓度增加(FACE)对不同穗型冬小麦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杨德龙;陈军;;术语face的译名:“面子”还是“脸”?[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曼 编译;制药企业&新媒体face to face[N];医药经济报;2012年
2 ;气象部门首个FACE试验平台建成[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晔;未来世界的“窗口”[N];科技日报;2009年
4 蔡立 吴红梅;他们为50年后水稻产量“把脉”[N];新华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晔;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对粮食生产到底有多大影响[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洪建;FACE对水稻根系生育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D];扬州大学;2005年
2 刘红江;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08年
3 黄建晔;FACE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04年
4 孙成明;FACE水稻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伟锋;高浓度CO_2对水稻不同蘖位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FACE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2 李世峰;FACE对小麦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3 吴越;FACE对中筋小麦扬麦14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明娜;FACE对水稻/小麦冠层微气象和能量平衡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5 袁玲花;开放式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FACE)对水稻元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年
6 杨欢;FACE对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9年
7 徐长亮;FACE(Free-Air CO_2 Enrichment)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顾晖;FACE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9 赖上坤;水稻生长和产量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响应的基因型差异-FACE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10 李潘林;臭氧胁迫对II优084不同素质秧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FACE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32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732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