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自媒体APP界面设计中的数字影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7:27

  本文关键词:自媒体APP界面设计中的数字影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字影像 自媒体 图像学 摄影 界面设计


【摘要】:科学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艺术影响人类意识,提升文明程度。审视人类自身发展,科学和艺术从始至终是如影随形的,科学解决技术,艺术进行实践。人类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着信息的传递形式。数字影像技术蓬勃发展,运用在视觉领域,推动了视觉艺术画面形式的变化,同时也在改变着受众的视觉经验。技术和设备的日新月异,让几乎所有人都能够轻松的拍摄和制造影像,并将其变成一种交流语言,结合新的数字媒介平台,形成了一个新的自媒体语境。自媒体是新型的数字媒体平台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后读图时代的今天,自媒体上的信息传递主要形式是数字影像。在自媒体APP界面设计中,数字影像既具有图像和摄影的性质与特征,也具有信息载体的属性,不仅带有双重意义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应用现象。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归纳媒体和图像发展的脉络,从视觉美学角度阐释数字图像在自媒体中是如何应用,并探寻一种个人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和个人化的艺术表达方法,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在数字媒介的信息传递和交互方式中,界面设计是技术和图像艺术形式上最直接的融合,在游戏、购物、社交等等种类繁多的手机软件(APP)界面设计中,自媒体APP的界面因为自媒体“自”的性质而变得与众不同。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自”的性质使得自媒体APP这个平台上的信息本身就带有多元化、个人化的特点。在后读图时代,人们在使用自媒体的时候选择“用图说话”,大量的使用图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影像是一种新的拟像方式,数字造像技术使图像的画面内容更加自由和丰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数字影像的制造也更加的便捷和容易,并且数字存储技术使之在数字化媒体上的传播更广泛和迅速。尤其是数字相机和手机等电子科技产品的发展,也提供了数字影像作为数字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画面语言主体的可操作性,也使个人化的数字影像能够在自媒体APP界面上成为主要的画面语言。在一个具有个体性质的数字媒体APP平台上,它的界面设计,作为开发者的UI设计师所设计的界面是具有低设计感的存在,而用户个人发布的数字影像则成为了这个界面的主要元素和重要画面语言,主导着此界面的整个设计风格和最终呈现的形式。在自媒体APP界面设计中的数字影像不仅仅作为一种图像语言而存在,是用户个人有目的的影像创作和一种信息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构成自媒体APP界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这种双重意义和作用,使得自媒体APP界面设计中的数字影像无论是对于自媒体APP的界面设计、还是作为一种图像语言都亟待被研究,而且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字影像 自媒体 图像学 摄影 界面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11.5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对象11-13
  • 1.2.1 数字影像11-12
  • 1.2.2 平面艺术12
  • 1.2.3 自媒体12-13
  • 1.3 研究的主要学科及相互关联13
  • 1.3.1 图像学13
  • 1.3.2 平面设计艺术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 1.6 本章小结14-16
  • 第2章 新媒介概论16-21
  • 2.1 传播的进程16-20
  • 2.1.1 传播介质的发展16-18
  • 2.1.2 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18-20
  • 2.2 本章小结20-21
  • 第3章 自媒体APP与用户数据分析21-27
  • 3.1 个人移动终端和自媒体的用户数据分析21-22
  • 3.2 自媒体APP及其发展现状22-26
  • 3.2.1 自媒体APP的主要分类及特点22-23
  • 3.2.2 图像分享类APP的功能与界面设计——以Instagram为例23-24
  • 3.2.3 微型博客类APP功能与界面设计——以微博为例24-26
  • 3.3 本章小结26-27
  • 第4章 数字媒体界面语言构成中的数字影像27-55
  • 4.1 媒介中信息的形态——文本与图像27-29
  • 4.2 图像形态的变化29-32
  • 4.2.1 图像制造方式的变化——绘画和摄影29-31
  • 4.2.2 摄影和媒介31-32
  • 4.3 数字影像——造像的新技术32-37
  • 4.3.1 摄影与数字影像32-34
  • 4.3.2 数字影像的美学意义34-37
  • 4.4 图像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关系37-39
  • 4.4.1 数字媒体中的人机交互37-38
  • 4.4.2 交互界面与图像艺术38-39
  • 4.5 作为界面语言的数字影像在APP中的应用39-42
  • 4.5.1 新媒体界面的构成元素39-41
  • 4.5.2 数字影像是自媒体APP界面中的主要信息呈现形式41-42
  • 4.6 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自媒体APP界面42-55
  • 4.6.1 APP开发者界面设计的低设计感特征42-44
  • 4.6.2 个人数字影像主导的界面设计44-55
  • 第5章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刚;;自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选择[J];传媒观察;2006年05期

2 张莹;;浅析“自媒体”的特点[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2期

3 张燕;;悲天悯人:锱铢必较与包容大度——自媒体的伦理标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胥晓璇;;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以播客为例[J];青年记者;2009年15期

5 吕选;;自媒体特征初探[J];重庆行政;2009年03期

6 罗斌;;网络传播中的自媒体研究[J];新闻世界;2009年02期

7 王启超;;从公共领域看中国自媒体发展[J];青年记者;2009年26期

8 叶捷思;;浅论“自媒体”的法律规制[J];法治研究;2009年11期

9 刘建新;;微博“捉奸门”中的自媒体和传统媒体[J];南方电视学刊;2010年03期

10 孙岳;刘文中;;浅议自媒体裂变式传播[J];中国信息界;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玉;;浅析自媒体语境下人际传播的潜变[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2 欧雨路;;从自媒体到反媒体——媒介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初探[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3 张少君;;自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大中华区的非合作博弈——以涉及两岸三地媒体的“胖达人”事件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4 叶汉杰;;自媒体时代下保障独立审判的应对方略——以体系化应对思路为逻辑起点[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祥辉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自媒体”革命的政治社会学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黄晓红;“自媒体”时代要靠真诚赢口碑[N];安徽日报;2013年

3 陈杰;自媒体商业价值待挖掘[N];科技日报;2013年

4 记者 唐文之;自媒体如何将影响力变现[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5 光明网记者 赵刚 本报通讯员 陈鹏 整理;自媒体&传统媒体是互补不是竞争[N];光明日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 张立伟;自媒体繁荣是转型期的特殊现象[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7 传媒观察网站“新闻别动队”创始人 新平;自媒体与媒体原子化[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特约评论员 信海光;微信让手机自媒体商业价值可期[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张湘彦;自媒体的生存逻辑[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季诺;自媒体的悖论[N];经济观察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二娜;中华老字号自媒体传播现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自媒体发展及其文化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晨;自媒体崛起背景下的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方式嬗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王贵川;自媒体的功能定位及最优化管控路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永智;自媒体的失范与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5 朱严峰;自媒体伦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李星;基于自媒体传播平台下网络涂鸦的创意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邵一婵;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龚倩;论自媒体言论表达权的法律边界[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李亚勇;自媒体赋权失控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10 赵春旭;自媒体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0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740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