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IFT的局部不变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SIFT的局部不变特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局部不变特征 SIFT 特征点波动性 评价方法
【摘要】:局部不变特征算法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项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在人脸检测、目标识别、字符识别、全景图像拼接、遥感图像处理、机器人视觉等领域都有所应用,是当前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热门研究领域。在局部不变特征算法中,SIFT(Scaled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是里程碑式的算法,其提取的特征点稳定性高、区分度好。但作为一项发展三十余年的图像处理技术,局部不变特征算法仍然有很大的改进及提升空间。首先,针对局部不变特征点抗干扰特性的研究尚未完善;其次,针对局部不变特征算法的评价指标缺失统一客观的标准;最后,SIFT特征算法在运行效率上仍有待提高。首先,本文以SIFT特征为例,针对局部不变特征点的抗干扰性质进行研究,发现其具有干扰条件下提取位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特点,对局部不变特征点的波动性进行研究。在图像加入噪声、发生光照变换、发生模糊变换以及同时进行噪声、光照及模糊处理这四种情况下分别分析同一算法提取的不同特征点的波动情况,进而得到不同特征点的波动区间。其次,本文针对SIFT算法在尺度构建和描述子生成方面做出改进,引入SURF(Speed-up Robust Feature)特征提取算法,采用框状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卷积,从而近似DoH(Determination of Hessian)算子,并通过多尺度滤波器保留图像尺度信息,提高特征提取环节的效率;结合二值描述子BRISK(Binary Robust Invariant Scalable Key points),提高描述子生成和匹配速度。再次,本文根据特征点波动性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点波动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稳定点占比和波动半径对各个算法进行评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思路。通过基于波动性的评价指标和既有传统评价指标对各个局部不变特征算法进行评价,实验证明BRISK-SURF算法在匹配速度、稳定性和提取精度上有较大提高。并且,论文研究了图像配准的常用方法,采用BRISK-SURF算法进行描述子生成及匹配,并用RANSAC迭代算法进行错误点剔除,从而实现图像的精确配准。同时,论文研究了目标跟踪技术的常用方法,给出了一种较为简便、易于实现的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目标跟踪方法,通过对匹配模版的自适应迭代方式实现目标跟踪。证明了局部不变特征算法在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最后,论文总结了主要工作,并指出论文尚有许多改进空间:首先,在针对特征点波动性的研究方面应引入旋转矢量等更复杂的因素。其次,针对BIRSK-SURF算法,继续提高其速度及抗干扰性。最后,继续提高目标跟踪算法的稳定性。
【关键词】:局部不变特征 SIFT 特征点波动性 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4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引言11
- 1.2 研究背景11-12
- 1.3 研究现状12-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
- 1.4 研究意义16
- 1.5 文章组织结构16-18
- 2 SIFT特征提取算法研究18-37
- 2.1 引言18
- 2.2 SIFT算法18-30
- 2.2.1 SIFT特征提取算法18-23
- 2.2.2 SIFT特征描述方法23-27
- 2.2.3 SIFT算法的匹配27
- 2.2.4 SIFT算法的评价与分析27-29
- 2.2.5 SIFT算法的拓展29-30
- 2.3 SIFT特征点抗干扰特性的研究30-36
- 2.3.1 局部不变特征点的波动性30-31
- 2.3.2 实验步骤31-34
- 2.3.3 实验结果34-35
- 2.3.4 结论35-36
- 2.4 本章小结36-37
- 3 BRISK-SURF特征提取算法37-46
- 3.1 引言37
- 3.2BRISK-SURF算法流程37-41
- 3.2.1 特征提取步骤37-40
- 3.2.2 描述子生成40-41
- 3.2.3 特征匹配41
- 3.3 基于传统方法的评价结果41-44
- 3.4 基于波动性的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4 局部不变特征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46-54
- 4.1 引言46
- 4.2 图像配准技术46-48
- 4.3 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技术48-50
- 4.4 BRISK-SURF算法在图像配准中的应用50-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5 局部不变特征算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54-63
- 5.1 引言54
- 5.2 目标跟踪技术54-56
- 5.3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目标跟踪算法56-62
- 5.3.1 目标跟踪算法流程56-58
- 5.3.2 目标跟踪实验结果及分析58-62
- 5.4 本章小结62-63
- 6 总结与展望63-65
- 6.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63-64
- 6.2 研究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熹滨;石勤;尹宝才;;由粗到细的渐进式特征点定位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郑林;刘泉;王林涛;;一种基于特征点的跟踪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3期
3 江诗锋;何振峰;;基于特征点的行车数据序列对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周全峗;史泽林;;辐射模糊图像的特征点稳定性分析[J];光电工程;2013年06期
5 魏立梅,张永瑞,谢维信,程相君;人脸识别中基准点的选取与特征点定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许承慧;刘桂华;梁峰;;非特征点双目测距技术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3年22期
7 潘翔;章国栋;陈启华;;三维可变形物体的特征点层次提取[J];计算机科学;2014年04期
8 陶刚,卢昀,李吉桂;细化指纹图中伪特征点的一体化去除算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年10期
9 仲启媛,谭立龙;一种确定运动目标特征点的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10期
10 胡迎春,张增芳,梁数;人脸图像嘴巴特征点自动提取系统[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力;叶桦;夏良正;;利用特征点定位嘴巴[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付洪川;王剑;万婵;赵建英;付凯;;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的研究与改进[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3 温文雅;陈建华;;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算法[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任明武;胡明昊;杨静宇;;一种快速实用的特征点匹配算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许竞;姜波;;摄像机运动下特征点追踪方法研究[A];201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田;王希常;苏志荣;;基于特征点和轮廓检测的粘连数字分割[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杜鹏飞;彭代强;林幼权;;基于二乘向量机的特征点配准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舒志龙;阮秋琦;;基于KLT特征点跟踪的图象拼接[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杨向林;严洪;任兆瑞;陈靖一;;基于小波变换的ECG信号多特征点综合检测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韩广良;陈小云;;利用多特征点搜索实现纸钞图像的状态检测[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宇;芯技术点亮未来[N];电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涛;基于视觉的微夹持构件受力与应变测量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通;面向心拍识别的心电信号的高层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廖斌;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杨占龙;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利敏;图像特征点定位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旭东;基于特征点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鲁统伟;前视目标图像匹配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戴激光;渐进式多特征异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密集匹配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宋琳;无人机飞行途中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杨奎元;基于深层结构的图像内容分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宝莹;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国书法真伪鉴别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兆镇;基于双目视觉的特征点匹配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冯翔;基于人脸对齐和多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姜小会;基于特征点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吴昊;基础矩阵估计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伟;基于唇形特征的身份识别算法的设计[D];兰州大学;2015年
7 秦清欣;GPS辅助摄影测量的边坡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宋伟;远程火光瞄准与探测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智;塑料面膜印刷质量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10 任筱强;行星及行星卫星着陆探测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43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74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