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20:54

  本文关键词: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船舶建造 分段车间调度 启发式算法 作业计划 智能调度系统


【摘要】:船舶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综合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驱动下,船舶制造技术沿着“手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生着变化,传统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必须应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理论,提高国内造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目前,我国的造船企业大多采用分段建造模式进行船舶建造,由于其生产调度流程复杂且具有时空耦合特性,成为整个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瓶颈之一。调度机制的不合理和智能调度系统的普及率低,也给分段建造过程的高效规划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优化分配分段建造的各类资源,合理规划和管理分段调度过程,是缩短船舶分段建造周期,提高我国造船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以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智能调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作业调度方法,完成从理论研究到方法设计,再到技术实现的研究过程。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船厂实地调研及建造信息收集,分析船舶分段建造车间的作业流程及特点,研究面向分段建造车间作业的空间调度建模技术。首先给出调度问题的规范化描述,然后结合时间和空间因素列出分段车间调度的约束条件,最后以所有分段的总建造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分段车间调度的数学模型。(2)针对船体分段在加工场地上的时空布局问题,采用启发式规则和算法策略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基于时空约束的启发式拟人算法,完成从分段信息输入到分段计划输出的智能计算过程,实现分段建造的作业计划与调度技术。采用VC#语言设计算法模块并编写算法程序,并通过船厂分段建造实际数据对算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3)根据船厂分段建造实际情况及具体需求,设计适合于现代造船模式的调度系统的开发方案。在调度模型和调度算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手段完成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过程的智能管理。采用Visual Studio平台上的VB.net语言,结合SQL数据库工具,建立分段建造仿真数据库,开发具有信息管理、计划编制、计划查询和计划管理等功能的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实现基于智能调度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过程。
【关键词】:船舶建造 分段车间调度 启发式算法 作业计划 智能调度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4;F273;TP311.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4
  • 第1章 绪论14-23
  • 1.1 研究背景14-15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15-19
  • 1.3.1 分段建造空间调度问题研究现状15-18
  • 1.3.2 智能调度系统研究现状18-19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19-22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9-21
  • 1.4.2 论文章节安排21-22
  • 1.5 本章小结22-23
  • 第2章 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3-34
  • 2.1 调度系统设计思想23-25
  • 2.1.1 调度系统设计目标23-24
  • 2.1.2 调度系统设计原则24-25
  • 2.1.3 调度系统开发流程25
  • 2.2 调度系统数据库设计25-29
  • 2.2.1 数据库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25-26
  • 2.2.2 数据库逻辑设计26-29
  • 2.3 调度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9-33
  • 2.3.1 调度系统层次结构29-30
  • 2.3.2 调度系统功能结构30-31
  • 2.3.3 调度主要模块设计31-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第3章 面向分段建造车间的作业调度建模技术研究34-43
  • 3.1 分段建造车间作业流程及调度过程34-38
  • 3.1.1 作业流程34-37
  • 3.1.2 调度过程37-38
  • 3.2 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的特点及描述38-39
  • 3.3 分段车间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构建39-42
  • 3.3.1 问题约定及假设39-40
  • 3.3.2 约束条件40
  • 3.3.3 参数定义40-41
  • 3.3.4 数学模型41-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基于时空约束的启发式作业调度算法设计43-55
  • 4.1 算法设计思路43-44
  • 4.2 启发式规则建立44-45
  • 4.3 算法的分解策略45-48
  • 4.4 算法的总流程设计48-51
  • 4.5 算法验证和结果分析51-54
  • 4.6 本章小结54-55
  • 第5章 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开发及应用55-74
  • 5.1 调度系统开发软硬件环境55-56
  • 5.1.1 调度系统开发工具55-56
  • 5.1.2 调度系统运行环境56
  • 5.2 调度系统的工作流程56-60
  • 5.2.1 分段计划编制与生成56-58
  • 5.2.2 分段计划管理与执行58-60
  • 5.3 调度系统应用实例及主要界面60-71
  • 5.3.1 分段信息录入与编辑60-62
  • 5.3.2 分段计划对象导入62-63
  • 5.3.3 分段计划编制63-65
  • 5.3.4 分段计划布置图65-67
  • 5.3.5 分段计划信息查看67
  • 5.3.6 分段计划调整67-69
  • 5.3.7 分段计划冻结、解冻69-70
  • 5.3.8 分段计划派工、完工登记70-71
  • 5.3.9 分段计划数据导出71
  • 5.4 调度系统应用效果分析71-72
  • 5.5 本章小结72-74
  • 总结与展望74-76
  • 研究总结74-75
  • 工作展望75-76
  • 参考文献76-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0-81
  • 致谢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一海;;基于服务质量的多品种多工艺车间作业调度系统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4期

2 许秀林;胡克瑾;;多目标柔性车间作业调度分批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3 颜亮;姚锡凡;;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在车间作业调度上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8年11期

4 唐庆国,张培忠;最优生产技术在模具车间作业调度系统中的应用[J];模具制造;2003年03期

5 魏家鹏;马修泉;;虚拟车间的调度与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6 王冰;李巧云;羊晓飞;;模糊车间作业调度的三点满意度模型[J];控制与决策;2012年07期

7 贺仁杰;陈宇宁;姚锋;邢立宁;;求解柔性车间作业调度的知识型协同演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2期

8 林汉华;刘强;吴立华;李黎明;;工期不确定的模具车间作业调度前置处理[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10期

9 张利平;吴正佳;王魁;王文;;改进蚁群算法在车间作业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陈伟达,达庆利,王愚;工艺路线可变车间作业调度的杂合遗传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雄;万位水;徐心和;;车间作业调度的方法综述[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2 纪树新;钱积新;孙优贤;;基于遗传算法的车间作业调度系统研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刘洪威;王艳红;;一类基于多Agent的分布车间作业调度方法[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牟健慧;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车间逆调度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刘爱军;离散制造车间多生产模式下作业调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朱华炳;制造业生产物流系统规划与调度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蔡斌;基于文化基因算法的车间作业调度理论研究及实践[D];重庆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超;面向制药企业的作业流程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5年

2 王梦莹;船舶分段建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3 杨帆;叶片车间作业调度系统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8年

4 陈琪琪;基于设备能力约束的车间作业调度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陈亮;产品族工艺设计与车间作业调度的主从联合优化方法[D];浙江大学;2014年

6 陶伟;一种开放式车间调度算法及其在MES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明杰;带换装次数限制的车间作业调度[D];山东大学;2013年

8 朱绍文;离散制造车间作业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江南大学;2014年

9 王晓圆;面向配作齐停和级联资源约束的车间作业调度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谢胜利;基于智能计算的车间作业调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9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839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