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4:36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挖掘 BP算法 C4.5算法 支持向量机 颈动脉硬化斑块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


【摘要】: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高达70%以上,患病年龄也已从60岁提前至45岁,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目前对该疾病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医生人工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大量高维的数据人脑很难分析。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使用数据挖掘工具Weka对来自西安唐都医院的311例颈动脉硬化患者电子病历中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数据集,分别使用分类算法中经典的BP (Back Propagation)算法、C4.5算法与支持向量机建立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分类器,对比分析得出性能最优的是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通过进一步的集成优化,使得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进而帮助医生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做出科学的诊断决策。以下是论文研究分析的主要内容:1)充分理解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诊断指标。通过分析可知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提取该部分数据并将血流动力学信息的所有属性作为此次数据挖掘的主要研究对象。2)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首先,将数据格式调整为ARFF (Attribute Relation File Format)文件格式;其次,将血流动力学信息中的所有属性根据数据挖掘算法的不同需求进行规范化;最后,使用不同属性选择方法对无关属性进行过滤,筛选出最为相关的属性子集建立分类器。3)分别使用BP算法、C4.5算法以及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分类器。每种算法建模时都有自己的参数,因此使用不同的参数选择方法进行选择,选择时的原则是选取一定范围内能使所建分类器准确率最优的参数组合并使用这一组合建模。4)评估三个诊断模型并选择其中性能最优的支持向量机诊断模型进一步优化。分别对BP分类器、C4.5分类器与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从建模时间、可解释性、误差与成本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选择三者之中性能最好的,通过评估结果可知性能最优的是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但仍有进步空间,因此利用集成学习中的Adaboost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通过实验得到了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最为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属性,并且在所建立的三种颈动脉硬化斑块分类器中性能最优的是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在对此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集成优化后该诊断型分类器的性能得到了较大提高,最终的分类准确率为75.5%,优化后的分类器有助于医生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做出科学的诊断决策,虽然实际诊断中不能仅凭血流动力学信息做出定论性的诊断预测但它对诊断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数据挖掘 BP算法 C4.5算法 支持向量机 颈动脉硬化斑块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3.4;TP311.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5
  • 1.1 课题来源10
  • 1.2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11-13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13-14
  • 1.5 论文组织结构14-15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15-27
  • 2.1 数据挖掘15-18
  • 2.1.1 数据挖掘概述15
  • 2.1.2 数据挖掘定义15
  • 2.1.3 数据挖掘流程15-18
  • 2.2 数据挖掘常用分类算法18-26
  • 2.2.1 人工神经网络18-21
  • 2.2.2 C4.5决策树算法21-24
  • 2.2.3 支持向量机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3 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检测27-30
  • 3.1 颈动脉血管的超声检查27-28
  • 3.2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28-29
  • 3.3 本章小结29-30
  • 4 颈动脉硬化斑块数据挖掘30-50
  • 4.1 Weka数据挖掘工具简介30-34
  • 4.1.1 ARFF文件结构32-33
  • 4.1.2 颈动脉血流动力信息样本集的ARFF文件33-34
  • 4.2 数据准备34-39
  • 4.2.1 数据预处理35-39
  • 4.3 颈动脉硬化血流信息数据建模39-49
  • 4.3.1 BP算法建模39-43
  • 4.3.2 C4.5算法建模43-46
  • 4.3.3 支持向量机建模46-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5 评估与优化50-62
  • 5.1 实验环境50
  • 5.2 评估方法简介50-52
  • 5.3 BP算法、C4.5算法、支持向量机评估结果对比分析52-56
  • 5.3.1 建模时间对比分析52
  • 5.3.2 可解释性对比分析52-53
  • 5.3.3 误差对比分析53
  • 5.3.4 成本对比分析53-56
  • 5.4 集成学习56-61
  • 5.4.1 常用集成学习算法57-58
  • 5.4.2 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58-61
  • 5.5 本章小结61-62
  • 6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全文总结62-63
  • 6.2 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宛竹,王琳;社区人群258例颈动脉硬化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5期

2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及其进展学习班暨首届全国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年09期

3 方卫华;田东;陈友东;苏航;;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及意义[J];感染 炎症 修复;2004年04期

4 杨明;吴政;;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探讨(附96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6期

5 胡玉英;刘泰;胡跃强;张青萍;何乾超;梁妮;;颈动脉硬化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6 赵清水;张琼;黄少平;;北京市房山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年06期

7 苏雯娟;梅仕屏;张怡文;胡蓓君;丁赫;;540例老年人颈动脉硬化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探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年04期

8 黄位水;方卫华;苏航;;老年颈动脉硬化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测定及意义[J];人民军医;2007年09期

9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五期“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及进展”学习班通知[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02期

10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五期颈动脉硬化狭窄外科治疗及进展学习班[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惠琼;陈薇;林爱珍;郭水英;;颈动脉硬化综合征61例分析[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硬化参数的相关性研究[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朱文晖;张梦玺;;颈动脉硬化的超声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4 崔可飞;王学清;杨一凌;;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之间关系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杨文;王晓璐;乔锋利;刘柏辉;张艳华;于艳春;;老年人脉压与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硬化的关系[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刘长建;黄佃;刘晨;王炜;冉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硬化狭窄[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江朝强;徐琳;林洁明;林大庆;张维森;刘斌;靳雅丽;郑家强;Thomas GN;;吸烟与戒烟对颈动脉硬化产生截然不同的结局——广州生物库心血管疾病亚队列[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丹伦;徐书真;;44例拉萨市藏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病率分析[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袁乔英;李慧梅;普丽丝;何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颈动脉硬化相关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李书兵;藿芝蓉;;颈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静;中国南方老年人群肺功能与亚临床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2 向静;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颈动脉硬化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萌萌;腹膜透析颈动脉硬化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董雪;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颈动脉硬化斑块诊断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

3 钟金鹏;基于实验室指标的颈动脉硬化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吴海兰;SAA1水平及其SAA1基因rs12218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5 代玲芝;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临床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卢致富;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李龙;大理地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D];大理学院;2015年

8 季业;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和颈动脉硬化及代谢综合征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年

9 韩延花;糖尿病及其颈动脉硬化患者脂联素SNP45基因多态性与长期氧化应激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10 金政仙;糖尿病及其颈动脉硬化患者脂联素SNP276基因多态性与长期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6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876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