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雄穗识别算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雄穗识别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机器视觉 玉米 雄穗 识别 抽雄期 错分率 查全率
【摘要】:为了根据田间图像自动判断玉米抽雄期,提出了1种玉米雄穗分割方法。首先将红绿蓝(RGB)图像转换到YCb Cr空间,对Cb、Cr分量图进行增强处理;再利用训练好的Fisher分类器对每个像素的Cb、Cr值进行分类,初步分割出玉米雄穗;然后利用颜色指数超蓝因子(Ex B)对RGB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利用改进的Kmeans聚类对灰度图像进行聚类;最后结合Fisher分类结果和聚类结果确定玉米雄穗像素。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方法识别玉米雄穗,正常环境下的错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0.177%和0.831%,干旱环境下的错分率和查全率分别为0.141%和0.811%,该文方法对玉米生长环境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轻工过程先进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玉米 雄穗 识别 抽雄期 错分率 查全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973095)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107)
【分类号】:S513;TP391.41
【正文快照】: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对其发育速度和进程进行了解,并分析各生长期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鉴定玉米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玉米抽雄期标志着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是决定玉米产量最关键的时期。玉米雄穗是玉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仲元;;玉米去雄选种应注意的几点事项[J];中国农业科学;1953年05期
2 王成;玉米增产新方法——去雄剪雄[J];新农业;1991年06期
3 高云霞,文丽萍,王振营,刘宝兰,叶志华,宋彦英;玉米雄穗抗螟性离体鉴定技术[J];植物保护;1991年03期
4 曹明秋,何启志;玉米雌、雄穗分化和叶片生长的相关性及其在生产上的意义[J];新疆农业科技;1981年03期
5 岸边 ,山宗;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J];新农业;1983年13期
6 陈宏涛;;玉米隔行(株)去雄能增产[J];农业科学实验;1983年07期
7 白宝璋;;有的玉米雄穗上为什么会结粒[J];植物杂志;1986年04期
8 谢先泽;;父本雄穗离体培育在玉米制种中的运用[J];种子世界;1989年07期
9 马玉胜;花期玉米雄穗粉代替麸皮饲喂肉仔鸡的效果[J];饲料研究;1997年12期
10 晓赵;玉米去雄关键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文冰;张彦娥;张东兴;李民赞;;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玉米雄穗识别与定位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宏伟;杨志跃;李凤娥;张建跃;;玉米遗传育种杂交技术研究初报[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武生;隔行去雄穗 玉米可增产[N];山西科技报;2001年
2 于丹;玉米隔行去雄能增产[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8年
3 临西县职教中心 许桂娥;玉米去雄 产量不“熊”[N];河北科技报;2006年
4 沈瑞;怎样做好玉米花粒期管理[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6年
5 高志明;玉米后期增产关键技术[N];云南科技报;2003年
6 无极县农技中心 郄敏茹;谨防玉米疯顶病[N];河北科技报;2014年
7 陈茂春;玉米中后期田管措施[N];农资导报;2010年
8 永年县农业局广府区域中心站 孙壮林 牛晓亮 整理;玉米二去雄 增产又治虫[N];河北科技报;2006年
9 于秀华 陈秀敏;提高玉米结实率[N];廊坊日报;2005年
10 ;如何防治玉米烂芯?[N];东方城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令狐晶晶;玉米籽粒类胡萝卜素相关产物和雄穗分枝数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小芳;玉米9417雄穗形态学、生理学以及差异蛋白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陈正杰;玉米雄穗分枝数目数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晓娜;玉米雄穗穗颈长QTL初步定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4 丁帅涛;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I17雄穗分化发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玲;两个玉米雄穗大小候选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周燕;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物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士龙;玉米雄穗的产量效应及其栽培学应用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6年
8 杨钊钊;基于多个群体的玉米花期及雄穗相关性状的QTL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王迪;玉米花期及雄穗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10 白成银;玉米雄穗分枝数的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51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95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