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
本文关键词: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钻孔摄像技术 珊瑚礁 尺寸效应 岩体完整性 密度函数 完整性指数
【摘要】:目前,针对珊瑚礁的钻探勘察工作十分有限,获取完整的珊瑚礁地质信息则更加困难,而开展珊瑚礁的研究对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西沙琛航岛地质调查,应用数字钻孔摄像技术,获得大量第一手地质资料,由于传统的岩体完整性指数(RMDI)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珊瑚礁岩体的评价,考虑到珊瑚礁岩体的孔洞尺寸效应,提出珊瑚礁孔密度的概念,并建立孔密度函数和块度函数,从而改变传统RMDI法中的?值,重新构建珊瑚礁岩体完整性密度函数(DIDF),最终确定珊瑚礁RMDI值,对珊瑚礁岩体的完整性进行评价,并应用于南海西沙群岛琛航岛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CK1孔的完整性评价,与其他评价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高精度的钻孔图像能为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提供可靠的结果;孔密度函数能反映钻孔壁孔洞对珊瑚礁岩体影响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DIDF能反映钻孔孔壁珊瑚礁岩体完整程度的轴向分布状况;RMDI法用于评价珊瑚礁岩体完整性是可行的,能实现全孔或局部孔段的珊瑚礁岩体完整性评价。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ral reef drilling exploration work is very limited, and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complete information of the coral reef geology research, coral reef exploit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in China 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With Xisha Chenhang Island geological survey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digital borehole camera, a large number of first-hand geological data,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rock mass integrity index (RMDI) evaluation method is not suitable for coral reef rock, considering the hole size effect of coral reef rock,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ral reef pore density, and pore density function and block function, so a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RMDI? Value, re construction of coral reef rock the integrity of the density function (DIDF),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coral reef RMDI, evaluate the integrity of the coral reef rock, and applied to the South China Sea Paracel Islands Chenhang Island digital borehole camera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CK1 Integrity of the hole, and other evaluation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 precision borehole images can provide reliable results for coral reef rock integrity evaluation; pore density function can reflect the effect of the drilling holes on the reef rock distribution in the axial extent; DIDF can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hole wall of coral reef rock complete degree; RMDI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ral reef rock integrity is feasible, can realize the coral reef rock integrity evaluation hole or local hole s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2013CB956104)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No.2012FY112400)
【分类号】:TU452
【正文快照】: 1引言造礁石珊瑚群体死亡后其遗骸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后形成的岩土体即为珊瑚礁[1]。全球现代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洋中,中国的珊瑚礁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海岸和海洋中,中国南海诸岛和部分南海海岸珊瑚礁发育,尤其是南海地区珊瑚礁分布范围广,地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魏喜;贾承造;孟卫工;;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白云石化特征及成因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孙宗勋,黄鼎成;珊瑚礁工程地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3 马志华;世界各地的珊瑚礁[J];海洋信息;1994年Z2期
4 胡文寿,张显志;论工程岩体完整性的评价方法[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川婴,葛修润,白世伟;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及应用[J];岩土力学;2001年04期
6 段进超;唐春安;常旭;;脆性基多孔材料孔洞的尺寸效应及其破坏模式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3期
7 王川婴;胡培良;孙卫春;;基于钻孔摄像技术的岩体完整性评价方法[J];岩土力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华安;左保成;戴旭明;郑文棠;;数字光学成像技术在岭澳核电厂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赫云兰;刘波;秦善;;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2期
3 赫云兰;刘波;秦善;;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马玉波;吴时国;邢树文;鲁银涛;谷明峰;赵撼霆;;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1期
5 李攀峰;杨建宏;聂德新;;岩体体积节理数的修正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2期
6 雷卞军;付金华;孙粉锦;王勇;王身建;;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兼论陆表海沉积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对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J];地层学杂志;2010年02期
7 查恩来;丁凯;;成像测井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1期
8 刘峰;牟中海;蒋裕强;仇鹏;罗芳;;小断层的地震识别[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6期
9 赵闯;李成波;杨映希;施行觉;;超声波速度测定中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6期
10 巩恩普;;湖南新邵巨口铺中泥盆世生物礁生长动力学研究[J];地质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闯;岩石粘弹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朱虹;多孔陶瓷材料的弹性和传热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小琴;坚硬覆岩下重复采动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查恩来;钻孔电视成像技术在工程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苗林;珊瑚人工骨理化性能检测,生物学评价及骨修复作用的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1995年
6 丁凯;地质雷达技术在隐蔽工程质检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新志;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特性及大型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8 郭强;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高峰;顶板诱导崩落机理及次生灾变链式效应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白俊光;高地应力峡谷高拱坝坝基开挖扰动效应与反弧开挖形式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西沙群岛土壤环境特征分析及质量评价[D];海南大学;2011年
2 熊清林;钻探复杂条件分类初探[D];中南大学;2011年
3 韩云春;基于采动效应研究的注浆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白晓宇;钙质岩土工程性状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5 魏学松;百岩金矿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6 宋登学;瓮福磷矿大塘矿段采矿方法参数优化[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来栋;基于嵌入式系统钻孔成像装置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文静;钻孔摄像机器人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小妮;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全景钻孔图像展开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磊;井下图像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鹏,陈华根,王家林,吴健生;南海北部被动陆缘典型剖面的地质-物理模型及其综合解释[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邹海峰,高福红,徐学纯,刘立;大港探区中区下第三系砂岩碳酸盐岩胶结物与填隙物的成因机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1期
3 蔡峰,许红,郝先锋,王玉净;西沙—南海北部晚第三纪生物礁的比较沉积学研究[J];沉积学报;1996年04期
4 刘健,韩春瑞,吴建政,鞠连军;西沙更新世礁灰岩大气淡水成岩的地球化学证据[J];沉积学报;1998年04期
5 庄守兵,吴长春,冯淼林,袁振;基于均匀化方法的多孔材料细观力学特性数值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4期
6 于景良;王德福;孙鼎俊;王建慧;;JXD-1型井下彩色电视系统的研制及其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89年05期
7 魏喜,邓晋福,谢文彦,祝永军,赵国春,李玉喜,陈亦寒;南海盆地演化对生物礁的控制及礁油气藏勘探潜力分析[J];地学前缘;2005年03期
8 朱万成,黄明利,唐春安;混凝土试件裂纹扩展及破坏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孙广忠;;论“岩体结构控制论”[J];工程地质学报;1993年01期
10 赵焕庭,,宋朝景,卢博,汪稔,杨志强;珊瑚礁工程地质初论──新的研究领域珊瑚礁工程地质[J];工程地质学报;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尚惠;柳州市白云岩区钻孔取芯判断岩体完整性研究[J];广西地质;1998年01期
2 潘永坚;吴炳华;梁龙;施峰;;海域岛礁地基岩体不良地质现象及精细化勘察[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0年01期
3 冯庆祖,陈龙,聂德新;岩体风化程度量化分带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4 冯玉华;刘瑞军;陈钢;;地盘子水电站引水隧洞支护方案探讨[J];青海国土经略;2007年04期
5 林锋;黄润秋;王胜;刘明;霍俊杰;高正;;岩体体积节理数(J_v)的现场测量方法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5期
6 周念清;傅莉;赵在立;秦敏;;田湾核电工程场地风化囊体工程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2期
7 张奇华;边智华;余美万;;采用全空间块体搜索技术初步研究岩体完整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8 孙金山;卢文波;;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的修正及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9 聂德新,韩爱果,巨广宏;岩体风化的综合分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1期
10 孔文健;龙远平;庞超月;;竖井下矿仓及出矿硐室岩体完整性及围岩稳定性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玩;;用岩心块度指数划分建筑地基岩体完整性[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2 朱赫宇;;都江堰拉法基矿山1190超高陡边坡治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邬卫东;;嵌岩桩持力层反射波特征[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1999年
4 张文永;黄芳友;李云峰;;煤炭资源勘查阶段工程地质评价方法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5 梁收运;李雪峰;韩文峰;谌文武;;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水电工程勘察中的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余培厚;;嘿社滑坡的初步调查[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7 武青山;孙蓉;张翔;王松苗;丁文红;;马脊山石灰石矿山边坡治理与设计[A];2009全国水泥矿山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范景伟;何江达;;含未闭合断续节理岩体灌浆效果对强度影响的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9 何发亮;王石春;;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研究及发展[A];中国铁道工程地质世纪成就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卫红;夏宏良;邓向阳;;龙滩水电站右岸坝肩堆积风化深槽成因分析与治理[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海军;数字钻孔摄像技术原理及其在海底隧道含水构造注浆效果检验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双龙;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建基岩体地质缺陷工程特征及处理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3 丁凤凤;大岗山水电站坝址左岸边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建国;石灰岩岩体质量分类与抗剪强度取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伟华;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常虎;西藏尼洋河多布水电站工程右岸坝肩卸荷岩体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重远;原地应力对比测量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84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38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