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历史文化名城名胜组景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金陵四十八景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9 13:02

  本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胜组景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以金陵四十八景为例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名胜组景 金陵四十八景 空间分析 时空演变


【摘要】:名胜组景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景观的组合,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城市地标和旅游资源。以南京的金陵四十八景为例,研究名胜组景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金陵古代名胜组景依赖于自然地理环境,密集分布在长江、钟山、秦淮河等山脉和河流附近,同时也受人文地理界线的影响,较集中于南京城墙内;民国至当代的金陵四十八景的空间分布呈现东进南延北拓态势,逐步扩散至人文地理边界以外的外城郭,进而扩散到郊区县市(江北、高淳、溧水)。名胜组景的这种时空变迁特征与城市变迁存在强烈的关联。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景景观可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金陵四十八景的时间演进过程中呈现自然景观数量减少、人文景观数量增多的趋势,景观景名、排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古今游憩偏好的变化、旅游需求的变化、历史文化景观的积累、宗教变革、土地利用、社会职能的转变、时代文化的差异都对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Abstract]:Scenic spot is the combination of landscape in a certain area, is an important city landmark and tourist resourc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Take Jinling 48 scenery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 It is found that Jinling ancient scenic spots depend on 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are densely distributed in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Zhong Shan, Qinhuai River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influenced by the boundary of human geography, it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 wall of Nanj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Jinling 48 scene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Contemporary Jinling takes on a trend of eastward extension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gradually spreading to the outer city outside the human geographical boundary, and then to the suburban counties and cities (Jiangbei, Gaochun). Lishui). There is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scenic spots and urban changes. The landscap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natural landscape and humanistic landscape. The time evolution of Jinling 48 scenery is natural. The number of landscapes decreas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number of humanistic landscape, landscape name, ranking, etc. The change of recreation preference, the change of tourism demand, the accumul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he religious change, the land us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function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time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i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21)
【分类号】:TU984.2
【正文快照】: 0引言景观一词来源已久,曾被定义为区域的外观和风景的表现[1-2]。对于景观的理解和定义,V.Nelson认为景观指观赏者可以观察、沉思、表达美的感受的物质[3],D.E.Cosgrove将景观定义为一种看见的方式[4],M.Antrop认为景观是综合的概念,既有物质性的物理属性,也有非物质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02期

2 贾文毓;;旅游地理学视域中的中国名胜组景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3 赵夏;;我国的“八景”传统及其文化意义[J];规划师;2006年12期

4 张廷银;传统家谱中“八景”的文化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胡鹤年;张力仁;;陕西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6 牟宇峰;孙伟;袁丰;;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8期

7 姚亦锋;;探究孕育南京古都景观之地理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1期

8 李瑞;冰河;;南阳地缘交通古今变迁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1期

9 姚亦锋;;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观研究[J];建筑学报;2007年02期

10 李开然;央·瓦斯查;;传统组景序列调查反映的中国古代游憩偏好[J];旅游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月华;李硕;李品;;“八景”文化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郇正军;赵国富;;基于土地利用的空间数据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3 冯红英;;从“八景”考察明清时期黄河上游区域生态文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4 戴林利;;“八景”现象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5 董芳;程承旗;郭仕德;;基于EMD的剖分空间关系计算模型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6 王元胜;赵春江;冯仲科;王纪华;田振坤;董静;;基于3S集成技术的森林防火决策平台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7 张彦林;冯仲科;姚山;董斌;;城市森林火灾时空蔓延模型构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8 王元胜;赵春江;冯仲科;王纪华;刘学馨;;基于WebGIS的生态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9 张丹丹;赵志芳;;旅游名胜誉称的艺术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10 张婷;郭丽峰;江浩;;多尺度地理空间线状目标相似关系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王军;彭认灿;马赛潇;汪振华;李开举;;基于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线要素形态识别方法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辉;刘耀林;;基于曲边voronoi图和空间扩散方程的基准地价平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高扬;李艳;金群峰;陈南;;北斗车辆导航系统中道路网数据结构的研究与设计[A];2008年船舶通信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隽宇;徐建欣;;广东增城绿道乡土景观资源空间布局现状与整合利用策略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李晓黎;;景观与精神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及其整合的无形价值[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6 龚巨平;沈利华;;明司礼监太监郑强墓志铭考述[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兰芳;自然图形的度量格网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赵忠明;小浪底库区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杜萍;基于本体的中国行政区划地名识别与抽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包欢;大型建筑物实时形变监测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5 苑思楠;城市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定量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6 陈惠荣;海图设计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胡艺;基于空间模型的小概率地理健康事件生态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毕天平;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杨成松;矢量地理数据数字水印模型与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0 蔡砥;网络计算环境下空间分析的计算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明月;资源型组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许林艳;空间分析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程金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尹粟;1:1万到1:5万土地利用植被要素图斑综合[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文娟;基于OWL的地名本体构建与检索机制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盛文斌;散列式居民地的自动选取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许辉;基于数据挖掘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研究与实现[D];东华大学;2011年

8 谭滨松;基于ArcGIS的城镇土地定级技术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慧芳;交通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傅雯;空间相似技术及其在热带气旋路径预报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靖宇;;“八景”的源流[J];北京政协;1994年08期

2 李鸿斌;燕山八景起始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3 田方;段学军;金志丰;;泰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优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4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魏冶;;湖北“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层级结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5 邢忠;陈诚;;河流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1期

6 高向东,江取珍;对上海城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探讨[J];城市规划;2002年01期

7 谢柳青;;诗心高下各千秋——“八景诗”文化价值浅估[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8 谢守红;;广州市外来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12期

9 程章灿;名人 名寺 名山──《明征君碑》与栖霞山栖霞寺的故事[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04期

10 何林福;论中国地方八景的起源、发展和旅游文化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锡惟;;小庭园中树木的设计[J];园林;2002年01期

2 黄柳燕;;建筑庭园组景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3 黄治洲;;节庆主题花卉组景探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4期

4 吕红;郎小霞;;泰山岱庙建筑空间组景艺术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5 熊淑辉;;关于建筑庭园组景艺术文化探讨[J];芒种;2012年15期

6 冯纪忠;;组景刍议[J];中国园林;2010年11期

7 刘管平;;论庭园三景效[J];广东园林;1981年04期

8 杨德源;芳华园导游线组景序列分析[J];广东园林;1993年03期

9 冯纪忠;;组景刍议[J];同济大学学报;1979年04期

10 佟裕哲;中国园林地方风格考——陕西地方传统庭园的类型和组景特征[J];建筑学报;198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纪忠;;组景漫笔[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赏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盆景艺术协会会长 沈连清;博古架赏石组景应意在笔先[N];中国花卉报;2010年

2 记者 陈西艳;新区绿化美景 吸引游客目光[N];滨海时报;2013年

3 黄森木;巧于因借得佳景[N];中国花卉报;2005年

4 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杨振之;地形竖向地貌景观设计[N];中国旅游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晓华;广州市中小型室内公共空间园林植物组景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01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01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