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7 01:28

  本文关键词: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构建研究 出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建筑业 虚拟企业 BIM技术 建设流程


【摘要】:近些年,我国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建筑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水平却始终发展缓慢,依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如何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焦点。同时,虚拟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的优势资源,营造出协同合作的工作氛围。若能将虚拟企业应用到建筑业,不失为一种合理的现实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虚拟企业的相关理论,闸释了虚拟企业的优势所在。结合我国建设项目的运行特点,将虚拟企业引入建筑业中,通过对可行性分析、运行方针、组织结构以及角色分配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并将建筑业先进的信息共享技术——BIM技术,作为信息和管理平台,最终完成了对建筑业虚拟企业项目建设流程的构建,实现了各成员单位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改善我国建筑企业管理现状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has been slow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imperfect places.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as a form of organization, virtual enterprise can fully integrat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dvantages of the enterprise resources. If the virtual enterprise can be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t is a reasonable practical choice.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theory of virtual enterprise. Combined with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China, virtual enterprise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rough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perational guideline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role assignment are deeply studied, and the advanced information sharing techn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IM technology, is taken as th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platform. Finally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enterprise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achieve the cooperative cooperation among the member unit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71;F42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琼,许平,樊瑜瑾,李浙昆,刘三平;虚拟企业的构建过程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1期

2 蔡海宏;虚拟企业核心能力的保护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11期

3 黎海波;西方虚拟企业的特点[J];新材料产业;2005年06期

4 李震;章培培;;虚拟企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9年03期

5 ;虚拟企业[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7年05期

6 曹晋红;虚拟企业——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刘卫华;企业运行机制的新模式——虚拟企业[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瞿群臻;中国虚拟企业的发展研究刍议[J];科技与管理;2001年04期

9 吕坚,孙林岩,马新莉;虚拟企业组建的合作动力与利益协调分析[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姚莉,宋德昌;虚拟企业信息系统的框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良清;;虚拟企业系统的风险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万希宁;朱文波;;试论虚拟企业会计[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田中禾;廖祖冬;;私人利益假设下的虚拟企业合作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林;徐伟宣;刘同鑫;;试论“虚拟企业”的经济本质[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5 孙东川;叶飞;张彩江;;虚拟企业的绩效监控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博弈分析及其方案研究[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硕;余宏;刘云;;虚拟企业评价支持系统[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张青山;;虚拟企业的组建及运作管理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3—2004年度)[C];2003年

8 包国宪;张晓兰;;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聂德怀;宋国防;管媛媛;;虚拟企业与合作竞争[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10 闫佳;陈雪波;王莉;;虚拟企业伙伴选择过程以及方法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Quinta da Torre(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科技系;虚拟企业基础结构发展趋势[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2 王学军;虚拟企业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1年

3 王勉;虚拟企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N];光明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潘乐群;“虚拟企业”面临“三难”[N];解放日报;2000年

5 ;网络时代虚拟企业应运而生[N];经济日报;2000年

6 海脉;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有何不同[N];经济日报;2000年

7 王恪;虚拟企业新模式[N];新疆日报(汉);2002年

8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 北京分公司投资顾问 解树江;虚拟企业一种新型企业形态[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9 致公党市委会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委员、中山证券鞍山营业部副总经理 叶林;支持发展虚拟企业[N];鞍山日报 ;2007年

10 刘美玉 朱佩杰;虚拟企业:信息时代企业管理新模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艳萍;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赵强;任务驱动的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张红兵;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尊琦;基于耦合度的虚拟企业自组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5 陈一鸣;虚拟企业建立及运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高晚欣;虚拟企业构建及利益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胡欣悦;任务导向的虚拟企业构建及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郭长宇;虚拟企业组织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马仁钊;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丽丽;新全球化时代我国虚拟企业的发展与整合[D];吉林大学;2009年

2 赵嘉翔;基于类生物理论的虚拟企业稳定性评价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赵惠;敏捷虚拟企业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4 王森林;虚拟企业的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常秋香;虚拟企业中伙伴协商问题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赵志峰;对虚拟企业的性质、设计及构建的探讨[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7 沈旭俊;虚拟企业协同创新风险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8 梁娜;面向云制造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D];东北大学;2014年

9 刘妍;一汽集团虚拟企业大学构建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崔萍;虚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3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