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超高层支撑钢框架结构改建和耗能减震加固设计与试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8-01-20 06:07

  本文关键词: 支撑钢框架 梁端侧板补强 屈曲约束消能支撑 拟静力试验 减震加固设计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一座超高层支撑钢框架结构建筑的改建工程,进行耗能减震加固设计,其中针对其梁柱连接提出梁端侧板补强的方案,针对提升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提出增设屈曲约束支撑的方案,并进行梁柱连接补强试验以及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性能试验。对改建前现场取样所得两组梁柱连接进行的反复加载试验结果显示,未补强梁柱连接试件在加载至AISC(2005)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0.04 rad前断裂破坏,而补强连接试件的变形能力较好,均达到并超过了AISC(2005)规定的层间位移角限值0.04 rad的要求,且未发生梁柱连接焊缝断裂。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性能试验结果显示了其稳定良好的耗能减震能力。整体结构的有限元弹性分析表明,在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楼层的侧向位移满足台湾地区抗震及抗风规范的要求。根据试验及分析结果提出的加固设计方案,可供工程界有关既有高层建筑加固设计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a super-high-rise steel frame structure building, the design of energy dissipation vibration absorption and reinforcement is carried out, among which, the reinforcement scheme of beam end side plate is put forward for its Liang Zhu connection.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eismic behavior of the hoisting structure, the scheme of adding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s is put forward. The performance tests of Liang Zhu connection and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ing member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repeated loading tests obtained from two groups of Liang Zhu connections before reconstruction showed that. The specimens with unreinforced Liang Zhu connection were fractured before loading to the limit of 0.04 rad of interlayer displacement angle, but the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the reinforced specimens was better. All of them meet and exceed the requirement of 0.04 rad. And there is no fracture of Liang Zhu connection weld. The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of buckling restrained bracing member show its stable and good energy dissipation ability. The finite element elastic analysis of the whole structure shows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earthquake and wind load.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structure floor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eismic and wind-resistant codes in Taiwan.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scheme based on the test and analysis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inforcement design of the existing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分类号】:TU391
【正文快照】: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高雄市,原设计为饭店建筑,为地上34层、地下5层的支撑钢框架结构[1-2],原土建工程起始于1993年6月,后于1996年6月停工至今已十余年。由于该建筑用途由饭店改为集合住宅,结构的重力荷载和需考虑的活荷载都有改变。原结构依1989年版《台湾建筑技术规则》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家;杨志杰;李明柱;;砖混结构大空间改造工程的检测鉴定与加固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S1期

2 初明进;孙志娟;吕刚;雷汉民;周新刚;;某人防工程加固设计[J];建筑结构;2009年01期

3 余立荣;陈港;;某工程拔柱加固设计[J];建筑科学;2011年03期

4 罗章波;;地铁浅埋渡线段既有地面建筑物的加固设计[J];铁道勘测与设计;2003年01期

5 斯陈东;徐勤;叶献国;王法承;;碳纤维材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程序设计[J];建筑结构;2006年S1期

6 邓丕德;;抗震加固设计[J];住宅科技;1992年06期

7 齐放;单层工业厂房加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工业建筑;1997年11期

8 孟丽军,曹明星,张岩俊;碳纤维布加固梁的工程实践[J];房材与应用;2004年03期

9 李继英,金峰;碳纤维布加固的设计实例应用[J];结构工程师;2004年03期

10 廖新军,王元清,石永久,陈宏;荷载变化引起的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加固设计[J];工业建筑;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新海;郑建军;刘瑛;;CFRP在某新建框架住宅楼改造加固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FRP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廖新军;陈宏;陈春平;刘正元;陆祥生;;某门式刚架轻钢结构厂房的加固设计[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刚;;世博园某厂房增层改造与加固结构设计[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斯陈东;徐勤;叶献国;王法承;;碳纤维材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程序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盛棋楸;张海婷;强国平;;共同沟加固设计的计算与分析[A];2004年度上海市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慎伟;王有志;李阳;;芳纶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马明;钱基宏;赵基达;于滨;郭永涛;赵磊;;某网架工程加固设计施工[A];结构混凝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盛光复;张鑫;徐向东;;济南客站既有候车室鉴定与室内增层改造[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9 赵考重;韩锋;田文宝;尹燕池;;某高校教学楼的增层与改造[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10 孟丽军;张岩俊;陈伟;刘云;;某工程碳纤维布加固设计实例[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玉华 通讯员 薛学轩 王正卿;四川地震受损房屋修复、加固设计收费标准出台[N];中国建设报;2008年

2 王玉华邋通讯员 薛学轩 王正卿;贯彻部令精神 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N];中国建设报;2008年

3 袁弘;房屋加固 不得增加建筑规模[N];成都日报;2008年

4 记者 黄长江;力图专业化服务 改制公司筑辉煌[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陈小莹 衣鹏 李景;“内心深处”的学校:一座东京小学的改建史[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商艳凯邋记者 李丽;我首套震后房屋加固图集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周昆;高质量法国PO垃圾桶藏商机[N];中国花卉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刘云佳;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借鉴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9 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高健;浅谈校舍抗震加固工程质量监管[N];建筑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昊;中小学校舍抗震烈度至少8度[N];北京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郑华彬;基于目标使用期和整体可靠性的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鉴定与加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风亮;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加固及其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启军;长大顺层边坡渐进失稳机理及首段滑移长度确定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毅;既有建筑地基基础鉴定和加固设计CAD系统的研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智忠;某医院住院楼加固设计及相关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师炜;华阴商贸大厦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设计[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都成成;某钢结构增层加固设计方法及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5 穆德君;中小学教学楼抗震鉴定与加固问题剖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友良;树根桩在地基基础加固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卢磊;校舍安全工程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8 袁浩;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秦薇;CFRP加固空间网壳结构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武芳;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7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47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