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机理及加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4 07:31

  本文关键词: 底商多层砌体结构 汶川地震 “翼墙” “翼柱”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抗震性能 层间刚度 出处:《国际地震动态》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小震大害"是我国地震灾害的真实写照,其中房屋的严重破坏和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而底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地震中破坏和倒塌最严重的一类房屋。在汶川地震极震区,这种类型房屋倒塌率达80%。底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中小城市非常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该类型的房屋约200万栋,涉及居住人口1.2亿。研究该类型结构抗震机理及对现有房屋的加固方法是当前防震减灾的迫切需求。
[Abstract]:The "small earthquake disaster" is the true portrayal of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in China. The serious damage and collapse of buildings is the important cause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e bottom of the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is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and collapse of building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rea. The collapse rate of this type of building is 80. The building with multi-story masonry structure is very common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According to incomplete statistics, there are about 2 million houses of this type in our country.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his type of structure and the reinforcement method of existing buildings are the urgent needs of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分类号】:TU352.1
【正文快照】: “小震大害”是我国地震灾害的真实写照,其中房屋的严重破坏和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而底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是地震中破坏和倒塌最严重的一类房屋。在汶川地震极震区,这种类型房屋倒塌率达80%。底商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中小城市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谦峰;庞乃勇;夏雷;郭猛;;基于抗震概念设计的密肋复合墙新型抗震结构体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门进杰;史庆轩;陈曦虎;;汶川地震对远震区高层建筑造成的震害及设计建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夏珊;刘爱文;;汶川地震框架柱震害的初步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08年03期

4 刘清阳;;汶川大地震砖混结构房屋震害调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5 吕超;;透过汶川地震对提升我国建筑设施抗灾能力的思考[J];经济师;2009年04期

6 李瑞敏;;从汶川地震震害看如何提高框架结构抗震能力[J];科技资讯;2009年27期

7 侯海娅;宋健;;汶川地震震害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敬书;周绪红;姜丽娜;汪朝成;;理性思考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的抗震能力[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9 潘从建;孟履祥;张吉柱;;汶川地震中砌体结构楼梯间震害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9年06期

10 张树传;谢益人;肖伟;杨玛莎;;从汶川地震震害谈建筑结构抗连续倒塌设计方法[J];福建建筑;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海军;;汶川地震的几点思考——从建筑震害现状中进一步认识建筑抗震性能[A];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毛蓉萍;;错层建筑在汶川地震中受损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肖岩;陈国;杨瑞珍;佘立永;周泉;;现代竹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4 莫庸;金建民;杜永峰;曹宝恒;刘新海;刘郝林;;小山包上竖向不规则砖混结构办公楼严重震害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周建平;;汶川地震给水电工程防震抗震工作的启示[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6 杨箐丛;;汶川震后历史地段规划设计初探——以汶川县城七盘沟历史地段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其诚;王光谦;;斜面颗粒流的离散元模拟[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金伟良;夏晋;;汶川地震中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思考[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9 邢勇;詹猛;王社良;陈洁;;5.12汶川地震-宝鸡市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肖建庄;黄啸;;再生混凝土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永朵;底商多层砌体房屋地震破坏机理及加固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2 刘红彪;底商多层砌体结构倒塌机理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3 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高峻;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维铭;场地液化特征研究及液化影响因素评价[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3年

6 姚路;龙门山断裂带断层泥中速—高速摩擦性质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崔杉彬;汶川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减灾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王艳茹;考虑桩基效应的塔结构振动台试验方法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4 刘国兴;非平稳地震动场的模拟与汶川地震结构震害调查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沈靓;汶川地震中建筑物典型震害分析与数值计算[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贾俊;强震作用下陡倾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分析及失稳机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钧;楼梯在建筑结构抗震中的作用研究与计算模型实现[D];湖南大学;2011年

8 王伟;冰雪、地震灾历后典型结构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马玉虎;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10 郭偕行;中小学校舍抗震性能提升的建筑学应对策略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5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2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