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学生公寓热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 室内空气质量 热环境 计算流体力学 热舒适 出处:《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AIRPAK软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夏季学生公寓热环境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壁挂式空调在制冷工况下对温度场的影响;并针对学生在室内活动特征,分别对休息状态和学习状态下热舒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受至出风口距离、室内陈设以及重力影响,温度与热舒适在水平与垂直方向上分布均存在不均匀现象。研究结果为改善学生公寓热环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Abstract]:Based on AIRPAK software, the standard k- 蔚 turbulence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student apartment in summer, and the influence of wall mounted air conditioning on temperature field under refrigeration condition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door activities, the thermal comfort was studied under the rest state and the study stat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was affected by the distance to the air outlet, indoor furnishings and gravity.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comfort is uneven in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student apartment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项经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BK20115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512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U111
【正文快照】: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网址)http://fjks.chinajournal.net.cn(电话)027-87643502(电子信箱)hjkxyjs@126.com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空调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在炎热的夏天或者寒冷的冬天,打开后片刻便能享受空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焕新,黄素逸,张登春;空调列车室内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J];流体机械;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洋;易柯;李颖明;;地铁车辆风道系统出风均匀性设计[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1年01期
2 王东屏;耿平;兆文忠;;基于Fluent的铁路客车空调数值仿真平台[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3 兆文忠;曹亚楠;王东屏;斯琴;;高速动车组空调系统数值仿真及引入UIC标准的评价[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臧运蕾;陈淑玲;曹建伟;;城轨空调客车客室内温度场和流场的数值模拟[J];都市快轨交通;2005年06期
5 王东屏;王斌;李鹏;斯琴;;地铁车贯通道内空气流场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徐峻;任延静;韩寒;王东屏;张文威;;数值仿真在动车组空调设计中的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胡春莲;张登春;;关于空调列车车厢内空气品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年04期
8 韩璐;岳丽芳;田雪艳;姬芳芳;李良杰;;高速列车司机室内流场数值分析[J];中国铁路;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焕新;陶红歌;鲁红亮;谢军龙;;铁路客车空调通风的研究现状[A];铁路暖通空调专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东屏;CFD数值仿真建模技术研究及其在高速动车组中的验证[D];大连交通大学;2006年
2 刘杰;高速列车气动作用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CRH2型高速列车空调系统与车内流场质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彬彬;列车送风系统送风均匀性及包厢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尹慧慧;孔板在列车送风系统中的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大洋;空调列车车厢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节能改造[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5 彭鹏;以不同压差控制交叉感染之设计参数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张曙;铁路空调客车内流场数值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胡晓峰;深圳市居住建筑自然通风热舒适与节能效果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8 杨柳;风道结构优化对地铁车室内气流组织均匀性影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柳;地铁客车空调送风风道及客室内气流组织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周昂;列车用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岚;程璜鑫;;夏季校园公寓热环境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东区为例[J];科技资讯;2007年36期
2 唐鸣放;李竟涛;;重庆商场热环境实测调查分析[J];重庆建筑;2008年11期
3 张耀军;崔千祥;;山东农村民宅的热环境改进措施[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李延钊;赵宝森;龚志东;;西安地区住区热环境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1年07期
5 于付涛;狄育慧;;城市户外热环境指标评价[J];洁净与空调技术;2011年04期
6 尤青兰;改善城市公寓住宅热环境的主要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1998年04期
7 胡平放,江章宁,冷御寒,向才旺;湖北地区住宅热环境与能耗调查[J];暖通空调;2004年06期
8 王昭俊,廉乐明;严寒地区居室热环境模糊综合评价[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张新春;张培红;;不同位置的水系对住宅小区热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J];建筑节能;2010年11期
10 乐地;李念平;苏林;李靖;魏小清;;基于道路布局的城市区域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玲;孟庆林;;地面透水性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实验分析[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2 刘永华;黄顺;涂江峰;吴祥育;王洋;陆金金;;新建馨园湿地对周围热环境的影响调查[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3 贺晓冬;苗世光;申双和;;建筑物遮阴效应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4 卢军;冯源;;浅析高层建筑对校园热环境影响[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庆;李楠;丁勇;刘红;;土壤表面温度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彭美玲;李尚胜;朱璇;邓伟钿;刘梦;郑万兵;;武汉地区图书馆阅览室冬季热环境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7 张红;卢军;陈静;;山地城市室外热环境及改善措施[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峥嵘;陈沛霖;裴晓梅;;晚间通风房间热环境的改善[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睁嵘;陈沛霖;裴晓梅;;晚间通风房间热环境的改善[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刘铮;巴特尔;;内蒙古草原民居能耗与热环境分析[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田勇;冷却透平流热环境快速模拟与管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2 秦俊;绿地缓解城市居住区热环境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吕石磊;极端热环境下人体热耐受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何超;水热环境中的小分子进化与手性起源探索[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新春;沈阳市亲水住宅小区热环境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黄奕锴;车辆对城市街谷热环境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张柳;夏热冬冷地区高层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4 赵炎;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D];重庆大学;2008年
5 杨若霖;重庆市热环境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俞溪;基于车辆影响的城市街谷热环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赵福云;城市住宅小区热环境数值模拟[D];湖南大学;2003年
8 赵丽华;严寒地区建筑入口空间热环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红;山地城镇室外热环境研究与评价[D];重庆大学;2005年
10 宗和双;香格里拉民居热环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0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6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