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电阻率与自收缩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电阻率 自收缩 水化 出处:《建筑材料学报》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研究了粉煤灰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0%和40%时,水胶比(质量比)为0.3的硅酸盐水泥浆体在72h龄期内的电阻率变化规律和168h龄期内的自收缩变化规律.电阻率采用无电极电阻率测定仪进行测试,自收缩采用电子千分表和棱柱体试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和自收缩具有显著影响.在凝结前,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的电阻率也逐渐增大;在硬化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的电阻率逐渐减小.在相同龄期时,粉煤灰的掺量越大,硬化水泥浆体的自收缩越小.早龄期硬化水泥浆体的电阻率与自收缩正相关.
[Abstract]:The content of fly ash is 20% and 40% of cement quality. Water / binder ratio (mass ratio). The resistivity of silicate cement paste 0.3 during 72 h age and the rule of autogenous shrinkage during 168 h age were measured by electrode free resistivity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ent of fly as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resistivity and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cement paste. Before condensation, the content of fly ash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The resistivity of cement paste also increases gradually. After harden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the resistivity of cement paste decreases gradually. The resistivity of hardened cement paste at early age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utoshrinkage.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结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202)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水泥浆体水化时,其电阻率变化可以反映出其水化程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从整个水化反应过程来看,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呈现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1].同时,由于水化产物的绝对体积小于反应物(水泥和水)的绝对体积,水泥浆体会产生化学收缩[2].当水泥浆体因逐渐硬化而具有一定的强度时,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健;钱觉时;唐祖全;王智;;高铁掺合料对水泥浆体导电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6年02期
2 肖莲珍,李宗津,魏小胜;用电阻率法研究新拌混凝土的早期凝结和硬化[J];硅酸盐学报;2005年10期
3 刘加平;田倩;孙伟;缪昌文;;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07期
4 苗苗;阎培渝;;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对补偿收缩混凝土自收缩特性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12年11期
5 魏小胜;肖莲珍;;用电阻率法确定混凝土结构形成的发展阶段及结构形成动力学参数[J];硅酸盐学报;2013年02期
6 肖佳;陈雷;邢昊;;粉煤灰和矿粉对水泥胶砂自收缩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5期
7 郝成伟;邓敏;莫立武;刘开伟;;粉煤灰对水泥浆体自收缩和抗压强度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06期
8 施惠生;郭晓潞;黄小亚;;矿物外加剂及测试方法对硬化水泥浆体自收缩值的影响[J];水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刘志勇;张云升;姜骞;孙国文;;原位监测水泥基材料早期电阻率的变化过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黄洪财;马保国;;激发剂CaO对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福建建筑;2008年10期
4 王雪芳;郑建岚;罗素蓉;;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电阻率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新;谭雪霏;金志杰;;石粉-粉煤灰复掺改性混凝土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2年03期
6 隋同波;曾晓辉;谢友均;李宗津;魏小胜;范磊;文寨军;;电阻率法研究水泥早期行为[J];硅酸盐学报;2008年04期
7 曾晓辉;隋同波;谢友均;李宗津;范磊;;电阻率法研究减水剂与水泥的作用[J];硅酸盐学报;2008年10期
8 曾晓辉;隋同波;李宗津;;水泥水化放热与电阻率变化[J];硅酸盐学报;2009年04期
9 魏小胜;肖莲珍;;电阻率法测定硅酸盐水泥水化活化能[J];硅酸盐学报;2011年04期
10 付亚男;赵更新;宋娟;何运祥;;橡胶地板的施工工艺[J];工业建筑;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董必钦;刘伟;马红岩;邢锋;;海砂砂浆早龄期水化过程的电阻率法研究[A];2011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毛永琳;缪昌文;刘加平;刘建忠;;砂浆稠度经时损失与抗压强度经时损失相关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洪财;马保国;;激发剂CaO对建筑石膏复合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黄天勇;王栋民;刘泽;;高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内养护剂的研究进展[A];2013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晓强;污染对水泥土电阻率特性影响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2 黄新恩;生活污水和造纸厂污水对水泥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和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治猛;新型水性高分子混凝土外加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宜顺;基于电阻率法的水泥水化与收缩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苏雷;薄层纤维素醚改性水泥浆体水化历程和微观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京亮;桥用花岗岩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耐久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文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收缩变形控制和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曹志宇;聚丙烯酰胺对水泥浆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叶勤民;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膨胀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5 何更新;粉煤灰混凝土导电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6 杨晓星;早龄期混凝土质量超声检测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曾晓辉;无电极电阻率仪在早龄期水泥水化行为的应用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8 马红岩;海砂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行为及护筋性能的影响研究[D];深圳大学;2008年
9 黄洪财;矿物掺合料与化学外加剂对建筑石膏的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雷;C60低徐变混凝土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崇熙;低热微膨胀水泥研究中若干哲学问题[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8年02期
2 蔡安兰,黄颖星,严生,许仲梓,邓敏;水泥石的结构、组成与干缩性能的关系[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3 秦鸿根,潘钢华,孙伟;掺粉煤灰高性能桥用混凝土变形性能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刘建忠;孙伟;缪昌文;刘加平;;矿物掺合料对低水胶比混凝土干缩和自收缩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朱建强;张士萍;邓敏;;抑制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的方法[J];硅酸盐通报;2008年01期
6 魏小胜,肖莲珍,李宗津;采用电阻率法研究水泥水化过程[J];硅酸盐学报;2004年01期
7 施惠生,方泽锋;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早期水化和孔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4年01期
8 朱蓓蓉,杨全兵;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性及其反应动力学[J];硅酸盐学报;2004年07期
9 肖莲珍,李宗津,魏小胜;用电阻率法研究新拌混凝土的早期凝结和硬化[J];硅酸盐学报;2005年10期
10 阎培渝;郑峰;;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J];硅酸盐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洪天从;基于电阻率法的混凝土水化进程和渗透性能演变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马红岩;海砂对水泥基材料水化行为及护筋性能的影响研究[D];深圳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光玉,胡晓波,王志,张竞男;水泥石体积变形试验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2 何维檄;;浅谈混凝土的自收缩开裂与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04期
3 王晴,陶丽,刘磊;预湿轻集料对高强混凝土早期收缩的影响[J];混凝土;2005年06期
4 王松林;张箭;;浅谈高强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硅谷;2010年10期
5 谭克锋;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研究[J];建筑科学;2002年06期
6 刘海毅;;综述混凝土的自缩性能[J];四川建材;2006年03期
7 郭保林;左峰;王宝民;;掺纳米二氧化硅高强混凝土自收缩的试验研究[J];公路;2006年10期
8 朱建强;邓敏;马惠珠;张志宾;;水泥浆体早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周双喜;;混凝土的自收缩机理及抑制措施[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0 石永莉;苏芳利;杨丽琴;苗勇;;高性能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开裂及裂缝控制[J];河南建材;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小文;薛刚;;混凝土自收缩预测模型分析[A];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学礼;康明;张树青;;矿粉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田倩;孙伟;缪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研究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田倩;孙伟;缪昌文;;高性能水泥基材料自收缩变形行为的研究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水泥基材料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吴学礼;康明;张树青;杨全兵;;矿粉混凝土的自收缩性能[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6 张志宾;徐玲玲;;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减缩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7 胡青莲;李欢欢;林政;冯圣清;;超大直径高性能盾构管片混凝土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七届二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悦;闫茜茜;;复合水泥浆体内部相对湿度与自收缩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计亦奇;刘巽伯;池建业;;复合骨料对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自收缩的影响[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小建;巴恒静;马保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强度与水泥水化率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层空裂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第十三冶金建设公司 王秋燕;浅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N];山西科技报;2004年
3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外保温技术问答?[N];中华建筑报;2003年
4 王岩梅 李静 毕丽瑞;现浇商砼楼板变形裂缝的成因与防治[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耿小强;浅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N];承德日报;2009年
6 江志学 王佶 卢哲安;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与展望[N];中华建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勇威;千米承压材料的制取与力学性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王冲;特超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宝民;纳米SiO_2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彭波;蒸养制度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温小栋;梯度结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苗苗;胶凝材料组成和温度对补偿收缩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D];清华大学;2012年
7 丁庆军;高强次轻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党玉栋;减缩剂与内养护对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2年
9 田野;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侯东伟;混凝土自身与干燥收缩一体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昌兴;水泥基材料自收缩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尹自立;高性能混凝土早龄期自收缩与开裂敏感性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志云;无机盐复掺对混凝土早期收缩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赵联桢;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早期收缩与力学性能的影响[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宋兵;核心混凝土的收缩及其对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1年
6 李明;高性能杂化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7 王勇;不同养护温度下粉煤灰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8 管娟;高性能水泥浆体早期自收缩[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世华;外加剂对混凝土收缩开裂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童柏辉;混凝土组分对其收缩和抗开裂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4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7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