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氯盐侵蚀环境下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11:39

  本文关键词: 氯盐侵蚀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 抗压性能 氯离子 出处:《应用力学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探讨了钢纤维再生混凝土在氯盐侵蚀环境下的抗压性能。首先,在室内配制水灰比分别为0.45、0.53、0.61的标准立方体钢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各27个,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再将这三种水灰比的试件分别浸入浓度为2.0%、3.5%、5.0%的Na Cl溶液中浸泡50d、100d、150d,并测得其抗压强度;最后分别对标准立方体试件上深度为5mm~25mm处的氯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的减小,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在浸泡天数相同的条件下,其抗压强度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在同一深度下水灰比越大的试件,侵入的氯离子浓度越高;在浸泡浓度相同的条件下,其抗压强度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Abstract]:The compressive performance of steel fiber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chloride erosion environment is discussed. Firstly, the ratio of water to cement prepared indoors is 0.45 ~ 0.53 respectively. 0.61 standard cube steel fiber recycled concrete specimens, each 27, maintained under the standard conditions for 28 days; Then the three water-cement ratio specimens were immersed in 2.0% 3.5% NaCl solution for 50 d ~ 100 d ~ 150 d, respectivel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measured. Finally, the chloride ion content at the depth of 5 mm to 25 mm on the standard cube specimen i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teel fiber recycled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cement ratio.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soaking day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hloride concentration, and the higher the soaking ash ratio was at the same depth, the higher the chloride ion concentration was. Under the same immersion concentrati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aking time.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275;41372303)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与创新项目(201229)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1引言所谓钢纤维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将短而不连续的钢纤维均匀乱向分散于混凝土中组成的可浇筑、可喷射成型的新型复合材料[1]。钢纤维界面粘结性能决定混凝土增强、增韧、阻裂能力的发挥。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由于普通强度混凝土常因其界面粘结过早失效导致钢纤维的增强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灿;邹超英;徐伟;;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3期

2 尹诗钦;屈锋;蒋凌云;邬家利;张攀;;钢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2年06期

3 张波志;王社良;张博;景龙平;罗时超;;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07期

4 李旭平;;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Ⅰ)——单轴受压性能[J];建筑材料学报;2007年05期

5 宋力;王大国;杨阳;张敏;;基于细观力学的混凝土弹塑脆性损伤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3年04期

6 郭秀芹;马建勋;成立涛;;混凝土框架-配筋砌块砌体混合结构在竖向力作用下协同工作性能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3年04期

7 樊禹江;王社良;张博;杜园芳;;再生混凝土柱地震破坏Park-Ang模型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琴;柳炳康;曹勇;;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梁爽;;再生混凝土研究动态[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3 叶强;吴瑾;韩春源;;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指标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2期

4 李静;王林富;刘震;姜琳;刘虎;;再生大骨料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J];低温建筑技术;2011年01期

5 覃文月;郑述芳;李卫宁;陈宗平;;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试验研究[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11期

6 韦虹;李耀熙;胡幸宇;张丰丰;傅薇;彭春元;;浅谈再生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J];广东建材;2012年09期

7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8期

8 薛建阳;马辉;;不同剪跨比下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4期

9 薛建阳;张杰;马辉;任瑞;王成;;低周反复荷载下型钢再生混凝土长柱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J];工业建筑;2013年09期

10 王周松;;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计算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德健;高永孚;高志伟;;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2 曹万林;张亚齐;尹海鹏;张建伟;;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进展[A];首届全国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方主明;刘锋;;受约束再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研究现状[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朝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及构件受力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李林;珊瑚混凝土的基本特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3 胡波;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及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马辉;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向冈;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及其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娟;再生混凝土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0年

2 魏t焧,

本文编号:1481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81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