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的改进及其工程应用
本文关键词: 结构-地基相互作用 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 时域分析 ANSYS 等效损伤单元法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以清洁能源开发为主的高坝及核电站项目正在启动或实施,鉴于结构日趋大型复杂化及西部和东部沿海强震区的特殊性,其抗震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中德合作研究项目(GZ566),针对服务年限较长的大型工程结构的抗震安全数值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关注于提高无限地基时域数值分析的精度与效率,从解析和数值两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阻尼溶剂抽取法(Damping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简称DSEM)时域数值模型求解关键因素的影响,并基于模拟无限域动力特性的机理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进而,从数值实现中的误差源出发,提出了一种施加较大附加人工阻尼再分步依次移频抽取的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反射波波动能量及抽取人工高阻尼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关键因素的相互制约性,使其能较好适应地基有限区域表面几何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同时,为克服原位移求解模式中存在的结构-地基交界面显-隐式算法积分步长协调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求解的DSEM隐式算法,可方便结合子结构法进行结构侧的动力响应分析。另外,对该无限地基时域模型进行了典型算例验证并推荐了参数取值。 2.可操作性强是推进结构-无限地基相互作用时域模型在大型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条件。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AYS开发平台为主体,基于DSSEM无限地基动力计算模型,运用UPFs的二次开发特点,在地基部分创建了人工高阻尼单元来模拟虚加介质阻尼的影响,地基外边界则创建了专门模拟人工边界的三维紧支粘弹性人工边界单元,建立Fortran外部接口进行交界面相互作用力的求解,并结合APDL以及GUI功能实现了基于逐步抽取DSSEM无限地基时域计算模型在ANSYS平台的嵌入,进而利用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开发模型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基材料非均匀性对相互作用力求解所产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复杂非均质地基条件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3.以发展一套完整的基于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分析技术为目的,首先在结构-地基交界面推导了一种用以考虑所施加人工高阻尼对结构影响的空间耦联单元,该单元形式是对已有有限单元的继承与拓展,同时,为保证相互作用系统良好的收敛性和精度,提出了增量形式的动力非线性迭代算法,从而基于ANSYS平台建立了适用于大型复杂结构地震非线性问题解决的结构-无限地基动力相互作用计算模型。其次,通过引入了上部结构非线性力学模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细观损伤演化等技术,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了分析平台的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大岗山拱坝-无限地基系统的地震非线性响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时域模型具有通用性强、可操作性高、以及良好的精确及效率等优势特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并由Koyna重力坝在强震作用下的破损过程研究验证了细观损伤分析功能的有效性。 4.在实际工程中被广泛应用是建立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的终极目标。应用本文所开发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平台,笔者进行了多个实际工程的计算分析与相关研究。其中,以某核电站CPR1000堆型反应堆厂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楼层反应谱分析,对于评价核电厂地基适应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以高速列车在铁路桥梁上的走行安全性为出发点,建立了合理高效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地基时变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分析,为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途径;并结合某拟建精密设备基础隔振工程实际,通过引入三维紧支粘弹性边界单元考虑了基础-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建立了隔振措施优化分析模型,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别对不同隔振措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在满足隔振要求的前提下,对降低工程投资、加快工程进度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435;TU3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青槐;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数值分析方法的评述[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2 李国平,魏燕定,陈子辰;精密设备系统主动隔振的基础理论与技术[J];兵工学报;2004年04期
3 廖振鹏;局部透射边界的精度[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3年03期
4 戚承志,钱七虎;核电站抗震研究综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0年03期
5 周正华,廖振鹏;多次透射公式的一种稳定实现措施[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6 丁海平,廖振鹏;动力刚度计算方法──“盐溶”法──的改进[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7 周正华,周扣华;有阻尼振动方程常用显式积分格式稳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3期
8 张冬茵,金星,丁海平,孔戈;ANSYS/LS-DYNA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4期
9 陈少林;唐敢;刘启方;丁海平;;三维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一种时域直接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0年02期
10 钟万勰;;结构动力方程的精细时程积分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彬;刘晶波;;粘弹性人工边界在Marc中的实现[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吉;高层建筑有限元计算软件主要环节改进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侯艳丽;砼坝—地基破坏的离散元方法与断裂力学的耦合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李静;混凝土坝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有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钟红;高拱坝地震损伤开裂的大型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周小勇;基于二次开发的PC桥梁三维仿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赵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兰日清;大型结构三维地震反应分析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秀平;动力相互作用的阻尼溶剂抽取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张延;多源散射粘弹性人工边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3 孙文召;多孔隧洞的相互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52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5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