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真空预压加固的注气增效机制与数值分析
本文选题:真空预压 切入点:工期 出处:《岩土力学》2014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无砂垫层真空预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但软土的低透水性致使其工期很长。为此提出联合间歇性注气以改进真空预压技术,提高其排水速率、缩短工期。建立联合注气的真空预压法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注气位置与注气压力的改变,对比分析注气前后土体中渗流速度、排水速率、渗透比降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注气能显著提高真空预压法的排水速率,增强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由于气体的轻质特性,在排水板下方注气更有利于排水效果;在不冲破土层的情况下,注气压力越大,促进加固的效果越好。联合注气能有效增强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的排水效率,有着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vacuum preloading without sand cushion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but the low water permeability of soft soil make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very long. Therefore, a combined intermittent gas injectio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vacuum preloading technology and increase its drainage rat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of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for combined injection of gas was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hange of gas injection position and gas injection pressure, the variation rules of seepage velocity, drainage rate and permeability ratio drop in soil before and after gas inje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Gas inj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drainage rate of the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and enhance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the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Because of the light nature of the gas, the gas injection under the drainage plate is more favorable to the drainage effect, and the higher the gas injection pressure is with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soil layer, The combined injection of ga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rainage efficiency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strengthened by vacuum preloading and has a good prospect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温州市港航管理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1722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计划20123106)
【分类号】:TU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立全;牛永昌;刘芳;刘曙光;;真空联合注气降水机理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2 丛建;曹永琅;杨成军;;真空预压联合碎石桩加固港口吹填堆场地基的试验研究[J];海岸工程;2007年01期
3 徐伟;刘斯宏;王柳江;汪俊波;;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基的固结方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黄峰;王贵和;杨宇友;刘晨;宫大辉;;真空-注气降水一维模型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2年24期
5 武亚军;覃萍;邹道敏;孙德安;;不同加载方式下真空加固吹填软土的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13年08期
6 朱平;孙立强;闫澍旺;纪玉诚;;可控通气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及其机制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7 章定文;刘松玉;顾沉颖;韩文君;;土体气压劈裂的室内模型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8 刘松玉;韩文君;章定文;杜广印;;劈裂真空法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9 曹永琅,丛建,吴晓峰;高速公路超软土地基的真空预压加固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5期
10 吴跃东;殷宗泽;郭纪中;;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水工建筑物软基效果检验[J];岩土力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有斌;王博;刘汉龙;曾国海;;新吹填软土地基复式负压固结技术开发[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高康平;杨杰;李景林;吴春勇;周彦章;;某城市道路深厚软土路基沉降计算及对比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05期
3 容耀华;;某高填方软土路基特殊路段处治方案比选[J];公路;2006年04期
4 闫澍旺;张丽丽;孙立强;纪玉诚;;真空预压中通入气流加快排水方法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1期
5 刘志浩;高明军;曾国海;崔允亮;;电渗复合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试验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6 高德清;蓝振华;;大面积真空预压处理技术的沉降变形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12年16期
7 顾龙声;顾长存;吴跃东;;关于胶州湾地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沉降计算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23期
8 王柳江;刘斯宏;朱豪;吴澎;;电极布置形式对电渗加固软土效果的影响试验[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9 潘振华;;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深厚软土地基试验研究[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年01期
10 张革;;高填方软土路基处治方法及应用[J];山东交通科技;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章定文;刘松玉;韩文君;杜广印;;气压劈裂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应用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松玉;陈国靖;章定文;;我国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展[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会场: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占鑫杰;林伟岸;詹良通;罗小勇;陈云敏;;市政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研究[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曰国;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土地基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冯源;城市污水污泥电动脱水机理试验研究及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柳雁玲;草炭土路基沉降与变形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吴春勇;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路基稳定控制与沉降预测[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栋j;深厚层软土路基桩网复合结构地基沉降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赵常洲;高速公路软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机理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苑晓青;新型真空预压法室内模拟试验与沉降的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黄峰;真空管井降水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颜慧;李术才;崔伟;李利平;张波;刘人太;;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现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5期
2 谢立全;牛永昌;刘芳;刘曙光;;真空联合注气降水机理的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3 Ali H.Mahfouz,刘汉龙,赵仲辉,高玉峰,张秀勇;真空预压技术对软粘土物理与力学属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5年01期
4 夏玉斌;陈允进;;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与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3期
5 叶柏荣;陆舜英;唐羿生;高志义;;袋装砂井——真空予压法加固软土地基[J];港口工程;1983年01期
6 高志义,张美燕,张健;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室内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00年05期
7 张泽鹏,李约俊,冯淦清,洪宝宁;塑料排水板在真空预压加固软基中的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温晓贵,朱建才,龚晓南;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软基机理的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5期
9 房营光;徐敏;朱忠伟;;碱渣土的真空-电渗联合排水固结特性试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1期
10 林鹏,许镇鸿,苏锦文;真空降水联合加载预压法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科学;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江辉煌;砂井处理超软地基的固结计算[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9年
2 罗来芬;真空降水与强夯联合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3 成玉祥;滨海吹填土结构强度形成机理与真空预压法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潘秀明;真空管井复合降水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世跃;张菊亮;张美红;李川田;;间歇注气抽采煤层气井注气量与采收率分析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张永成;田永东;赵祉友;王森;;注气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适应性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2年12期
3 孙晓飞;张艳玉;张贤松;李威威;;泡沫油注气吞吐参数影响规律实验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杨秀文;田艳芳;伍度志;林琼;曾顺鹏;陈洁;;多级可拓评价法在储注气油藏筛选中的应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付应坤;李治平;赖枫鹏;杨森;杨宝松;;基于数值模拟的致密油油藏注气开发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04期
6 谢佃和;;吐哈油田温5区块注气效果分析[J];中外能源;2007年02期
7 曾明,,杨文硕,王学林,王义杰;油田注气井注气计量的算法[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8 康博;熊伟;张正红;常宝华;韩兴杰;朱文卿;;缝洞型油藏注气开发单元优选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6期
9 吴世跃,郭勇义;关于注气开发煤层气机理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黄峰;王贵和;杨宇友;刘晨;宫大辉;;真空-注气降水一维模型试验研究[J];施工技术;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潘灵永;李宝仁;余祖耀;;气泡雾化喷嘴注气管流动特性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邢帅;;CO_2驱注气井筒沥青胶质附着物分析及防治技术探讨[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注气管理流程再造 延伸管理共创利益[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通讯员 杨红梅;优化稠油注气 拨动降本增效“算盘”[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注气式出酒器[N];中国包装报;2002年
4 王常玲 崔洪腾;注气替油:“阁楼”里走出“油多多”[N];中国石化报;2012年
5 记者 孙希利 通讯员 张洋;西北油田实施单元注气提升采收率[N];中国石化报;2014年
6 顾永强 尹永华;稠油井转周注气时机如何确定[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记者 师啸;注气三十井次增油六千余吨[N];中国石油报;2011年
8 记者 杜中闻 通讯员 张文哲;西部钻探完成注采井注气井底流压监测[N];中国石油报;2013年
9 郑水平 李晓玲;辽河曙光油田Ⅱ型管柱技术 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效果明显[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高荆萍;笑指沙场火正红 乐在严冬战寒风[N];中国工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滨;低渗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注气开发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刘昌贵;注气提高石油采收率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和实现[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3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云川;注气提高采收率候选油藏筛选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2 姚淑影;裂缝性潜山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3 邓波;双重不确定条件下的注气油藏筛选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卢凌;海底营养盐注气提升技术的初步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旭;优化注气提高凝析气田采收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6 杨炳森;涠洲11-4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7 郭景星;W12-1油田涠四段注气工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8 陈振亚;稠油油藏注气开采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9 夏海容;注气混相及非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10 王东;高渗厚油层油藏注气开发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561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6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