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蜂窝式梁—柱钢框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04:27

  本文选题:蜂窝构件 切入点:钢框架 出处:《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蜂窝式钢框架结构是一种将蜂窝梁与实腹柱或蜂窝柱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新型钢框架结构体系。它不但具有传统钢框架结构的技术优势,而且其因构件腹板连续开孔降低结构自重,节省钢材等优点。采用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可以减小梁和柱维护材料的使用,同时管道由蜂窝孔洞处穿越,从而降低建筑层高和增加使用面积。因此,将其利用于多高层建筑中,可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鉴于蜂窝式构件的上述优点,蜂窝式钢框架结构必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对于普通钢框架的研究日趋完善,但是对蜂窝式钢框架结构体系的研究,蜂窝式梁-柱钢框架研究相对较少,限制了该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因此,对蜂窝式钢框架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以蜂窝式钢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为基础,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弹性阶段时蜂窝框架受力分析模型,研究蜂窝梁和蜂窝柱在不同形式的孔洞、开孔率及孔洞位置等因素下,对比相应与蜂窝构件同截面的实腹构件的刚度,拟合出弹性阶段蜂窝构件的刚度折减系数,从而使得分析蜂窝框架通过折减系数简化为普通实腹框架的分析方法。现对蜂窝梁等效刚度前人已做不少研究,并提出其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蜂窝柱的等效抗侧移刚度的求解。在此基础上,利用普通框架精炼塑性铰法通过折减系数的方法,实现在蜂窝框架的应用,从而对蜂窝结构整体进行整体分析,设计人员进而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蜂窝式钢框架结构的设计。 本文建立蜂窝空间框架模型,研究其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并主要对蜂窝柱的抗剪性能进行研究,因为应力最大处出现在距柱脚最近的孔洞处,进而建立单榀3层2跨蜂窝框架模型,在扩高比以及孔距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六边形孔以及圆形孔蜂窝框架蜂窝柱纵向开孔总个数,从而为蜂窝框架抗震性能设计提供依据。 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得出弹性阶段六边形孔和圆形孔蜂窝柱的等效刚度折减系数,进而研究蜂窝框架的弹塑性阶段,找出扩高比、孔距一定的情况下,六边形孔以及圆形孔蜂窝柱纵向开孔总数的适宜个数,并提出了蜂窝式梁-柱钢框架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Abstract]:Honeycomb steel frame structure is a new type of steel frame structure system, which connects honeycomb beam with solid column or honeycomb column by welding or bolting. It not only has the technical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steel frame structure, Because of the continuous opening of the webs to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and save steel, the use of the maintenance materials for beams and columns can be reduced by using the honeycomb steel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pipe is traversed by the honeycomb hol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and increase the area in use,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better comprehensive benefits by using it in multi-high-rise buildings. In view of the above advantages of honeycomb members, the honeycomb steel frame structure will be widely us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ordinary steel frame at home and abroa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However, for the study of honeycomb steel frame system, the research of honeycomb beam-column steel frame is relatively few, which limits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structure system. Therefor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study of honeycomb steel frame structure system are carried out.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Based on the quasi-static experimental study of honeycomb 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stress analysis model of honeycomb frame in elastic stage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gener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d the holes of honeycomb beam and honeycomb column in different form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factors of opening rate and hole location, the stiffness of honeycomb members with the same section is compared, and the stiffness reduction coefficient of honeycomb members in elastic stage is fitted. Therefore, the analysis method of honeycomb frame is simplified to that of ordinary solid web frame by means of reduction coefficient.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on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honeycomb beam,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solution of equivalent lateral stiffness of honeycomb columns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lastic hinge method of common frame refining is used to realize the application in honeycomb frame by the method of reduc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whole honeycomb structure is analyzed as a whole. The designer can design the beehive steel frame more conveniently. In this paper, a honeycomb space fram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elastic-plastic analysis of honeycomb columns under seismic waves, and the shear behavior of honeycomb columns is mainly studied, because the maximum stress occurs at the hole near the foot of the column. Then a 3-story two-span honeycomb frame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total number of longitudinal holes in hexagonal and circular hole honeycomb columns is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ratio of expansion to height and the spacing of the honeycomb columns, thu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design of honeycomb frames. In this paper,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reduction coefficient of hexagonal and circular hole honeycomb columns in elastic stage is obtained, and the elastic-plastic stage of honeycomb frame is studied. The suitable number of hexagonal holes and circular holes in the longitudinal perforations of honeycomb columns is given.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honeycomb beam-column steel frames that need further study are presented.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爱伏,董毓利,刘仲奇;面向对象的钢框架结构火灾行为分析程序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2 郑廷银,赵惠麟;巨型空间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实用分析[J];建筑结构;2005年08期

3 宋向东;;钢框架结构整体稳定分析的高等分析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7年31期

4 刘洪波;翟长海;谢礼立;欧进萍;邵永松;;钢框架结构典型震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5 方洪;;北京建工博海建设有限公司 巨型钢框架结构技术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J];工会博览;2008年05期

6 周樟法;;高层钢框架结构施工工艺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2期

7 徐觉慧;张树勋;宋明志;陈利民;张宗英;吕恒林;;某在役钢框架结构使用性能的检验方法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8 贾绍雷;;平面钢框架结构火场下的有限元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8期

9 叶斌;;多层钢框架结构的技术分析及比较[J];山西建筑;2009年19期

10 张秀华;段忠东;张春巍;;近地空中爆炸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理列;赵成文;;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秀华;段忠东;;爆炸荷载作用下钢框架结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A];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临洁;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基本概念之我见[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4 黄见东;王遒堂;;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学术报告会论文集(4)[C];1989年

5 王景涛;马华;蒋华戈;尚自端;;钢框架结构健康检测的试验研究[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春丽;罗永峰;;某钢框架结构体系的计算分析与加固方法[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舒兴平;陈绍蕃;;钢框架结构二阶弹性精确分析及简化方法[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赵赤云;周坚;;钢框架结构的二阶分析[A];钢结构工程研究(五)——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磊;沈凤斌;;钢框架结构的爆炸响应研究[A];第十届建构筑物改造和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工程质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蒋焕迎;;钢框架结构稳定的计算方法初探[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方洪;“上挂下托”技术破解国内巨型钢框架结构施工难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2 杨骏;把软肋做硬[N];中华建筑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东梅;半刚性钢框架结构研究及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徐国林;巨型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3 刘坚;基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轻型钢框架结构的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刘洪波;钢框架结构典型震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周晓峰;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抗震和抗风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6 齐宝欣;火灾爆炸作用下轻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机理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董可;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结构的动力性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杨秀英;钢框架结构火灾反应分析及其模拟系统[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杨帆;大空间及框架钢结构受火全过程数值模拟及损伤评估[D];清华大学;2010年

10 周奎;高层建筑钢框架结构几何、材料非线性分析[D];东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倍嵘;空间钢框架结构二阶弹塑性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黄志华;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和抗震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3 王迎春;大跨钢框架结构钢梁施工过程整体稳定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晓静;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数值模拟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5 李文勇;钢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与倒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徐超;隅撑支撑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年

7 苏大伟;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隅撑钢框架结构的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曾福英;巨型钢框架结构的静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范炜;蜂窝式梁—柱钢框架结构分析方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3年

10 沈霄鹤;超高层巨型钢框架结构失效模式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2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82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