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带可更换连梁的新型剪力墙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

发布时间:2018-03-31 22:35

  本文选题:连梁 切入点:剪力墙 出处:《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摘要】:鉴于传统连梁在震时破坏后修复比较困难,近年来部分学者研究在连梁的跨中设置可更换耗能部件,使其在中震或大震时耗能,震后便于修复更换.本文基于ABAQUS有限元程序,建立一片带可更换连梁的大比例双肢剪力墙试件的精细有限元模型,阐述了其材料本构模型和建模过程,对其进行精细仿真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均表明,可更换连梁能够将破坏位置集中在保险丝,而且模拟的初始刚度和峰值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试件各部分的屈服顺序,该模拟方法对类似联肢剪力墙结构的数值模拟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of repairing traditional connected beams after damage, some scholars have recently studied the installation of exchangeable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nents in the span of connecting beams, which can be easily repaired and replaced during moderate or large earthquake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BAQUS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 fin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 large scale two-leg shear wall specimen with replaceable connecting beam is established. The material constitutive model and modeling process are described, and the fine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 and test show that, The replaceable connecting beam can concentrate the failure position on the fuse, and the initial stiffness and the peak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mulation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odel can predict the yield sequence of each part of the specimen well. The simulation method is useful fo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upled shear wall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5126112037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3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170)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208) 海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kygd1401) 海南大学中西部计划学科重点领域建设项目
【分类号】:TU39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振波;连梁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福建建筑;1999年02期

2 钱稼茹;;偏心支撑钢框架在美国的研究和应用[J];钢结构;1987年02期

3 钱稼茹,方鄂华,李东生,蔡佩良;火山渣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5年04期

4 房凯,张桂艳,杨明杰;高层建筑剪力墙中连梁设计的探讨[J];辽宁建材;2004年02期

5 成锐,周德玉;高层剪力墙中连梁设计和配筋[J];四川建筑;2004年02期

6 孟桂荣,李瑞;浅谈大模板在短肢剪力墙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5年19期

7 栾冬梅;;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2期

8 邢增杨;;小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初探[J];价值工程;2010年36期

9 王欢庆;;浅议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张铜生;不等肢双肢墙的计算[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欣;乔清朝;;简议连梁超限处理[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4卷)[C];2010年

2 李杰臣;苏园园;;高层剪力墙中连梁的设计[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海洋;李璐;;关于剪力墙结构中连梁常见问题的探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4 田玉滨;唐岱新;;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砌块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5 石星亮;姜洪斌;;配筋砌块砌体组合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新型砌体结构体系与墙体材料(下册)——配筋砌块砌体研究成果汇编[C];2010年

6 石星亮;姜洪斌;;配筋砌块砌体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A];砌体结构与墙体材料——基本理论和工程应用——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林聪;陈龙珠;;联肢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庆彦营;张永杰;;高层剪力墙连梁设计的建议[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9 林功丁;;剪力墙连梁作为赘余杆件对主体结构与转换构件的影响[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勇;周云;;钢板与钢筋混凝土连梁的组合协同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天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宏战;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构件受剪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石韵;含型钢边缘构件高层混合连肢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4 马伯涛;高层建筑结构基于工程问题的被动耗能减振策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侯炜;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及其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亚哥白;基于金属橡胶阻尼器耗能减震框架剪力墙体系的抗震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缪志伟;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戴金华;既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改造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磊;混合结构的数值建模理论及在地震工程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元业;单连梁与双连梁有限元对比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2 朱文博;钢筋混凝土带板双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12年

3 李聪;双连梁与等效刚度模型的有限元对比分析[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4 孙益欢;考虑楼板作用的钢筋混凝土双连梁有限元分析[D];天津城建大学;2014年

5 刘满红;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连梁受力性能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邓一之;不同形式连梁抗震性能分析及设计[D];湖南大学;2013年

7 沈杰;钢—混凝土组合连梁双肢墙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运宝;钢桁架连梁节点锚固机理及设计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9 朱李理;配置500MPa级钢筋小跨高比对角斜筋连梁及开缝连梁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胡启;双肢剪力墙连梁的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2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92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