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随机共振结合RobustICA的两阶段结构损伤定位方法

发布时间:2018-04-02 11:23

  本文选题:随机共振 切入点:独立分量分析 出处:《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摘要】:为实现强噪声背景低信噪比环境下的结构损伤识别,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随机共振降噪与鲁棒性独立分量分析(RobustICA)的两阶段损伤定位方法.第一阶段,运用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对强噪声低信噪比的测量响应进行预处理,以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并增强结构响应;第二阶段,结合RobustICA提取包含损伤信息的特征分量对结构响应异常进行识别,之后计算归一化的源分布向量(NSDV)的最大值对结构损伤异常进行定位.框架数值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较精确实现信噪比为5dB下的结构损伤异常识别与定位.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under strong noise background and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a two-stage damage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nonlinear stochastic resonance noise reduction and robu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is proposed. The nonlinear 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is used to preprocess the measurement response of strong noise and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terference of background noise and enhanc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nomaly is identifie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extracted by RobustICA, 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normalized source distribution vector (NSDV) is calculated to locate the structural damage anomal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accurately identify and locate structural damage anomalies with a signal-to-noise ratio of 5dB.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127,50878057)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4B05)
【分类号】:TU3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瞿伟廉;彭琦;;桅杆结构竖向杆件损伤位置识别的时域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7年05期

2 吴思瑶;姜绍飞;;基于DWT-FastICA和IMPSCO的时变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李继猛;陈雪峰;何正嘉;;采用粒子群算法的冲击信号自适应单稳态随机共振检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21期

4 姜绍飞;董利强;许峰;;基于振动时程响应的框架结构智能损伤检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刘鎏;闫云聚;常晓通;袭著有;;随机共振与响应灵敏度相结合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热依扎·海然;叶尔肯·加伦木汉;山拜·达拉拜;;双模非高斯噪声背景下级联双稳态随机共振信号检测[J];电讯技术;2014年09期

2 陈黎卿;张栋;陈无畏;胡芳;黄民锋;;基于微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差速器壳体轻量化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3 何正嘉;曹宏瑞;訾艳阳;李兵;;机械设备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发展与思考[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4 焦尚彬;李鹏华;张青;黄伟超;;采用知识的粒子群算法的多频微弱信号自适应随机共振检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4年12期

5 曹晖;林秀萍;;结构损伤识别中噪声的模拟[J];振动与冲击;2010年05期

6 付丽辉;尹文庆;;动态信息调整且速度可控的改进型合作粒子群算法[J];振动与冲击;2012年21期

7 焦尚彬;任超;李鹏华;张青;谢国;;乘性和加性α稳定噪声环境下的过阻尼单稳随机共振现象[J];物理学报;2014年07期

8 朱维娜;林敏;;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轴承故障随机共振自适应检测方法[J];振动与冲击;2014年06期

9 郭远晶;魏燕定;周晓军;傅雷;;S变换时频谱SVD降噪的冲击特征提取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10 尚佳栋;王祖林;周丽娜;裴睿淋;;采用随机共振增强的混合扩频信号跳频参数估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查小鹏;高耸结构风致疲劳安全预警的理论和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许峰;利用柱腹板屈曲后强度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孙自强;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大型风电机械故障诊断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陶杰;基于随机子空间方法的结构模态分析及损伤识别[D];重庆大学;2009年

2 林秀萍;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水华;环境因素下空间结构的应变模态分析[D];广州大学;2012年

4 徐霄龙;信噪比对海洋平台整体损伤检测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5 林锦州;滚动轴承早期故障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张仲海;基于随机共振的滚动轴承微弱特征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郑仕谱;基于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提取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朱维娜;随机共振参数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国;多粒子群协同优化算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易伟建,刘霞;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诊断研究[J];工程力学;2001年02期

3 刘坚;李睿;于德介;王桥医;;正向选择免疫算法在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8年07期

4 胡茑庆,温熙森,陈敏;随机共振原理在强噪声背景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唐和生,薛松涛,陈昒,王远功;基于小波变换在线结构损伤检测分析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李书进,李文华;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时变结构参数估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许珂;刘栋;;多粒子群协同进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3期

8 袁颖;林皋;闫东明;周爱红;;基于残余力向量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2期

9 程远胜;王真;;基于提高频率灵敏度的结构损伤统计识别方法[J];计算力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陈敏;胡茑庆;秦国军;安茂春;;参数调节随机共振在机械系统早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曦;基于PSO算法的结构损伤精细识别[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永刚,王太勇,李瑞欣,邹海林,郭焱;视觉信息的随机共振[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邓学欣,王太勇,冷永刚,范胜波;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方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邓学欣,王太勇,冷永刚,于宝琴;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研究[J];机械设计;2005年02期

4 谭继勇;陈雪峰;何正嘉;;采用余弦拟合的随机共振反演技术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陈明生;秦明新;孙即祥;尹中秋;宁旭;;低信噪比下融合随机共振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冷永刚,王太勇,秦旭达,李瑞欣,郭焱;二次采样随机共振频谱研究与应用初探[J];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7 王莹;李前树;;钙离子体系中显式阵发振荡随机共振[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8 庄建红;陈鑫;;非晶纳米化转变与随机共振[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夏均忠;刘远宏;梅检民;冷永刚;张卫峰;;双稳系统随机共振效应的数值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1年04期

10 张雷;宋爱国;;基于随机共振的逻辑计算理论回顾与展望[J];仪器仪表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艳梅;;关于随机共振的理论研究——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靳艳飞;;随机共振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甜;王青云;张红慧;;异质神经元和信息时滞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康艳梅;蒋耀林;;含色噪声随机共振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一个半解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康艳梅;江俊;李逸娟;;非正常扩散下单稳杜芬振子系统中的非传统随机共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宝华;陆启韶;吕淑娟;;阈下激励与噪声联合作用下肝细胞系统的内钙时空随机共振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申建伟;;自诱导随机共振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基因网络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狄根虎;许勇;张凤琴;;线性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映璧;复杂物理系统存在多样性共振[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法兵;参数调节随机共振在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周玉荣;随机共振及其在神经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建龙;随机共振的参数调节方法及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4 薛凌云;神经元随机共振机制及其在语音与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张莹;随机共振信号恢复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曾令藻;反常过程中的非周期随机共振理论[D];浙江大学;2008年

7 冷永刚;大信号变尺度随机共振的机理分析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李华锋;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的性能衡量[D];浙江大学;2003年

9 章惠全;关于随机共振及双稳态系统在信号检测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万频;随机共振在信号检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国;神经元系统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沈涛;积分发放模型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邵菊花;微弱信号检测的随机共振方法与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常海;低速重载设备的随机共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5 薛力伟;随机共振系统的参数选取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王俊琦;阈值神经元模型的随机共振[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小娜;双稳随机共振系统的实用特性研究及应用[D];燕山大学;2011年

8 江毅;水声目标检测中随机共振方法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6年

9 龚智保;一种基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的基带信号处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10 于建;随机共振在人体平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0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00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