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型钢桁架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中高剪力墙 切入点:型钢暗支撑 出处:《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为了研究内置型钢桁架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采用不同的暗柱类型及不同的暗柱和暗支撑型钢配钢率,设计制作了3片1/4缩尺、剪跨比1.8、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0的内置型钢桁架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水平往复加载试验,比较3片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试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性能、位移延性以及侧向刚度退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内置型钢桁架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试件的最终破坏形态主要为弯曲型破坏,相比于普通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其位移延性以及后期侧向刚度退化都有明显改善;增加暗柱型钢配钢率能提高试件的水平承载力,但会降低延性性能;增加暗支撑型钢配钢率能显著改善试件的延性,但承载力变化不明显,说明型钢暗支撑对改善高强混凝土中高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更为有效。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all with built-in steel truss, three 1 / 4 scale were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dark columns and different steel ratios of dark columns and underbraced sections.The shear span ratio of 1.8 and the strength grade of concrete C70 are measured by horizontal reciprocating loading tests on the specimens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ith steel truss, and the failure patterns of three specimens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are compared.Hysteretic performanc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and later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ultimate failure pattern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specimens with built-in steel truss is flexural failu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ordinary high strength concrete high strength shear walls.The displacement ductility and lateral stiffness degradation of the specimen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horizont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was increased but the ductility was de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steel proportion of the dark column, and the ductility of the specime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steel distribution ratio of the dark braced steel.However, the change of bearing capacity is not obviou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aled steel bracing i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high strength concrete medium and high shear walls.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48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CDJZR12205503)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1BB2092)
【分类号】:TU973.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静娜;曹万林;郑同亮;陶军平;张建伟;;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2 曹万林,张建伟,田宝发,宋文勇,王红城;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2年06期
3 周颖;吕西林;;智利地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震害对我国高层结构设计的启示[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5期
4 曹万林,崔立长,张建伟,董宏英,胡国振;暗支撑与其它抗震措施在剪力墙中的联合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2001年04期
5 曹万林,杨兴民,黄选明,常广勋;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一字形截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4期
6 梁兴文;辛力;邓明科;方林;张兴虎;;高强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万林;卢智成;张建伟;;三控制型核心筒悬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曹万林;张建伟;陶军平;王敏;;内藏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与钢桁架抗震性能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张建伟;曹万林;赵长军;黄选明;;带暗支撑中高剪力墙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赵长军;曹万林;常卫华;张建伟;;基于斜撑框架的暗支撑剪力墙弹塑性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曹万林;张建伟;张静娜;王敏;;内藏桁架混凝土组合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黄选明;张建伟;曹万林;彭立新;杨旭东;;钢筋混凝土非工程轴方向受力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7 黄选明,曹万林,吕西林;不同型式暗支撑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8 曹万林,黄选明,卢智成,吕西林;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核心筒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9 曹万林;张建伟;常卫华;黄选明;赵长军;;带暗支撑双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10 张静娜;曹万林;郑同亮;陶军平;张建伟;;内藏钢桁架混凝土组合中高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曹万林;张建伟;田宝发;;带暗支撑剪力墙体系抗震研究及应用[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万林;张建伟;田宝发;;带暗支撑剪力墙体系抗震研究及应用——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4年
3 曹万林;张建伟;黄选明;卢智成;;带暗支撑短肢剪力墙及核心筒抗震研究与应用——第十四届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4 曹万林;卢智成;常卫华;;三控制型核心筒部分悬挂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5 黄选明;卢智成;张建伟;曹万林;;带暗支撑L形短肢剪力墙抗震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0年
6 曹万林;张建伟;董宏英;;具有多道抗震防线的带暗支撑剪力墙结构体系[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劳晓春;RC矩形截面剪力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其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初明进;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黄仕香;混凝土结构落层倒塌碰撞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董宏英;带暗支撑双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及设计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5 白亮;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马欣伯;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杨玉东;T形截面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试验研究及弹塑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晓蕾;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模型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戚永乐;基于材料应变的RC梁、柱及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指标限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鸿亮;带约束拉杆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君;钢纤维混凝土剪力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周世忠;钢纤维局部增强高强混凝土边节点梁端的抗震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3 郑海;预制预应力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ABAQUS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孙思为;带暗支撑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及变形指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尤培波;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夏昊;低轴压比单排双向配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性能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7 吴涛;空间钢构架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张智超;基于ABAQUS的单排配筋剪力墙构件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9 杨鹏;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胡晓;巨型钢框撑—组合钢板剪力墙筒体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D];广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涛;浅述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4期
2 曹万林,董宏英,刘春燕,张建伟,施一雷;钢筋混凝土带支撑框架与带暗支撑剪力墙性能比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曹万林,黄选明,卢智成,吕西林;钢筋混凝土带暗支撑核心筒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5年03期
4 曹万林;张建伟;常卫华;黄选明;赵长军;;带暗支撑双肢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5 卢文胜;苏宁粉;丁鲲;吕西林;周颖;;立面收进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3期
6 李刚,程耿东;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结构目标性能水平[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张晋,吕志涛;短肢剪力墙筒体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8 ;Shake table testing of a multi-tower connected hybrid structure[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09年01期
9 刘航,蓝宗建,庞同和,孟昭沛,刘瑗琏,温峰;劲性钢筋混凝土低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1997年05期
10 乔彦明,钱稼茹,方鄂华;钢骨混凝土剪力墙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199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万林;张建伟;田宝发;刘建民;胡国振;;钢筋砼带暗支撑开竖缝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2 张建伟;曹万林;王洪星;田宝发;高树军;;带暗支撑双功能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宏;胡立黎;赵冉;蒋晓燕;;组合深梁填充钢框架滞回性能试验[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年05期
2 刘义;赵鸿铁;薛建阳;陈宗平;;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3 戎贤;李金钢;樊少飞;;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的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黄勇;杨想红;刘静;;组合空腹板架结构中方形钢管剪力键拟静力试验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斌;高春彦;;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S2期
6 高春彦;李斌;;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比较研究[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7 聂建国;樊健生;黄远;周炜;汪大绥;陆道渊;;钢板剪力墙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09期
8 李涛;邵永波;;主管壁加厚方钢管T型节点滞回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1年04期
9 王来,王铁成,齐建伟,史丙成;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杨娜;乔磊;陈爱国;;楔形H型钢短柱循环荷载试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来;王铁成;尹燕霞;邓們;;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恢复力模型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完海鹰;曹靖;;双腹板、顶底角钢半刚性节点在周期荷载作用下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斌;高春彦;;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4 陈方明;卢葭;李龙春;;某特种工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关键节点试验研究[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赵俊贤;丁玉坤;张耀春;;单斜式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黎明;陈志华;姜忻良;李宁;;矩形钢管混凝土动力性能研究现状[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辛立民;王铁成;张凌;;损伤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加固后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8 张建伟;丹姗;曹万林;池彦忠;;带暗支撑再生混凝土中高剪力墙振动台试验研究[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1年
9 林晓康;韩林海;;火灾作用后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滞回性能的初步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10 黄晓宇;王铁成;杜喜凯;陈敖宜;;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的试验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来;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郭蓉;加固方钢管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张扬;Y型矩形管节点滞回性能与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霍静思;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5 刘涛;箱形截面构件相关稳定承载力及滞回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彭晓彤;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7 颜鹏;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夏训成;火电厂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郭秉山;钢框架梁柱腹板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汪明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弹塑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钢;加固后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陈远峰;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岳健广;H型钢空间钢桁架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4 史丙成;方钢管混凝土框架滞回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5 张永生;半刚性节点的实验研究与滞回模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丁磊;开洞开缝钢板剪力墙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邓椿森;高强度钢材压弯构件滞回性能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杨苏;双腹板顶底角钢连接的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庄金平;FRP加固火灾后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10 张卫东;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2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0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