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2:30

  本文选题:科学发展观 切入点:生态科技新城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城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城建设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新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从本质上说,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探索,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选择,也是科学发展观的践行模式之一,深入研究生态科技新城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方面,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有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科学的理论支撑。总的来看,中国传统生态和科技思想以及西方生态和科技思想,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提供了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科技理念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阐述,以及科技创新理论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给予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生态科技新城建设也有其现实基础与客观要求。例如,全球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新型工业的发展,为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提供了契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工业园的出现,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提供了现实基础;城市化扩张,经济转型与产业技术升级,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等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给当代高新科技园区走生态转型之路、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提出了客观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著名的生态科技新城都是在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例如,美国硅谷、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日本筑波科技城和新西伯利亚科技城等。这四大著名科技园区的建设实践一方面指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以高科技带动城市产业集群发展、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科技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向生态科技新城转型。同时,也提供了可供中国建设生态科技新城借鉴的经验: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作用相结合、倡导低碳产业发展、注重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建设良好文化与生活条件。 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要摈弃传统的、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目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要求;科技、生态、城市高度融合的价值选择。此外,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基于实践进行“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这样才能兼顾方方面面的问题,才能符合整理战略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建设生态科技新城,要坚持三大基本理念,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生态园区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还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即“规划引领、生态为本、科技为翼、产业支撑、多元融合”。同时,建设生态科技新城,,还要进行全面的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已经有些城市在生态科技新城建设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走出了较为成功的模式。例如,天津中新生态科技城的产业新城模式、东滩生态科技城的田园新城模式、京津生态科技新城的资源新城模式和大连的智慧新城模式。这些模式为南昌高新区建设生态科技新城提供了可从借鉴的经验。从现实情况来看,南昌高新区经济高速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这说明已经具备了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基础与条件。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本质上来说就是生态城、科技城与新城的有机结合。因此,南昌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实践,必须始终围绕生态建设与科技园区有机结合以及科技园区与新城建设有机结合来进行。当然,要有效地推进南昌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保障措施的支撑。具体来说,政府应积极推进投融资制度改革,强化项目与政策支撑,推动孵化环境建设,健全规划实施与监督,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渠道。
[Abstract]: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is a long - term plan for the people ' s well - being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city construction mode that respects the nature , conforms to the nature , protects the nature , and tries to build the beautiful China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

On the one hand ,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city has rich thought source and scientific theory support . Generally speaking , Chinese traditional ecology and technology thought and western ecology and technology thought have provided an ideological sour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he idea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central leadership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CPC ) ,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On the other hand ,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town also has its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objective requirement . For example , the rise of 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ove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y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tech new city .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emergence of eco - industrial park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our country have provided a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Urbanization expansion ,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technology upgrading ,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livable cities and other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 development , to the contemporary high - tech park the way of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city put forward objective requirements .

In view of the world , many famous eco - tech new cities are gradual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 For example ,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the four fam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has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 , that is , the high technology driv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dustry cluster , the industry and the cit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dustry clust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city to th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t the same time , it also provides th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the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 At the same time , it also provides the experience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uld discard the traditional and backward values , set up the right , and promot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In particular ,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re value pursuit of people - oriented .
The value goal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The value requirements of comprehensive ,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In addition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 involving many aspects . It needs to carry out " top - down " top - level design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so a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rangement strategy . On the other hand ,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hree basic principles , namely , organic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ecological park and organic integr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China , some cities have made useful attemp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and have come out of the more successful mode . For example ,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anchang Hi - tech Zon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ity of eco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Nanchang High - tech Zone .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1;TU984.1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百选 ,任林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风沙源治理[J];中国林业;2004年11期

2 林乐;用科学发展观引导磷复肥工业健康发展[J];磷肥与复肥;2004年04期

3 苏文清;关于稀土产业科学发展观的思考[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10期

4 葛金田;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中国城市化进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5 任洁;关注科学发展观的两条主线——谈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金磊;浅议树立国家安全减灾的科学发展观[J];学会;2004年11期

7 汪凌云;;安全生产与科学发展观[J];农药市场信息;2004年10期

8 王世成;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轻工企业信息化——在中国轻工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中华纸业;2005年01期

9 李志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年04期

10 樊小贤;略论生态文明建设[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莉娜;卢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以温州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2 徐慎庠;;中医外治科学发展刍言[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3 葛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油田档案事业发展[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4 王宝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志澄;;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6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卫国;;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马国馨;;新焦点和科学发展观[A];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世贵;;科学发展观:我党发展理论的创新[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10 张伟红;徐青;阎亚男;;沂蒙精神与科学发展观[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超;厚积薄发“创新园” 北科建科技新城1号作品嘉兴亮相[N];中国建设报;2011年

2 李辉;济宁高新区确立“科技新城”发展内涵及建设重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3 大众;济宁高新区全力全速打造科技新城[N];经理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纪爱玲;中山火炬科技新城强势崛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5 市委政研室 吕文君 郭雁 本报记者 姜雪松;北跃:北国水城 科技新城[N];哈尔滨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强势崛起[N];青岛日报;2010年

7 张广传 杨丹;胶州湾畔崛起青岛第三代生态科技新城[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朱敏 钱钢 余宽平;镇江科技新城“企企联姻”优势互补[N];镇江日报;2010年

9 刘元波 记者 李丽云;大庆高新区“十二五”倾力打造“科技新城”[N];科技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戈清平;“十二五”目标:建设环杭州湾现代化科技新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向军;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生态科技新城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4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徐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及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乔恒;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彩华;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玮;杭州滨江科技新城的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

本文编号:1709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09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