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与螺旋管式相变蓄热耦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地源热泵 切入点:蓄热 出处:《太阳能学报》2014年07期
【摘要】:针对地源热泵供热节能及不同地区峰谷电价政策,设计并搭建与地源热泵耦合的螺旋管式相变蓄热实验台,并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监测蓄热装置工作参数及螺旋圈内、外,螺旋圈之间相变材料的温度场、蓄热过程发生相变的过程等,分析相变材料的蓄热特点和不同工况对蓄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管周边相变材料发生相变的速度最快,且可成导热与自然对流的耦合作用,自然对流对相变过程的影响最大。因此蓄热装置中的螺旋管应尽量放置在下部,可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缩短蓄热的时间,节约能源。
[Abstract]:Aiming at the energy saving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GSHP) and the policy of peak and valley price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helical tube heat storage experiment platform coupled with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is designed and built,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is carried out.By monitoring the working parameters of the regenerator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piral ring and the process of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heat storage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al storage of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on the heat storage process a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transition occurs at the fastest speed around the helical tube and can be coupled with heat conduction and natural convection, and the natural convection has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Therefore, the helical tube in the heat storage device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lower part as far as possible, which can improve the heat storage efficiency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shorten the heat storage time and save energ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地热研究培训中心;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分类号】:TU83;TK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王季楼;;冰蓄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经济性比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王哲斌;许淑惠;严颖;;石蜡相变蓄热过程数值模拟[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章欣;刘宣;周昭茂;;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及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4期
4 刘寅;周光辉;;冰盘管排列密度对蓄冷速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8年02期
5 张曼;方贵银;吴双茂;杨帆;;分离式螺旋热管蓄冰过程动态特性模拟[J];低温与超导;2008年08期
6 刘旭;方贵银;吴双茂;;分离式热管蒸发段充冷过程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08期
7 吴双茂;方贵银;刘旭;;球形堆积床蓄冷空调系统实验性能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9年09期
8 张素芬;唐超权;陈振乾;;自然分层型水蓄冷槽布水器速度场的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S1期
9 喻树娟;谭淑娟;徐国跃;侯海丽;陈俊超;;石蜡/SiO_2气凝胶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01期
10 梁坤峰;王林;张林泉;王全海;;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能耗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晓燕;刘家庆;高霞;马最良;;蓄冷空调纳米复合相变蓄冷介质及分散稳定性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昊;王芳;李琳;胡红松;;小型蓄能热泵空调机应用的经济性分析[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卢晗;楚广明;;水蓄冷与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比较[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第13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军;王瑾;刘金松;;共晶盐相变蓄能材料化学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方贵银;张曼;杨帆;吴双茂;;四丁基溴化铵相变蓄冷材料热性能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娟;;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热物性及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金辉;芮火根;;台佳水源热泵机组的节能应用——非共用蒸发器型冰蓄冷水源热泵介绍[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8 史晓波;于庆波;;国内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叶;刘圣春;朱春元;李兰;;刮削式制冰装置内溶液相变结晶过程的模拟研究[A];第六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晓燕;常规空调工况用相变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姜珊;最优控制在发酵过程和冰蓄冷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宏丽;相变蓄热材料研发及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4 胡涛;地源热泵控制策略理论与系统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丘晓琳;丙烯酸树脂基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马艳红;相变温度可调的储能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孔祥飞;相变蓄冷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郭少朋;移动式余热利用系统蓄热器实验和模拟研究及经济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胜力;张东;肖德炎;向阳;;脂肪酸相变储能材料热循环行为的试验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年01期
2 吴晓森;张学骜;刘长利;吴文健;;相变材料应用于红外热成像假目标的初步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6年03期
3 樊耀峰,张兴祥,王学晨,牛建津,蔡利海;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4 林怡辉,张正国,王世平;硬脂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J];广州化工;2002年01期
5 朱恂,廖强,李隆键,龚伟;添加物对石蜡相变螺旋盘管蓄热器蓄热和放热性能的影响[J];热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6 王芳;郑茂余;李忠建;雷帮伟;;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J];太阳能学报;2006年12期
7 陈超;王秀丽;刘铭;尚建磊;;中温相变蓄热装置蓄放热性能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7年10期
8 张静;丁益民;陈念贻;;以棕榈酸为基的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盐湖研究;2006年01期
9 张富丽;热防护服的微气候冷却系统综述[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2年03期
10 唐刚志;李隆健;崔文智;沈斌;;针翅管式相变蓄热器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1721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2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