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华侨城创意园优化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 华侨城创意园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创意产业兴起与发展,迅速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创意园是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能够推动创意产业迅速成长。在国家全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出现创意产业园建设热潮。然而,有些创意产业园已沦为普通的商业区,说明这些园区并没有朝着应有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衰退。因此,研究创意产业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园区走向衰落,推动园区走向成熟是目前园区建设的关键问题。 本文以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切入点,,围绕着华侨城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演化展开,遵循“基础理论——创意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华侨城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分析——优化策略分析”的研究思路。首先,以产业集群概念及其生命周期为研究起点。产业集群是以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为标志,其生命周期是企业行为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特征的改变过程。这个过程可具体描述为:萌芽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的生命周期过程。其次,在认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根据创意产业的特点对创意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会在成熟期后出现蜕变或转型阶段,因而本文的结论之一,创意产业集群有两条成长路径:产业蜕变和创新循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创意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两类创意园的发展趋势:以消费为主导的创意产业园和以创作为主导的复合型园区。再次,根据华侨城创意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研究,对比创意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判断园区的发展阶段仍处于成长期。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的对比分析,预判华侨城创意园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会走向以创作为主导的复合型园区。最后,结合产业发展影响空间变化的特点,从产业构成和空间布局对华侨城创意园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华侨城创意园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前景。 笔者希望通过对创意园发展规律的研究以及华侨城创意园的研究,对处在产业转型期中的中国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提供借鉴。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指导下,对创意产业园的产业和空间进行正确引导,使创意产业集群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指导中国创意产业向前发展。
[Abstract]:Since the 20 th century,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y has rapidly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of economy.Creative Park is the carrier of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rapid growth of creative industry.In the context of the state's ful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creative industry park construction upsurge appeared in various places.However, some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have been reduced to ordinary business districts,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not moving in the direction they should be, but are heading for recession.Therefore,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law and trend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 to take measures to avoid the decline of the park and to promote the maturity of the park are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at present.Based on the life cycl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overseas Chinese cities.Follow the research idea of "basic theory-life cycle analysis of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of overseas Chinese city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optimization strategy analysis".First of all,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its life cycle as the starting point.Industrial cluster is marked b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nterprises, and its life cycle is a changing process of enterprise behavior with periodic and regular characteristics.This process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life cycle process of budding, forming, growing and maturing.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v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ife cycle of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It is found that the industry with "creativity" as the core will change or transform after maturity. Therefore, one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is that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has two growth path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cycle.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cases of foreign creative park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wo kinds of creative parks: the creative industry park dominated by consumption and the compound park dominated by creation.Thirdly,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verseas Chinese city creative park,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fe cycle of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we judge that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the park is still in the growing stage.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end and typical cases, this paper prejudg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verseas Chinese city creative park, which will be a composite park dominated by creation.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ffecting the spatial chan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industrial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layout to provide a broader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city creative park.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 in China in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law of creative park and the research of overseas Chinese city creative park.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life cycle theory of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industry and space of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s are correctly guide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s and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兆量;对生态城市的探索──深圳华侨城的启示[J];华中建筑;1995年03期
2 ;人·事[J];城市住宅;2009年08期
3 陈中罕 ,颜进;项目管理助力华侨城——深圳华侨城盐田旅游项目信息化案例[J];建设科技;2005年07期
4 缪惟民;;“华侨城(亚洲)控股”和BHS携手[J];上海包装;2008年12期
5 ;东部华侨城天麓[J];城市住宅;2011年04期
6 ;精选楼盘考察[J];建筑知识;2005年05期
7 ;北京世纪华侨城旅游主题社区学校[J];建筑创作;2008年09期
8 吴李艳;李博;;公用与私营——论城市公共空间的企业开发模式[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4期
9 ;东部华侨城网络建设——管理更轻松,业务更畅通[J];智能建筑;2009年11期
10 孟岩;刘晓都;李文海;林祥杰;丁钰;王鲲;黄妙艳;万正炀;王怡纯;吴凯茂;代扬;;华侨城东厂区改造暨OCAT[J];城市环境设计;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真心真情 营造民族团结大家庭[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2 章牧;;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旅游区建设模式研究——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例[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3 李怡婉;韩娇;朱鑫月;;深圳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的规划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昌兵;;打造创意精品 铸就中国创意产业辉煌[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曾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关键——发展创意设计产业[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6 朱旋旋;;创意设计解“毒”生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7 濮延博;;创意设计的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大会发言[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郭先登;;在大文化建设中推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张忷英;笪祖秀;;我国创意阶层的崛起及构建对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梅;“绿色”笼罩华侨城[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中国楼市记者慈冰;“华侨城再造”剑指全国[N];中国建设报;2004年
3 记者 吴晓梅;江苏泰州华侨城试业[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黄立群 刘永彬 赖敏;姜堰旅游:乘泰州华侨城之翼腾飞[N];新华日报;2010年
5 见习记者 张晓玲;华侨城净利增八成[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本报记者 胡钰;华侨城再战迪斯尼[N];华夏时报;2009年
7 记者 朱文彬;华侨城A拟与日本环球影城合资设立公司[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小千;华侨城黯然别“三孔”[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9 中国楼市记者 伍文龙;华侨城模式破茧[N];中国建设报;2004年
10 刘畅;华侨城集团进军北京[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雪斌;中国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艳;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意扩散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钱磊;试论创意的基本命题及其逻辑关系[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解柠羽;美日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登佐;创意经济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胡毋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力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华正伟;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刘笑冰;北京市创意农业需求分析与发展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9 汝安;武术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李薇;中国创意产业规制的均衡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景;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华侨城创意园优化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肖明;旅游综合体项目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徐斌;主题街区战略选择模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季好;华侨城酒店集团品牌战略及实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陈静;主题公园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鲍春晓;主题公园集群竞争力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王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8 郑桂玉;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思考[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9 赵迪;关于创意产业引领时尚生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梦妮;创意产业园的建筑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9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4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