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骨料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绿色生态混凝土 + 再生骨料 ; 参考:《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由建筑业产生的建筑垃圾也空前增加,巨量的建筑垃圾除处理费用相当惊人外,且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公害也很多。再生混凝土是一种以再生骨料、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材料配制的植生型混凝土。这种混凝土一方面解决了大量混凝土废弃物处理困难和由此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的垃圾清运费用和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保护了生态环境,保护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混凝土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l)节约资源、能源;(2)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3)可持续发展,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因此,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凝土”,同时混凝土生产及施工技术必须向大量节约资源、能源、减轻地球环境负荷及维护生态平衡的具有最新、最高技术水平生产经营方式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绿色生态混凝土的研究正代表了这一最新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利用再生骨料配制绿色生态混凝土,使其具有高有效空隙率、高强度、低碱度、高利废率和良好的耐久性能,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绿色生态混凝土有效空隙率、抗压强度、碱环境及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的配合比;研究选择既能适合生态混凝土植被生长要求,又能适应本地区特点的植物;研究设计适合不同工程应用的种植构造,并配制相应的营养土浆;研究施工工艺并将绿色生态混凝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以验证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waste from building industry also increase rapidly, in addition to a huge amount of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costs quite amazing, and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ocial hazards. A lot of recycled concrete is a kind of recycled aggregate, industrial wast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plant type concrete. This on the one h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 large number of concrete concrete waste treatment difficulties and the resulting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save a lot of garbage removal costs and processing costs; on the other hand can reduce the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stone and s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protec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recycled concrete can meet the proposed world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green" three meanings: (L) save resources and energy; (2) without damaging the environment, more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3) The exhibition,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not to harm the ability of future generations to meet their own needs. Therefore, it is a ki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concrete", at the same time, concret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ust be to save a lot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reduce the earth environment load and the maintenance of ecological balance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he highest technical level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of green ecological concrete represent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paper mainly use the reclaimed aggregate green ecological concrete, which has high effective porosity, high strength, low alkalinity, high utilization of waste and good durability,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the research of green ecological concrete effective porosity, compressive strength, impact resistance and alkali environment factors for resistance and identify the best mix; suitable selection of ecological concrete vegetation growth requirements, and can adapt to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 planting structure design for differ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nutrient soil slurry;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green ecological concrete us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山,刘选举;生态混凝土净水机理及其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年04期
2 ;生态混凝土[J];施工技术;2004年07期
3 周斌,王发洲,张运华;植物相容性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8期
4 王顺强;张红娟;;生态混凝土[J];混凝土;2006年01期
5 纪荣平;吕锡武;李先宁;;生态混凝土对富营养化水源地水质改善效果[J];水资源保护;2007年04期
6 张开猛;蒋友新;谭克锋;;生态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展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7 邱潮龙;;浅谈生态混凝土在福建的应用[J];福建建材;2008年02期
8 董卫锋;王仲旭;;生态混凝土应用现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周宏敏;柴俊;郭迪;;绿色生态混凝土技术及其研究现状[J];混凝土;2008年05期
10 石从黎;王智;张意;;生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化建;孙恒虎;;生态混凝土研究进展[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王智;钱觉时;张朝晖;石从黎;;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及存在问题[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鹏程;舒茂;李继涛;梁玉红;;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4 张鹏程;舒茂;李继涛;梁玉红;;现浇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A];2011全国水工泄水建筑物安全与病害处理技术应用会刊[C];2011年
5 樊建超;;植物相容型生态混凝土力学试验与应用前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荣进;刘荣桂;颜庭成;陈妤;雷丽恒;;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A];“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志山;陈荷生;;生态混凝土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环境整治中的应用[A];太湖高级论坛交流文集[C];2004年
8 邢振贤;闫翠英;王丽梅;;无砂大孔生态混凝土的技术性质试验分析[A];第三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专刊[C];2011年
9 王子明;崔素萍;兰明章;;生态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吴骏;科技部门积极推介生态混凝土新技术[N];宜兴日报;2008年
2 兰峰;华育永成公司推广使用新型生态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10年
3 元强;江苏宜兴推广新型生态混凝土[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许元强;追寻理想的绿洲[N];无锡日报;2009年
5 俊康 娜姿 陈丽;把“绿色”梦想变成现实[N];宜兴日报;2010年
6 记者 赵关良;生态混凝土使污水变清[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蒋冬青;生态混凝土及其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庆刚;生态混凝土水分保持与供水措施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2 颜小波;多孔生态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3 汲博生;大孔生态混凝土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4 万炜;透水性生态混凝土的制备及抗冻性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5 袁建焘;用于海洋环境的生态混凝土制备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3年
6 王兴昌;利用废弃粉煤灰配制生态混凝土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7 陈树建;再生材料生态混凝土配制技术及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8 杨聪强;再生骨料绿色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9 吴磊;生态植草混凝土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5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65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