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磷尾矿电阻率与其力学性质关系的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03:23

  本文选题:土力学 + 磷尾矿 ; 参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10期


【摘要】:以磷尾矿为对象,采用二相电极法,研究含水率、干密度、温度等因素对磷尾矿电阻率的影响。利用改装的三轴剪切仪对磷尾矿试件进行三轴剪切试验的同时,测量电阻率的变化,获得磷尾矿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初始电阻率的关系,以及磷尾矿应力 应变 电阻率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磷尾矿的电阻率随着含水率、温度、干密度的增加呈递减的趋势;磷尾矿的初始电阻率与剪切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呈负相关性;在三轴剪切压缩过程中,磷尾矿的电阻率随着应变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Abstract]:The effects of water content, dry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were studied by two-phase electrode method. The change of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was measured by triaxial shear test with a modified triaxial shear me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hesion and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f phosphorus tailings and the initial resistivity was obtained. And the relation curve of stress strain and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temperature and dry density, the initial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hear strength, cohesion and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iaxial shear compression, the initial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hear strength, cohesion and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The resistivity of phosphorus tailings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i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东京大学土木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363)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
【分类号】:TU41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秀军,刘涛,贾永刚,黄潇雨;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1期

2 曾向农;黎建华;石昌智;;高密度电阻法在矿山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矿冶工程;2010年03期

3 马海涛;吴永锋;王云海;李全明;;尾矿坝浸润线的坝面快速观测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4 欧孝夺;黄展案;柳子炎;潘鑫;;附加电场条件下吹填土的电性响应[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1期

5 保华富,张光科,龚涛;尾矿料的物理力学性试验研究[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9年05期

6 尹光志;张千贵;魏作安;王文松;耿伟乐;;孔隙水运移特性及对尾矿细观结构作用机制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殷家瑜,赖安宁,姜朴;高压力下尾矿砂的强度与变形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80年02期

8 张超;杨春和;白世伟;;尾矿料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6年01期

9 付伟;汪稔;胡明鉴;向焱红;;不同温度下冻土单轴抗压强度与电阻率关系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1期

10 周蜜;王建国;黄松波;豆朋;张丽镪;姚伟;;土壤电阻率测量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丽莉;齐吉琳;马巍;;冻融作用对土结构性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强度变化[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2 张式深,龚茂波;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力学特性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3 孔宪京;潘建平;邹德高;;尾矿坝液化流动变形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孙亚坤;刘玉强;能昌信;董路;;污染土电阻率特性及电阻率法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2期

5 张震斌;;宽甸县下甸子铁选厂尾矿库地球物理测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李伟;;高密度电法在河流挡墙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2年01期

7 李冬;叶银灿;陈培雄;陈小玲;吕小飞;;宁波外海陆架沉积物电阻率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10年05期

8 周蜜;王建国;范璇;黄松波;豆朋;王岩;;珠三角地区的土壤电阻率温度修正模型[J];高电压技术;2012年03期

9 徐良;柴寿喜;魏厚振;张瑞敏;;玄武岩残积土综合原位测试与分析研究[J];工程勘察;2012年10期

10 常方强;涂帆;;闽南水泥土电阻率特性的试验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欣;张家生;刘聪聪;;尾矿料的力学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尾矿库安全运行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志彬;刘松玉;冯松涛;;黄土湿陷试验过程中的电阻率分析[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井彦林;仵彦卿;林杜军;王志杰;秦喜文;;非饱和黄土的视电阻率与其工程性质关系研究[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孟祥梅;贾永刚;常方强;宋敬泰;侯晓冬;;振动导致黄河口海床电性变化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凤江;土工织物增强尾矿砂的力学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2 钱玉林;堤防振动沉模防渗墙材料与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益振;基于三轴试样局部变形测量的土体应力应变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井彦林;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黄土湿陷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玉池;边坡失稳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虞海珍;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钙质砂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潘建平;尾矿坝抗震设计方法及抗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谭钦文;中线法高堆尾矿坝优化理论及其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王汝恒;巨型框架结构—筏基—砂卵石地基的静动力共同作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付伟;单轴压缩与冻融作用下粉质粘土电阻率特性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茜;基于电导率判定黄河三角洲悬浮泥沙浓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马媛媛;生活垃圾渗滤液污染土电阻率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袁铁柱;粗粒土的静力特性试验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梓光;露天采坑内尾矿充填体力学性能监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彪;应用FLAC3D研究分析尾矿堆积坝渗流稳定性[D];南昌大学;2010年

6 翟文龙;细粒尾矿高堆坝抗震液化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何华;滑坡主体介质激电特征的物理模拟与仿真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樊鹏斐;细粒尾矿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孙亚坤;铬污染土壤电学特性及电阻率法监测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孙陶;紫坪铺面板坝筑坝料应力—应变特性研究和坝体计算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营光;丁凯;马彦晓;;强电场作用下极细颗粒黏土渗流特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张震夏;堤坝隐患检测的方法与仪器[J];大坝与安全;2004年01期

3 吴献,吴勃,田军,唐春安;石墨混凝土应变与电导率关系的理论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郭秀军,刘涛,贾永刚,黄潇雨;土的工程力学性质与其电阻率关系实验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1期

5 李金铭,张春贺,肖顺;水污染的导电性和激电性与污染浓度变化关系的几个实验结果[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6 尹光志;李愿;魏作安;敬小非;张千贵;;洪水工况下尾矿库浸润线变化规律及稳定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缪林昌,刘松玉,严明良,徐飞;水泥土的电阻率特性研究[J];工程勘察;2000年05期

8 王宇玺;肖宏跃;雷宛;贺智娟;;高密度电法探测未知目标体的技术及其效果[J];工程勘察;2009年11期

9 李军;马新龙;;高密度电法在水库大坝塌陷勘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10年01期

10 李万升,高建生,,王治平;中国尾矿坝地震安全度(8)─—大石河尾矿砂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乃光,姚孝新,陈楻;中国五条断裂断层泥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J];中国地震;1985年04期

2 耿乃光,郝晋f,李纪汉,刘晓红,蔡戴恩,方亚如;断层泥力学性质与含水量关系初探[J];地震地质;1986年03期

3 潘一山,杜广林,张永利,王来贵,章梦涛;煤体振动后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5期

4 葛庭燧;;金属中的内耗与金属的力学性质的研究[J];科学大众;1957年05期

5 于德海;彭建兵;;三轴压缩下水影响绿泥石片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6 徐小丽;高峰;沈晓明;金春花;;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及微孔隙结构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6期

7 Л.И.列兹尼可夫 ,朱仙顺;“固体的性质”的教学[J];物理通报;1957年02期

8 陈槞,姚孝新,耿乃光;红河断裂带断层泥基本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J];地震学报;1985年01期

9 姚环;粘性土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徐小丽;高峰;高亚楠;谢和平;;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变化及结构效应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丽;郭玉明;;果蔬生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徐林生;张占海;;分数维在砂岩力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3 闫立宏;;水对煤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田田;高玉蕊;肖忠党;;肌动蛋白的单分子力谱研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候汝欣;;《砌体基本力学性质试验方法》中几个技术问题的确定[A];砌体结构研究论文集[C];1988年

6 信礼田;何翔;李占田;刘建武;;砂岩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质[A];第四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4年

7 王冉;;果蔬营养物质与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模佳;;金属力学性质与材料微结构关系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王绳祖;;从岩石的力学性质认识史展望地震研究[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10 陈少勇;;开阳磷矿息烽重钙厂地基红粘土力学性质参数分析[A];工程地质勘察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小丽;温度载荷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演化及其微观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王雪剑;前列腺癌生物力学性质的改变与其细胞恶性表型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3 麻沁甜;客体分子影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抗压性能的计算化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黄艳辉;毛竹纤维细胞力学性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张春雷;基于水分转化模型的淤泥固化机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裕江;基于应力场—形变场耦合的围岩力学性质演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韩海波;旋转电磁效应对海水结构和动力学性质影响机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凤颖;煤岩力学性质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及应用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文才;计及表/界面效应的含夹杂粘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质[D];宁波大学;2009年

5 赵冬冬;第一性原理对Ni-P体系的热力学和力学性质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刘丽波;化学腐蚀地基土性质试验及承载力数值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王国强;Ca_(10)(PO_4)_6(OH)_2-Al_2O_3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赵婷;“S”型海洋管道铺设中的力学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刘丽花;地铁隧道施工期非饱和土体沉降变形的注浆加固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婷;关于软粒子在力场中响应的计算机模拟[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76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776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1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