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体系中3种微量类固醇雌激素的竞争降解及同趋转化
本文选题:UV系统 + 雌酮 ; 参考:《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采用UV体系(UV、UV/H2O2和UV/H2O2/TiO2)降解水中同时存在的3种微量类固醇雌激素雌酮(E1)、17-β雌二醇(E2)和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结果表明,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通过不同UV系统对比发现,关键因素对混合污染降解的影响顺序为H2O2光强TiO2.E1光解特性良好,在混合基质中可优势降解;E2和EE2直接光解效果较差,优劣顺序受到光强的影响,光强升高EE2略占优势.H2O2和催化剂TiO2的投加可提高3种物质的降解效果及降解速率常数,但竞争条件下E2和EE2的去除率提高有限.E1,E2和EE2的光化学降解过程具有相似的转化趋势,均可生成与E1结构类似的副产物.
[Abstract]:The degradation of three trace steroid estradiol (E1- 尾 estradiol) and 17- 伪 ethylestradiol estradiol (E2) and 17- 伪 ethynyl estradiol (17- 伪 -ethylestradiol) in water by UV system UV / H _ 2O _ 2 and UV / H _ 2O _ 2 / TIO _ 2)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s. The order of influence of key factors on the degradation of mixed pollution is that the phot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H2O2 intensity TiO2.E1 are good, and the direct photolysis of E2 and EE2 can be preferentially degraded in the mixed matrix,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light intensity. The addition of H _ 2O _ 2 and TiO2 could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and degradation rate constant of three substances, but the removal rate of E _ 2 and EE2 could be increased by a limited amount of E _ 2 and EE2 under competitive conditions. The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E _ 2 and EE2 had a similar trend. All of them can produce by-products similar to E1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水资源环境研究所;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浦江县固废管理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468,5100826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2E08013) 浙江工业大学校基金重点项目(1101106040408)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d131202)
【分类号】:TU99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松;高乃云;马晓雁;楚文海;蒋增辉;;上海市原水及地表水中SEs调查及风险评估[J];中国给水排水;2013年15期
2 常红,胡建英,邵兵,徐烨,高建峰,董民强;固相萃取-LC-MS法检测水中痕量雌激素[J];环境化学;2003年04期
3 邵晓玲;马军;文刚;;松花江流域某自来水厂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调查[J];环境科学;2008年10期
4 刘超;强志民;张涛;毛国兵;;紫外光和基于紫外光的高级氧化工艺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5 金涛;吕学敏;曾一凡;张冰冰;马鲲鹏;姜朴;唐非;;江苏某地长江、太湖水源水及出厂水中有机物雌激素活性的比较[J];环境科学;2013年04期
6 李青松;高乃云;马晓雁;蒋增辉;;南方某水厂处理工艺过程中甾体雌激素的变化规律[J];四川环境;2011年03期
7 宋文婷;陆光华;李湘鸣;张海珍;秦健;;长江(南京段)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5期
8 徐涛,肖贤明,刘红英;UV/H_2O_2光化降解水中邻二氯苯的反应机理[J];中国环境科学;2004年05期
9 李青松;高乃云;马晓雁;赵建夫;朱志良;;UV/H_2O_2工艺降解水中17α-乙炔基雌二醇[J];中国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10 黎雷;高乃云;胡玲;赵建夫;李晔冬;;阴离子对UV/H_2O_2/微曝气工艺降解双酚A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秋花,赵中一;二氧化钛光电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5年02期
2 吴雪平,李明;天葵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3 郑立庆;方娜;刘国光;姚琨;;农药在环境中的光化学降解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4 陆长根;梁呈元;李维林;;椒样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5 俞俊;谢慧明;杨毅;赵华锋;朱霖;潘见;;焦香葵花籽挥发性成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6 李学德;花日茂;汤锋;唐俊;;几种化学物质对水中百菌清光解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7 王云美;王元忠;张仲凯;;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8 魏东洋;刘芬;许振成;李杰;;降解氯苯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9 刘晓爽;赵岩;张连学;;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10 顾锡峰;;基于CO_2超临界萃取技术的康藏荆芥精油的提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元;李亚峰;;双元素共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周昕;王江涛;谭丽菊;;青岛李村河-胶州湾流域水体中雌激素的研究[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正夫;王向明;山祖慈;周亚康;;恶臭物质变化规律初探[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胡浩斌;郑尚珍;宋志军;沈序维;;石油醚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茵陈挥发油的比较[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胡浩斌;郑尚珍;郑旭东;;东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陶红;蔡孝辉;郝思秋;曾佳思丹;王璐;;Ti/13X/MCM-41微/介孔光催化材料去除水中双酚A的机理[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7 徐莹;许振良;游文婷;冯斐;;H_2O_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水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董静;王弘;陈世忠;万乐人;端裕树;;葸醌类化合物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9 李雨;彭金辉;雷鹰;张利波;郭胜惠;夏洪应;;微波-活性炭法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后出水实验研究[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10 甄汉深;丘琴;石琳;黄小秋;;广西匙羹藤石油醚浸泡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平;鼠李糖脂作用下17α-炔雌醇在水/底泥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有效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朱立才;植物多酚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慧;水环境中卤代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形成过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刘辉;可见光响应纳米Cu_2O-TiO_2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张全国;生物质焦油燃烧动力学及其燃料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刘彤;微波辅助的苯的直接羟基化反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解恒参;煤和大港减压渣油的光催化氧化解聚[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张治宏;Mo系Keggin型结构杂多酸盐的合成、表征及对染料废水的催化氧化特性[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鹏;PDA的制备及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絮凝去除[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杜大仲;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曜峰;碳纤维负载TiO_2复相光催化材料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亚芹;钒酸铋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徐超;氧化锌的制备、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麟;温厚朴的现代炮制加工及UPLC-DAD-TOF-MS指纹图谱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王松涛;在钴基催化剂上含氯有机污染物水相加氢脱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勇;多孔碳球负载BiVO_4及其改性和光催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黄济超;具有光热协同作用的纳米TiO_2及Pt/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气相光催化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崇鲁;粉檀麝香合成工艺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郝苓汀;电化学氧化降解酚类有机污染物实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黄丽萍;水中典型抗生素的光化学降解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本纲;崔司宇;;中国天然雌激素排放清单和风险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1年04期
2 程爱华;王磊;王旭东;张莉;张睿;王志盈;;水中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1期
3 张琴;包丽颖;刘伟江;郁亚娟;;我国饮用水水源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4 石建华;东太湖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J];湖泊科学;1994年02期
5 周昕;王江涛;赵志超;;GC法测定青岛某水体中雌激素含量[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6年02期
6 颜流水;郑鄂湘;杨晓燕;曹群;丁军军;史蓉蓉;;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J];分析试验室;2007年06期
7 张文兵,肖贤明,傅家谟,盛国英,闵育顺,刘光汉;过氧化氢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3期
8 周鸿,张晓健,王占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在我国的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9期
9 饶凯锋,马梅,王子健,何文杰,韩宏大,王秀丽;北方某水厂的类雌激素物质变化规律[J];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04期
10 李若愚;徐斌;高乃云;芮,
本文编号:1839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83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