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约束PEC柱-组合梁节点抗火性能研究
本文选题:PEC柱 + 节点 ; 参考:《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年11期
【摘要】:建立轴向约束PEC柱-组合梁节点(绕强轴)有限元模型,分布其火灾下的温度场分布及力学性能,研究柱上火灾荷载比、梁上火灾荷载比、轴向约束刚度、梁柱线刚度比对节点抗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受火条件下,节点区温度由上到下、由外到内呈递减趋势,梁截面温度从混凝土板顶到钢梁下翼缘呈减小趋势;破坏时节点整体变形呈"飞机型",梁端下翼缘出现局部屈曲;随梁上火灾荷载比、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加,节点转角陡增对应时间缩短;柱上火灾荷载比、轴向约束刚度对节点转角的影响不显著。
[Abstract]: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axially constrained PEC column-composite beam joint (around the strong axis) is establish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under fire are distributed. The fire load ratio on column, fire load ratio on beam, axial restraint stiffness are studied. The effect of Liang Zhu line stiffness ratio on the fire resistance of jo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joint decreases from top to bottom, from outside to insid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beam section decreases from the top of concrete slab to the flange of steel beam. The whole deformation of the joint is "aircraft type" and the local buckling occurs at the bottom flange of the bea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atio of fire load on the beam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Liang Zhu line stiffness ratio, the corresponding time for the sharp increase of the joint angle is shortened, and the fire load ratio on the column is reduced. The effect of axial constraint stiffness on the joint rotation angle is not significant.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江苏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于子结构模型的约束PEC柱火灾全过程性能及抗火设计”(51278321) 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2011-24) 苏州市建设科研项目(2012-7)
【分类号】:TU398;TU35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隋炳强;董毓利;王卫永;王彦超;;钢框架中柱刚节点抗火性能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银英姿;赵根田;申向东;;焊接H型PEC组合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07期
3 Y.J.Chiou;P.A.Hsiao;M.C.Ho;;火灾中半刚性钢梁-柱抗弯连接的刚度估算[J];钢结构;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素铎;邱林波;李雄彦;冯淼;;受压焊接空心球节点火灾下的性能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2 杨文侠;方有珍;顾强;孙国华;马吉;;薄壁钢板组合截面PEC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3 方有珍;马吉;陆承铎;曲延全;申林;;新型卷边钢板组合截面PEC柱(强轴)滞回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4 张怀卿;方有珍;夏腾云;陆承铎;;新型卷边薄壁钢板组合截面柱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14年02期
5 卢锦钟;;高温下约束混凝土子框架的框架梁内力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夏腾云;方有珍;张怀卿;陆承铎;;相关设计参数对新型卷边薄壁钢板组合PEC柱受力性能的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李利萍;王晓纯;潘一山;张宏涛;;水平加劲肋对刚性梁柱全焊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8 王传奇;;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节点抗火性能综述[J];安徽建筑;2014年02期
9 高义奇;余红霞;施刚;;火灾下拉剪组合作用对高强螺栓节点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09期
10 周侃;韩林海;宋天诣;;钢管混凝土柱-RC梁平面框架耐火性能分析[J];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殷占忠;陈生林;陈伟;;部分外包混凝土型钢柱的承载能力分析[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俊利;整体钢框架中梁柱抗火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刘兵;高温下钢梁弯扭屈曲及含裂纹梁自由振动频率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谭清华;火灾后型钢混凝土柱、平面框架力学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占智贵;基于ANSYS的大型空间曲线钢立柱的结构受力分析与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宁;钢框架在高温作用下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传奇;薄壁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抗火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4 姚尧;大悬挑钢箱梁与折线形钢箱柱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徐国勐;钢框架结构节点耐火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6 赵斌;空间钢结构抗火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7 孙燕飞;钢框架梁柱节点抗火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8 史伟伟;火灾下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高义奇;火灾下不同拉剪组合对螺栓节点性能影响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锋,周绪红,唐昌辉;钢管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0年04期
2 蒋首超,李国强,叶绮玲;火灾下钢框架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与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4年08期
3 高金良;姚民乐;;轴心受压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4 聂建国,赵洁,柏宇;钢管混凝土核心柱轴压极限承载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5 徐亚丰;向常艳;李达;赫芳;;钢骨—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模拟实验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李国强,殷颖智;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7 朱美春;王清湘;冯秀峰;;轴心受压钢骨-方钢管自密实高强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毅奇;;连续梁高温抗火性能[J];科技资讯;2011年14期
2 李晓东;董毓利;高立堂;贾宝荣;范明瑞;;单层单跨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年06期
3 潘锦旭;张盛亚;王培军;;火灾下非均匀受火钢柱截面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钢柱抗火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1年04期
4 张毅;;钢框架的抗火性能数值模拟[J];山西建筑;2012年22期
5 杨毅;宋早雪;周丽萍;韩爱红;;大型建筑构件在突发性事件中的抗火性能分析[J];灾害学;2007年03期
6 刘东亚;杨秀萍;;升降温条件对约束钢梁抗火性能的影响[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肖建庄,王平,朱伯龙;我国钢筋混凝土材料抗火性能研究回顾与分析[J];建筑材料学报;2003年02期
8 陆洲导,李刚,许立新,华毅杰;有粘结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火性能比较研究[J];建筑结构;2004年04期
9 张毅奇,阎奇武,袁锦根;连续梁单双跨在高温下的抗火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3期
10 马臣杰;张良平;查晓雄;;超高层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分析[J];钢结构;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赵金城;;钢结构抗火性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2 吕俊利;董毓利;孙建东;杨志年;;无防火保护钢柱抗火性能的研究[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3 刘秀英;郝淑英;张琪昌;;三跨连续板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红秀;张雄;;HSC/HPC的高温(火灾)性能[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5 韩宁杰;高建岭;张宏涛;;石化企业管廊钢结构抗火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综述[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丛术平;梁书亭;董毓利;;简支钢梁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吕俊利;整体钢框架中梁柱抗火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李晓东;H型截面钢框架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中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4 侯炜;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结构抗火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韩玉来;建筑结构抗火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雅娜;钢框架的抗火性能模拟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肖荣;钢平面交错桁架抗火性能分析及软件开发[D];中南大学;2009年
3 王晓;截面温度不均匀分布条件下受约束钢柱抗火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刘秀英;钢筋混凝土板抗火性能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5 周一超;高强度结构钢受弯构件抗火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杨杰;焊接方钢管节点抗火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7 赵斌;空间钢结构抗火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8 陈成;焊接圆钢管节点抗火性能研究[D];烟台大学;2013年
9 丁_g;张弦梁结构抗火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叶建;大空间钢结构整体抗火性能的数值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04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0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