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核电站安全壳1:15模型振动台试验
本文选题:安全壳 + ∶模型 ; 参考:《工程力学》2014年S1期
【摘要】:安全壳是核电站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其抗震性能受到高度重视。该文根据某核电站安全壳原型结构,依据相似理论并采取一些简化措施,设计了一个相似比为1∶15欠配重的安全壳模型。试验选取El 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作为地震动输入。为验证原型安全壳在峰值加速度为0.25g极限安全地震SL-2水平下的抗震安全,进行了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1g、0.2g和0.3g(相当于原型结构0.088g、0.175g和0.263g)三组工况试验,并且在每组工况前对安全壳模型进行白噪声扫频测试。通过安全壳模型上布置的加速度传感器、位移计和应变片,得到了安全壳模型在三个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原型安全壳结构在SL-2水平地震动下仍可保持为线弹性状态,具有充足抗震安全裕量。
[Abstract]:Containment is the last safety barrier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and its seismic performance is highly valued. According to the prototype structure of containment in a nuclear power plant,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theory and some simplified measures, a containment model with a similar ratio of 1:15 underweight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El Centro wave Taft wave and artificial wave are selected as the input of ground motion. In order to verify the seismic safety of prototype containment at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0.25g limit safe earthquake SL-2 level, three sets of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which the peak acceleration was 0.1g / 0.2g and 0.3g (equivalent to 0.088g / 0.175g and 0.263g for prototype structure), respectively. The white noise sweep frequency of containment model was tested before each working conditi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containment model under three working conditions is obtained by means of the accelerometers, displacement meters and strain gauges arranged on the containment model. Finally,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analyzed and proce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type containment structure can be kept in a linear elastic state under the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of SL-2, and has sufficient seismic safety margi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GK2020260123)
【分类号】:TU3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甄景泰;;秦山核电站安全壳混凝土质量合格[J];建筑技术;1988年04期
2 魏建国;田湾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张拉技术[J];建筑技术;2005年04期
3 龚洛书;朱宾;;秦山核电站安全壳混凝土质量检测与评定[J];建筑技术;1988年07期
4 杜希斌,刘永颐,陈永春;法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考察记述[J];建筑科学;1986年01期
5 林松涛,张际斌;核电站混凝土安全壳中预应力的分布和损失[J];工业建筑;2002年07期
6 陈矛;有粘结预应力安全壳结构预应力设计简述[J];特种结构;2004年01期
7 沈小白,俞洁勤,,杨明学;安全壳模型的振动台地震模拟试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8 刘云飞,申祖武,晏石林,王天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侵彻数值模拟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9 景林海,夏祖讽,洪善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及其应用[J];结构工程师;2004年06期
10 王洪良;;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束损失与伸长量计算方法[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松涛;张际斌;;核电站混凝土安全壳中预应力的分布和损失[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夏祖讽;王天真;顾俊康;;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设计的改进[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矛;苟在文;刘巍;;国内大型商用核电站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结构设计简述[A];土木工程与高新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国才;;核电站安全壳结构设计概要[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5 夏祖讽;王天真;王明弹;王晓雯;黄小林;;预应力安全壳结构设计研究二十五年回顾[A];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6 夏祖讽;王明弹;王天真;王晓雯;黄小林;顾俊康;;核电厂预应力安全壳结构设计研究三十年[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永颐;关建光;;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A];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实践论文集[C];1986年
8 王日艺;李海民;庞忠华;陈钰烨;周红梅;朱万旭;;核电厂安全壳竖向全尺寸钢束灌浆试验研究[A];第十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苟在文;;“预应力度法”在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安全壳初步计算中的应用[A];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C];1993年
10 龚振斌;;核电站安全壳预应力工程[A];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修松 李鑫;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4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穹顶吊装成功[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记者 顾淑霞;我国自主设计反应堆安全壳在我校试验成功[N];新清华;2006年
3 记者 蔡立军;2000MPa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在津研制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童庆海;核电厂安全壳及内部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能力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2 徐少峰;孔洞对核安全壳抗震性能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李冬梅;某核电站安全壳的隔震地震反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彭翰泽;CP1000型核电站安全壳锚固区优化设计[D];广西工学院;2012年
5 董占发;研究型反应堆厂房结构分析与密封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6 桂志光;核电站安全壳锚固区应力研究及锚垫板的优化[D];广西工学院;2010年
7 杨松;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核电站安全壳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苏芳迪;钢板混凝土组合构件受弯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1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1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