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土-水特征曲线测定过程中潜在影响因素与异常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07:25

  本文选题:SWCC + 压力板仪 ; 参考:《岩土力学》2014年02期


【摘要】:基于压力板仪对相同制样参数的4个环刀试样与12个三轴试样进行土-水特征曲线(SWCC)试验,研究影响试验的各种潜在因素以及相关的异常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即便是相同条件制备的试样,其SWCC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与土的颗粒级配不良有直接关系,而与平衡时间无关;蒸发效应在SWCC试验中持续存在,并在平衡后期成为失水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平衡条件应适当修正;试样的侧面防护对试样的SWCC影响显著,特别对于大高径比试样,蒸发效应将因其侧面防护脱离而成为失水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SWCC的试验结果;横向裂纹这一异常现象并未影响SWCC测量结果,但其产生机制却可能反应了轴平移技术的不足,值得进一步研究。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其他相关试验成果,对SWCC试验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Abstract]: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4 annulus and 12 triaxial specimens with the same parameters were tested by pressure plate instrument. The potent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st and the related abnormal phenomena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en the samples prepar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have different SWCC,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oor particle gradation of the soil, but not to the equilibrium time, and the evaporation effect persists in the SWCC test. Therefore, the balance condition should be modified properly, the side protection of the specime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WCC of the sample, especially for the specimen with large aspect ratio. The evaporation effect will become the main factor of water loss due to its side protection, which will seriously affect the test results of SWCC. The abnormal phenomenon of transverse crack does not affect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WCC, but its mechanism may reflect the insufficiency of axial translation technique. 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and other rel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ion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SWCC test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土木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179023)
【分类号】:TU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晓敏,赵慧丽,王连俊;非饱和粉质粘土的土水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孙树国;陈正汉;朱元青;刘艳华;王琳;;压力板仪配套及SWCC试验的若干问题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李顺群;高凌霞;任庆新;;三轴击实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分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陈伟;孔令伟;郭爱国;陈建斌;;吸力对弱膨胀土强度贡献的试验研究与预测分析[J];岩土力学;2008年07期

5 汪东林;栾茂田;杨庆;;重塑非饱和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6 张雪东;赵成刚;蔡国庆;刘艳;;土体密实状态对土-水特征曲线影响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05期

7 陈辉;韦昌富;李幻;曹华峰;吴二林;;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溢出水校正称量法[J];岩土力学;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红明;唐辉明;章广成;徐卫亚;;库水位涨落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2 戚国庆,黄润秋;土水特征曲线的通用数学模型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4年02期

3 周敏娟;易发成;胡立;王晓东;;新疆阿尔泰膨润土土水特征的室内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02期

4 关亮;陈正汉;黄雪峰;孙树国;方祥位;;非饱和重塑黄土的三轴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年11期

5 余沛;柴寿喜;魏厚振;孟庆山;;不同干密度下玄武岩残积土土水特征曲线分析[J];工程勘察;2012年07期

6 杨和平;林丽萍;肖杰;湛文涛;;用土水特征曲线分析膨胀土的改良效果[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0期

7 王俊梅;刘海宁;李维朝;;基于土水特征曲线的渗流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4期

8 杨三强;刘涛;马淑红;谭忆秋;;干旱荒漠区路面覆盖效应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9 沈梦芬;谭晓慧;李丹;侯晓亮;胡娜;;渗析法确定土水特征曲线的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10 谭晓慧;沈梦芬;胡娜;余伟;;考虑体积变化的膨胀土土—水特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存礼;褚峰;董玉柱;蒋雪;李雷雷;曹泽民;;原状非饱和黄土基质吸力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周敏娟;易发成;胡立;;室内吸力量测与新疆阿尔泰膨润土土水特征[A];第三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唐军;余沛;魏厚振;孟庆山;颜荣涛;;毕威高速公路玄武岩红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实验测定及模型应用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戚国庆;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小平;非饱和土路基水作用机理及其迁移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王勇;浅层储气砂土的工程效应演化特征与灾变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4 卢雪松;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武汉红色粘土的试验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侯龙;非饱和土孔隙水作用机理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梁学战;三峡库区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破坏机制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7 杨钢;非饱和土试样优选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利平;区域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快速判别系统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桂满;土水特征曲线滞回循环对非饱和土强度影响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雒妞丽;路基湿度状况调查及排水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4 王艳群;考虑渗流影响的花岗岩残积土的非饱和工程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5 李冬芹;三峡库区川主庙滑坡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孟长江;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与强度的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吴延枝;姑山矿采场边坡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曹建军;宁镇地区下蜀土吸力特性及在滑坡预报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7年

9 陈兴岗;南友公路含裂隙非饱和膨胀土路堑边坡监测与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10 刘兴旺;降雨入渗条件下路基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敏,赵慧丽,王连俊;非饱和粉质粘土的土水特性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黄润秋;吴礼舟;;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徐永福;由水份特征曲线确定吸力摩擦角ψ~b的方法[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8年05期

4 刘艳华,龚壁卫,苏鸿;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5 张红雨;陈正汉;黄雪峰;孙树国;方祥位;;挤密桩地基非饱和黄土变形强度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孙树国;陈正汉;朱元青;刘艳华;王琳;;压力板仪配套及SWCC试验的若干问题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陈正汉,卢再华,朱元青;非饱和土的理论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01年05期

8 缪林昌,刘松玉;南阳膨胀土的水分特征和强度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02年07期

9 孙大松,刘鹏,夏小和,王建华;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J];水利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汉乐;周启友;徐速;;非饱和带中非均质条件下LNAPL运移与分布特性实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东林;非饱和土体变试验研究及其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梓茂;周期界面裂纹的弹性波散射问题研究[J];力学季刊;1994年01期

2 吕建国,桂暖银,胡远彪;钻杆失效理论分析方法初探[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年05期

3 童雅轩;;某住宅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与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8期

4 金建华,康宜华,武新军,卢文祥,杨叔子;录井钢丝裂纹定量检测系统及应用[J];石油机械;1998年04期

5 黄志鹏,朱可善,郭映忠;岩石裂纹小范围屈服时声发射总数与应力强度因子关系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吕拴录;骆发前;周杰;袁鹏斌;巨西民;王庭建;;钻杆接头纵向裂纹原因分析[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4期

7 韩开锋,尹梓安,曾新吾;间接边界元法模拟含裂纹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李国良;;加载岩石红外辐射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申培文;赵伏军;赵延林;黄寿元;王宏宇;;单轴压缩条件下预制裂纹岩块破碎过程的数值模拟[J];矿业工程研究;2010年04期

10 王明祥;胡卓蕊;魏俊波;;特征值算法在裂纹性检测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新普;徐玉秀;邢怡文;;岩层层间界面载荷突变及能量释放特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2 尹小涛;葛修润;李春光;王水林;;加载速率对岩石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新;章克凌;;岩石空腔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自由场位移模型[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伟;王尚旭;;基于保角变换的角形裂纹波场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苏本勋;张宏福;肖燕;赵新苗;;西秦岭宕昌好梯新生代火山岩中橄榄石捕虏晶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刘建华;;监测地下温度变化准确预报地震[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徐松林;刘永贵;席道瑛;郑文;杜峗;;含节理岩体中弹性波尺度效应和频散效应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宇亭;唐益群;王建秀;杨坪;;基于ABAQUS的岩爆形成机理研究[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9 李凡;;两条雁行预制裂隙贯通机制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刘煦;朱志武;张海东;;土体动态力学特性实验研究[A];四川省力学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税玉海 通讯员 陈炜;宁夏:发放千余套地灾监测报警器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柳青;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动态断裂过程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陈辉;非饱和土水力特性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张勤;脆性岩石热—力—损伤耦合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波;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刘敏;SFG模型的修正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李海亮;降雨诱发堆积土滑坡的物理模拟及其流—固耦合数值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江耀;非饱和黄土特征曲线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刘新华;黄土状填土应力相关的土水特征曲线及其强度[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周庆;川西山区崩坡积混合土非饱和强度特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7 章鹏;降雨对峰福线某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与预警[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8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18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