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钢筋混凝土圆环支撑系统在深基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23 12:37

  本文选题:深基坑 + 内支撑 ; 参考:《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由于城市发展不断往地下空间延伸,周边环境复杂、临坑建筑密集、开挖深度大的基坑越来越多。钢筋混凝土圆环支撑由于结构受力合理、位移变形较小、方便土方开挖等优点,在城市特大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结合笔者多年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实际经验,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圆环支撑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支撑刚度、角部支撑布置、支撑立柱计算、支撑结构裂缝处理和支撑结构静爆拆除等;探讨了实际钢筋混凝土圆环支撑基坑案例中位移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存在一定差别的原因。希望文中的经验总结能给基坑工作者在深基坑内撑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As the urban development continues to extend to underground spac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s complex, the pit building is dense, and the excavation depth is more and more.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ring bracing is widely used in urban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due to its advantages such as reasonable structure, small displacement and deformation, convenient excavation and so on.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support for many yea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ring bracing, such as support stiffness, angle bracing arrangement, calculation of bracing column, etc.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splacement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monitoring data in pract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ing braced foundation pit are discussed. It is hoped that the experienc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分类号】:TU7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象范;尹骥;刘有才;董利华;冯同忠;;超大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圆环桁架内支撑设计[J];施工技术;2006年06期

2 饶运东;许开军;;圆拱支护结构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卫;土钉墙用于基坑支护的分析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刘思南;;某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年10期

3 甄峰;;简述某基坑土方施工技术及安全保障[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年05期

4 王明胜;;复杂环境下修建地铁车站近接施工技术[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年Z1期

5 王元斌;郭海燕;罗勇;齐晓亮;;门架式水力插板桩的整体抗倾覆稳定性计算[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张云;郭海燕;李胜林;;门架式水利插板桩支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7 刘小丽;陈芳;贾永刚;;深基坑内支撑等效刚度数值计算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鹏;林雄;;跨穗盐路斜拉桥桥塔墩承台深基坑施工方案优化[J];桥梁建设;2011年05期

9 吴美琴;;南昌市丰和新城深基坑工程降排水设计[J];人民长江;2009年11期

10 杨佳;张强勇;刘德军;张宁;段抗;;高层建筑深大基坑支护稳定性评价与监测分析[J];人民长江;2010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文;李慎刚;徐岩;孙海霞;;地铁基坑施工稳定性监测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仕文;;地铁深基坑工程及信息化施工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刘思南;;某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A];广东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2008学术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林奕禧;艾康洪;彭立才;黄良机;;珠海软土宏观特性及工程热点问题[A];2009GHMT第7届两岸四地工程师(台北)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胡长明;周正永;;某软土深基坑变形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静力;张建辉;王道卓;;悬臂排桩支护基坑侧移分布规律[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7 吴卫;李兴宝;;芍药居地铁站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A];北京市政第一届地铁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姚燕雅;余激;陈国兴;;深基坑工程中渗流引起的灾害浅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董亚东;石云;何锦明;;贵广铁路佛山隧道深基坑开挖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裕忠;王正峰;陈余平;刘新明;;某会展中心工程能源站水池沉井关键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安;滇中红层路堑边坡与路堤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史海莹;双排桩支护结构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黄传胜;地铁深基坑开挖变形预测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峰;桩锚土钉复合支护基坑施工时变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李志伟;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6 尹盛斌;软土地区基坑周围土体位移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张莲花;基坑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时空规律及降水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8 陈页开;挡土墙上土压力的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9 陈昌富;仿生算法及其在边坡和基坑工程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徐杨青;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动态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宗锋;地铁车站深基坑分步开挖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钊;桩—锚杆支护结构可靠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薛强;双排桩—重力拱联合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翟永亮;地铁车站基坑桩撑支护体系m法设计参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朱翔;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设计与开挖有限元模拟[D];郑州大学;2009年

6 于洋;深基坑支护与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7 齐有军;东大秦皇岛分校实验楼深基坑支护变形控制与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荣闯;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及变形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单明;郑州会展宾馆深基坑支护监测及风险应对措施分析[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东升;微型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象范;尹骥;刘有才;董利华;冯同忠;;超大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圆环桁架内支撑设计[J];施工技术;2006年06期

2 李志明,熊乾;软土地区深基坑环梁支撑体系的应用[J];铁道标准设计;2000年12期

3 王小文,钱春阳;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及内力有限元分析[J];铁道学报;1999年06期

4 王元湘;深基坑挡土结构的受力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1998年02期

5 罗晓辉;基坑支护有限元大应变分析[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权;;高大模块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2年06期

2 蒋文路;;某大厚度顶板模支撑系统设计和实施[J];科技信息;2008年32期

3 张正;王春锋;;大跨度跨线现浇混凝土箱梁支撑系统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2年07期

4 孙振起;;地基挖土防坍塌采用维护支撑系统实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5 ;支撑系统的模拟[J];钢结构;2011年05期

6 孔祥鑫;李育根;;高层建筑工程高架支撑系统技术浅析[J];科技资讯;2012年30期

7 杨红彬;房志刚;;浅谈电信运营商IT支撑系统的运营管理[J];电子制作;2013年22期

8 ;桁架组装套件及其桁架和桁架支撑系统[J];施工技术;2009年08期

9 代洪斌;;高空大跨连廊结构支撑系统的设计与施工[J];山西建筑;2010年16期

10 周逸;胡庆刚;;浅谈滑模筒仓仓顶支撑系统的优化[J];山西建筑;2010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艳丽;;云计算及在IT支撑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司炜;;IT支撑系统云计算资源池实现研究[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郑大永;;3G时代呼唤融合的支撑系统[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捷;;云计算在电信IT支撑系统应用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 ;科技支撑系统2013年度已发表论文统计[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科技支撑系统[C];2014年

6 詹义;段伟希;胡晓彦;;云计算在电信IT支撑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汪光宗;;连锁企业的模式与支撑系统[A];第八届中国快餐连锁发展论坛、全国团体供餐送餐赢利模式论坛文集汇编[C];2003年

8 李崧;孙红宝;张明;;以数据为中心运营监测(控)信息支撑系统建设的体会[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孟照方;郭景赞;李德屹;;移动网络客服支撑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李崧;孙红宝;张明;;以数据为中心运营监测(控)信息支撑系统建设的体会[A];201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综合化集中维护支撑系统成熟应用[N];人民邮电;2005年

2 记者  计育青;电信运营日趋复杂 支撑系统下一代演进加速[N];中国电子报;2006年

3 ;多元化价值链促进IT支撑系统飞跃[N];人民邮电;2008年

4 张雪琳;支撑系统是为业务服务的[N];通信产业报;2003年

5 秦蓉 王辉;2005,支撑系统的“倾城之恋”[N];通信产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辉;支撑系统昂首走强[N];通信产业报;2006年

7 马博;应稳步推进融合支撑系统改造[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综合性和端到端是支撑系统重点[N];通信产业报;2003年

9 李渭宁;自适应支撑系统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凌江;电信支撑系统要改变四个现状[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宗建菲;电信网络支撑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杨波;科技反腐败中的技术支撑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汪波;移动通信集客业务开通支撑系统的分析和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蔡悦;项目整体管理在电信支撑系统建设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徐连坤;3G计费支撑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陶伟斌;天翼综合支撑系统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周学均;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支撑系统有限元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唐全全;北京网通社区经理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张元;甘肃联通管理支撑系统(MSS)构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张琳敏;项目管理在电信支撑系统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4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24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